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我们再继续看。“故知不悟,即是佛是众生”,如果不悟,那么佛就变成了众生。它不是说真正的佛变成了众生,这永远都不可能的,不能这样理解。那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心的本性是佛,但是因为我们不悟,不知道自己是佛,所以我们现在就是一个众生,表达的方法就是这样说:佛变成了众生。实际上我们成佛了以后是不是可能会变成众生呢?这是不可能的。我刚才也讲过,禅宗很多时候讲的佛实际上就是指我们现在的如来藏、佛性。
“一念若悟”,如果我们一个念头当下就知道了它的本性,“即众生是佛”,那众生就变成佛了,就是这么简单的。
“故知一切万法,尽在自身中”,我们的这个身体当中有意识,意识的本质就是佛性,万事万物就是佛性和意识的投影,所以一切万事万物就在我们身中。就像科学家告诉我们:各种各样的颜色实际上就在我们的头脑里面,不在外面一样。
如果释迦牟尼佛跟物理学家有一个对话的话,那物理学家他们会说:释迦牟尼佛您讲的也是有道理,因为您说万事万物都是心的现象,我们也发现了这些颜色真的是在大脑里,不在外面。
佛就会告诉他们:你们现在知道的,就是这么一点点而已。实际上不仅仅是颜色,所有的东西都是一样的,都在我们自己的意识当中,全部都是我们内心的投影。因为你们的技术还不够、还不知道而已,可能是一两百年以后,你们就会知道了。
所以“故知一切万法,尽在自身中”就是这意思了。比如投影画面上的所有文字和图像,就在投影仪当中,不在屏幕上。
“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既然万事万物都在我们的心中,那怎么不顿现真如呢?如果有一天我们悟了,那么心的真正本性顿时就会出现的。
“《菩萨戒》云:我本元自性清净”。我们心的源头,它本来就是清净。
“识心见性”,这里面“识心”两个字特别重要。禅宗里面观心、识心这类的话很多,大圆满里面这句话也是非常非常多的。“识心”和“悟”就是一个意思。彻底地认识到自己的心,用一个字来表达就叫作悟,两个字来描述就是识心。现在我们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心,我们也根本不知道我们各种各样情绪的背后或者它的真正本质是什么,所以我们就叫作不识心。“识心见性”,识心就是见性,认识自己的心就是见本性,“自成佛道”,那这个时候我们就成了佛了。
“《维摩经》云:实时豁然,还得本心”。就是说我们恍然大悟、突然间就得到了我们自己心的本性。
接着六祖惠能大师就讲了一个他自己证悟时候的小故事。“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忍和尚就是五祖弘忍大师,“一闻言下大悟”听了一句《金刚经》然后就大悟了。“顿见真如本性”,忽然间看到了自己的心的本性、如来。“是故将此教法,流行后代”,为了把这个法脉传给后代“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让以后的人、学禅宗的所有人,大家各自要观心、识心——观心是过程,识心是结果——“令自本性顿悟”,然后我们就会证悟自己的本性。这就是六祖传法的目的。
“若不能自悟者”,如果我们自己不能悟,那怎么办呢?像惠能大师这样的人,他也需要一个上师,那我们更加需要了。“须觅大善知识示道见性”,我们去寻找一位善知识,这个就是藏传佛教里面所讲的依止上师。通过这位善知识的开示,让我们见到心的本性。
“何名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什么才是大善知识呢?如果没有证悟,在禅宗里面不叫作善知识,证悟的人才能叫作善知识。因为这个善知识他教我们什么呢?不是教给我们这个字的意思怎么去理解、这个怎么念,不是教这些,就是教心的本性。那心的本性谁能够教?证悟的人才能够教,其余的人都不能教。所以在禅宗的眼里,没有证悟的人就不是师父、不是大善知识,因为你没有用,什么都教不了。
比如说我们要学一点佛教的知识,那没有证悟的人也可以叫作“善知识”,他也可以给我们教一些知识——怎么样磕头、怎么样念佛、烟供的时候会不会很多的鬼神来找我们等等。这些谁都可以教,如果是教这些的话,那当然很多人就叫作“善知识”。人家这个就是要讲心的本性光明,这个没有开悟的人讲不了的,所以没有证悟的人就不叫善知识。
“直示正路”,直示是什么意思呢?直接地开示。谁能够直接开示呢?开悟的人才能够直接开示。这就叫作直指人心——直接、不走一点点的弯路,直接告诉我们正确的路。那么这个只有证悟的人才能够做。
“是大善知识,是大因缘”。藏传佛教的密宗也是这样讲:依止上师是我们学佛的第一个缘起,特别特别重要。禅宗也讲是大因缘,因缘和缘起是同一个意思。如果我们要成佛的话,这个是最大的因缘,就是要找开悟的善知识,这样才能够证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