我对生态摄影的
认识与实践
回顾摄影经历
1982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在一家行业体育杂志做文字编辑。1986年杂志的图片需要量增加,在做文字编辑的同时,出于对摄影的喜好我主动申请承担摄影记者工作,从此边学边干开始了我的体育摄影生涯,一干就是20年。
我从事生态摄影整整10年了。和很多生态摄影人一样,我也是从拍鸟开始,边拍边学逐渐加深对生态摄影认识的。最初以为拍摄野生动物就是生态摄影,觉得凭自己体育摄影的技能拍摄野生动物不会有太大问题,内心里还把自己的生态摄影时间提前了10年,因为2000年夏季我在西藏拍摄过藏野驴、藏原羚、斑头雁等, 2004年我又去西藏,在阿里狮泉河海拔4500米的一个山上偶遇雕鸮的巢,并拍到飞下山去的雏鸟(图1)。
图1 西藏阿里狮泉河的雕鸮
回顾16年前拍摄的图1,拍摄过程确实不算生态摄影:当时我随身携带的是一台安装广角镜头的相机,发现雕鸮的巢之后,感觉距离太远就向前靠近。由于没有尊重鸟的意识,不认识不了解雕鸮的习性和雏鸟的安全距离,接近方法不当,雏鸟立刻离巢飞向山下。我只是凭借体育摄影抓拍的技能,仅仅拍到雕鸮在巢中、从我眼前飞过和飞下山的十几张图片,当年对自己而言拍摄的图1是一幅纪实摄影或风光摄影作品。
用现在的生态摄影理念来分析,图1既有风光摄影的美学欣赏价值,又有生态摄影的生态学意义——分布广泛但稀少的雕鸮在海拔4500米的西藏阿里也有繁育,这里是狮泉河湿地一定能为繁育提供必须的食物,雕鸮才选择在这里做巢。当年如果采取恰当方法守候,一定能拍到更多具有生态学意义的图片,或许再拍一个生态摄影图片故事。
影像投入野保
2012年,我成为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资深会员,投身公益,策划影展,出版图书,全身心投入生态摄影,用影像传递野生动物的无限魅力,用影像的力量保护野生动物。
10年来,我撰写了不少关于生态摄影理念的文章,同时不间断撰写生态摄影的技术技巧文章在网络平台分享,为多家生态类和少儿类杂志提供野生动物图片,还为野生动物保护NGO组织公益提供了近千张野生动物图片。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照相机已经更新了三代,望远镜头也从最初300mm升级到600mm,目前已经提高到800mm,摄影的前、后期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边学边拍过程中渐渐发现,生态摄影并非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而是有相当的难度。
着书撰文分享
2013年,我作为主要作者,参与撰写了中国国家地理策划、中信出版社出版的《野生鸟类摄影手册》一书,该书特别适合初级观鸟人学习使用,深受欢迎,出版以后又加印过一次(图2)。
图2 《野生鸟类摄影手册》封面
2014年,我在《鸟类摄影的艺术性、艺术化与拟艺术化》一文中表述了自己对鸟类摄影的看法:“艺术性对纪实鸟类摄影作品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艺术性就没有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和谐,真善美统一,是检验一幅鸟类摄影作品艺术性高低的试金石。要提高鸟类摄影作品的艺术性,首先要有爱鸟护鸟情操,要熟悉研究鸟的习性;要有明确的拍鸟目的,要掌握拍鸟技巧,以及熟练运用摄影语言。
鸟类摄影图片的艺术化,是通过摄影师的拍摄活动转变而成的。这种艺术化的转变过程是通过拍摄的前期准备和拍摄,以及后期的制作而达到的。鸟类摄影的艺术化是艺术性的具象。首先,光影和细节的表现力,是鸟类摄影艺术化的血液,她可以渗透到画意之中。其次,构图是一种最基本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前期和后期本组成支撑鸟类摄影艺术化的骨架。第三,空间的展现与延伸,是鸟类摄影的艺术化的神经肌肉。最后,摄影是表现瞬间的艺术,决定性瞬间往往决定鸟类摄影的成败,“决定性瞬间”是鸟类摄影的艺术化灵魂。
鸟类摄影的“拟艺术化”是笔者对当前鸟类摄影存在的媚俗现象的比喻。PS过度,是鸟类摄影的“拟艺术化”一种典型表现。PS过度并不是单纯技术问题,对鸟的熟悉程度、艺术修养、审美素养、摄影技术等等,都是涉及到的因素。鸟类摄影的“拟艺术化”还表现在人云亦云,缺乏深入思考。由于鸟类摄影人的拍摄目的、前期拍摄手法、后期运用PS手段处理过的图片属性是否改变等,这些信息常常是内在的、隐喻的,因而明确这些信息有助于引导观众对作品艺术性的理解和正确解读。
图3 青海湖的斑头雁
2014年,我在《PS要有度》一文中写道:拍鸟中的“度”处处可见,本文仅说后期PS中的“度”。PS要有分寸,不可不作,不可作多。恰到好处的PS是锦上添花,过度的PS则是画蛇添足。我认为当下网络上鸟片过度PS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是,过度虚化(置换)背景。虚化背景的目的是什么?虚化背景是为了突出、烘托和美化体——鸟。鸟是有生命的动物,生活在自然环境中,过度虚化背景,没有层次看不出环境,使背景平板一块。“一根树枝一只鸟,背景虚无又飘渺”的没有生气的“皮影式鸟片”,是过度虚化(甚至置换背景)的极端例子。更有甚者不论什么片子,不问青红皂白一律处理成“皮影式鸟片”。
二是,过度锐化图像。拍出来的数毛鸟片中的鸟活灵活现,强行做出来的数毛片中的鸟是“死鸟”。
三是,过度增加饱和度。这样的后果是色彩严重失真,不能客观反应现实。
四是,过度剪裁画面。这样做法的后果是主体顶天立地、拥挤,没有构图,没有想象空间;剪裁比例较大时,画质下降。
其实,PS过度并不是单纯技术问题,对鸟的熟悉程度、艺术修养、审美素养、摄影技术等等,都是涉及的因素。
一位朋友讲过一个故事:“在报刊亭看到一本摄影杂志,封面是一只金雕。这只金雕器宇轩昂,正对着镜头飞来。观其背景,远山依稀,美不胜收,分明是用焦距很短的广角头拍摄的。我拿来杂志翻看,作者是个外国人,他在图下明确标注说:“我拍摄的是金雕是被饲养的,它正在对着食物飞来”(大意如此)。他明确告知了读者作品的含金量,他不想冒充生态摄影作品。”
同理,如果一个生态摄影者在发表使用PS换了背景的图片时,是不是也应该标注一下呢?!
图4 青海天峻的高山兀鹫
2014年,在《从红脚隼吃什么说起》一文中,我阐述了对违反生态摄影规范诱拍(尤其是对猛禽)行为的观点:“今年秋天,有网友在网上发表了《红脚隼的早餐》一图:一只红脚隼叼着一只肥鼠低飞,色彩、距离、角度、神态俱佳,连专注观察猛禽十余年的资深专家都惊呼,“牛片,太难得了。”为什么会如此惊讶呢?因为记录到猛禽中掠食性最差的食虫族——红脚隼抓老鼠本身就是罕见的。遗憾的是,后来了解到了实情,真像是给大家当头一盆凉水——图片是诱拍的。
图5 北京野鸭湖迁徙时节的红脚隼
我赞同一位资深影人观点:“作为一个称职的生态摄影者,爱动物应当摆在摄影效果之前。如果说野生动物摄影有什么基本的原则,我觉得那是——要记录,不要导演。”
其实,2012年春天,有一次(仅此一次),拖拉机犁出一只老鼠,这只晕头晕脑的老鼠被红脚隼发现,并当场抓获食之,我幸运地拍到了红脚隼的这次意外的美味大餐。而今年秋天红脚隼又意外遇到了诱拍持续一个月之久的人为的美味大餐,这样的意外还是越少越好。
2015年,我在《大鸨图片的审读意见和拍摄建议》提出爱护野生动物是拍摄出美丽图片的前提条件,也是合格的自然生态摄影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2014年12月21日,位于河南新乡市长垣县与山东省东明县交界的黄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鸨的重要越冬地的觅食区域惊现数平方公里的毒饵而告急。护鸟志愿者、公益野保组织和媒体积极关注和处理此次事件。大鸨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以此为契机,一些野保组织等社会团体发起用影像的力量“抢救大鸨行动”——用大鸨美丽的图片呼唤人们内心的善良。
那么,什么是大鸨的美丽图片,大鸨的美丽图片有标准吗?回答是肯定的。
判断一,图片摄影语言运用是否得当。如构图、色彩、光影的运用,精彩瞬间、典型特征的定格,等等。
判断二,图片中大鸨的神态是否自然。如神态安详、羽毛蓬松、自在梳羽、自由打闹、求偶争斗,等等。
判断三,图片中大鸨的表现是否紧张。大鸨在遇到拍摄者超越安全距离或追逐追赶时,身体和颈部是僵直的(如起飞,方向也是背向拍摄者),眼睛也会因惊恐而圆睁(大鸨的眼睛在自然状态下呈椭圆形)。
有一定经验的拍鸟者都知道,拍鸟不易,拍大鸨难。纵观目前网络发表和流传的大鸨图片,从直观形式看多是美丽的,但从以上三个方面和更深层的含义来解读,多数图片中的大鸨都是紧张不安的,不能达到自然美的标准。
图6 黑龙江大庆的大鸨
大鸨拍摄建议
一是,了解大鸨的习性和栖息地特点,以便尽量减少因拍摄对其造成的干扰。二是,了解大鸨觅食等活动规律,埋伏在安全距离外,等候其自然移动到隐蔽点附近拍摄。三是,车拍时,接近速度要缓慢,发现大鸨神态紧张时,应立即停止接近。
四是,等待大鸨自然起飞,不刻意驱赶其起飞飞行。
要用影像的力量保护大鸨,不能只是一句口号,而应该有具体的规范和方法,拍出来的大鸨应是自然放松的,而不是紧张不安的。爱护野生动物是拍摄出美丽图片的前提条件,也是合格的自然生态摄影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2015年,在《拍鸟,近是硬道理吗?》一文中,我提出了关于尊重野生动物的“心理距离”问题。有人说:拍鸟,近是硬道理。正常意义的近,可以说是硬道理。但为了这个“硬道理”,有的人就强行追逐接近鸟、干扰鸟,以致不惜伤害鸟,甚至违法经营场所拍摄鸟,这样的近就没有道理了!
远和近,属于空间距离范畴。如果拍摄一个物体,拍摄距离完全由拍摄者决定,也可以调整到拍摄所需的最近距离。对于摄影来说,物理空间距离越近,拍到的影像细节就越清晰。但鸟类摄影却不同,其拍摄对象并不是没有生命的物体,而是有血有肉的生灵。动物心理学认为,食与性的需要与满足,是动物生存的永恒驱力。其他物种对于鸟类生存的这个驱力的正负作用及其程度,影响着鸟类对于其他物种的态度与行为,并形成心理距离。可见,鸟类摄影不能仅仅考虑物理距离,还必须考虑心理距离!
我们说,物理距离虽然是可以丈量的,测量拍摄者与鸟的最近物理距离的尺度是恰当的心理距离,而心理距离无影无形的,但却可以用真诚来衡量。有了爱鸟护鸟的意识和认鸟懂鸟的知识技能,就可以建立起恰当的心理距离,进而达到与鸟最近最恰当的物理距离。心理距离的远近决定物理距离的长短。鸟类要生存繁衍,就必须与其他物种保持适当的关系和距离。就鸟类与人类来说,鸟类当然是弱者,为了避免被干扰和伤害,它必须与强者保持一个对自己有利的距离,这即是拍摄者通常讲的“安全距离”。其实,这个“安全距离”即是心理距离的物化。
图7 云南无量山的西黑冠长臂猿
2016年,我应中国中福会出版社之约,撰写了一本采用摄影的形式做科普图画书《黄小鳽来我家》,这是根据我2010年写的一篇博客编辑而成的,说的是救助黄苇鳽雏鸟的故事。从生态摄影角度看,本书关于鸟类知识、救助,以及严谨性都有欠缺,有遗憾,待改进。采用摄影的形式做科普图画书是一个尝试,我认为这里采用摄影方式的难度比绘画要大,但野生动物儿童科普图画书采用摄影图片的效果恐怕也比绘画更真实更好。
图8 科普图画书《黄小鳽来我家》
2017年,在《鸟类摄影:让遮挡成为“拍档”》一文中,我谈了对生态摄影自然属性的看法:近年来,加入到鸟类摄影行列的人越来越多。笔者接触到一些鸟类摄影爱好者中有一种片面的认识——鸟被遮挡物遮挡就出不了好片。所以,稍有遮挡就放弃拍摄,或人为干预去掉遮挡物再拍摄。更有甚者就是把鸟巢旁边的遮挡物清理干净。这既违反自然生态摄影准则,还有可能给鸟带来伤害,拍出来的也全是“黑片”。
野生鸟类就是利用生态环境隐秘生存,利用伪装遮挡安全繁育的。因此,在鸟类摄影中遇到环境遮挡物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摄影师只有正视主体与陪体遮挡的关系,并采取合理的方法和技巧去拍摄,让遮挡成为“拍档”,让主体和陪体融为一体,才能更客观地更艺术地表现大自然中美丽的鸟类。而一概采用干净背景、无环境陪体的照相馆人像式的拍摄方法去拍摄野生鸟类,手段就太显单一了。
图9 北京玉渊潭的黄苇鳽
2018年,我在《安全距离与鸟类摄影》一文中提到:鸟类摄影师都希望尽可能接近鸟类而不使其逃跑,这就需要了解和把握鸟类的安全距离。不同的鸟的安全距离也不同,把握好这个距离对于保护鸟和拍好鸟都有重要意义。安全距离不仅是我们对鸟类保持距离的尺度,也是衡量拍鸟行为和对鸟类尊重的尺度。
安全距离是鸟类因威胁而逃避的底线距离,在鸟类行为学中叫惊飞距离。惊飞距离是研究动物逃避行为的常用指标,因为这个距离能很好地衡量动物个体在特定环境下的恐惧反应和风险规避指标,可为野生动物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关于安全距离,我国对此课题的研究甚少。而有经验的鸟类摄影师都有切身体会、独特见解和实施办法。而努力做到不聚众、不扎推拍摄,对维持甚至缩短安全距离极为有利,这是有目共识的。
图10 云南盈江的花冠皱盔犀鸟
2019年,我撰写了《我看生态摄影与沙龙摄影》一文,阐述了我对生态摄影与沙龙摄影认识,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
什么是生态摄影?为讲述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故事)而进行的摄影,就是生态摄影。在中国内地首先提出生态摄影概念的是中国林业生态摄影协会会长陈建伟先生,他认为:生态摄影是讲述物种与物种、物种与其生境间的相互关系的摄影。
生态摄影的难度往往不小于其他摄影,因为其被摄对象的不确定性非常大。要讲述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故事,就得了解掌握被拍对象的生态环境、习性特征、季节天象、拍摄技法等。
什么是沙龙摄影?沙龙摄影可理解为画意摄影。沙龙摄影是随着摄影数码大众化进程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最具广泛参与性的摄影门类。尤其是进入互联网时代,追求唯美画意的沙龙摄影作品更容易被大众观看到,并得到认同和喜爱,故沙龙摄影比赛与展览在目前仍是世界各地数量最多的摄影活动。沙龙摄影作为一个摄影门类,拿野生动物作为拍摄对象之一无可厚非。当今,越来越多的非常受欢迎的沙龙摄影作品,不少是以野生动物为拍摄对象的。某些声称生态摄影网站上的大量加精推崇的图片,实际上都属于唯美画意沙龙摄影作品。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广大摄影爱好者大多数是追求美而进行的沙龙摄影,与生态摄影概念理解有很大偏差。例如,很多人认为拍鸟就是生态摄影,更有甚者为了追求所为“美”的画面而把野生鸟关在棚子里拍摄、盲目投食引诱、后期修图造假等,这些违背科学常识,违反生态伦理道德和仅仅为了获得奖项或称赞而去拍摄的作品,都偏离了生态摄影的本质。
事实上,生态摄影和沙龙摄影是不同的摄影门类,虽然各自想要达到的目的、知识储备、器材设备,以及拍摄手段有所不同,但在同属摄影范畴的功能是一致的,那就是运用摄影语言表现“美”的影像。比如图11,取名《霓彩》,从构图色彩、迷离霓彩、瞬间形态、聚焦精准等,是一幅漂亮迷幻的唯美沙龙摄影作品。而取名《夕阳里川金丝猴》,换一个角度,从川金丝猴的毛发、行为憨态、奇特的光斑,以及特定的环境来看,却不失为一幅清晰精彩的生态摄影作品。
图11 霓彩(湖北神农架的川金丝猴)
同一幅图片能成为不同的摄影门类作品,可见生态摄影作品和沙龙摄影作品各有异同,很难绝对区分彼此。追求唯美画意的沙龙摄影,在以生命体为拍摄对象时,一定要遵守专业拍摄行为准则。以讲述拍摄对象之间关系的生态摄影,要在循规蹈矩的拍摄前提下,拍出创新、唯美的画面。
此外,关于生态摄影技术技巧文章我写了不少,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图12 江苏大丰的麋鹿
图13 广东珠海海岛猕猴
野生视界 yinuo1956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