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真正令你受尽折磨的,实际上是心魔

地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为何我们活得不快乐

心念,就像空中的云雾

如果你自然安住,它是无利无害的

一旦分别执着,则有百害而无一利

在佛陀的教言里,经常会提到四魔中的“天魔”。通常,人们认为这是指魔王波旬,

但实际上,真正的魔王,就是我们的无明迷乱。


这个魔王每天躲在愚痴的阴暗角落里,为阻碍我们获得永恒的安乐,不断射来五支箭——贪心、嗔心、吝啬、傲慢、嫉妒,让中箭者饱尝生不如死的剧苦。

为了断除他每日对我们的伤害,最殊胜的对治方法,就是证悟一切万法的本性,这即是文殊菩萨手中的「智慧宝剑」。

要知道,我们每一个人,哪怕身处睡梦中,都渴望安乐无恙、远离痛苦,但事实上,并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赐予我们这些。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正在安享无边快乐,有人却感受剧烈痛苦,这种巨大的差异,难道是随他们各自心意而变现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谁也不愿遭受痛苦。

就拿财富而言,绝大多数人都愿意拥有,而不希望自己一贫如洗。但如果前世没有积累福德,今生即使非常渴望,拼命追求,也往往事与愿违。


当然,我们所感受的这些苦,若从外境中寻找,其始作俑者根本不存在。假如真有一个“苦难创造者”,那对他恨之入骨也无可厚非。但往外去苦苦寻觅的话,结果必然是徒劳无获。

真正令我们受尽折磨的,实际上是内在的魔王。他阴险地藏在我们心里,轻易发现不了其踪迹;他时时与我们形影不离,所以摧残我们非常方便。在他的蹂躏之下,我们就像奴仆一样,毫无自由可言,不断遍尝着各种苦楚。

但极为可悲的是,大多数时候,我们却根本不知道谁在捉弄自己,所以想要灭掉他,可以说难如登天。

4
文章点评
2025-01-25
对“持戒”心生畏惧?你大概误解了戒律的精神
■修行绕不开的基础在佛教的诸多行持当中,戒律是每个佛弟子都必须经历,但同时也让不了解的人心生畏惧的法门。虽然“持戒”是六度当中的第二度,但却不断有居士.. <详情>
2025-01-24
咒语的功德与加持不可思议
“MZ里面的咒多半是鬼神的名号,所以念密咒,常常把些鬼神都找来,我们中国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你把鬼神都招来了,你再没有本事把他送走,这以后就很麻烦,所以.. <详情>
2025-01-23
实修方向…见,修,行!
从佛法实修的角度来说,想得到成就都离不开(见,修,行)这三步。见,修,行,是重要的字词,我们必须要了解。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佛法的究竟见地,目的与目标.. <详情>
2025-01-23
常用佛语的背后的含义!你了解吗?
文:智藏法师你的业障重啊!常听佛教徒讲业障,听久了实在让人害怕,到底佛教讲的业障是什么?真的会为我们带来灾难吗?依照《涅槃经》第十一卷的解释是:“业障.. <详情>
2025-01-23
佛教如何看待“择吉日”?
缘 起“法师!在吗!”“帮算个吉日,在线等!急!”“???”许多人出门办事都讲究一个“良辰吉日”现在就为大家分享如何自行计算“吉日”佛教如何看待“择吉.. <详情>
2025-01-23
想得到25位大菩萨日夜保护?必须具备这两个条件
弥陀化身的善导和尚在其《观念法门》中对此有非常明确的开示:“又如十往生经说,佛告山海慧菩萨及以阿难,若有人,专念西方阿弥陀佛愿往生者,我从今已去,常使.. <详情>
2025-01-23
千万不要说这种话,是影响修行的大忌
“修福修慧”《金刚经》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我们在说话时,也要向佛学习,有些话可以说,有些话不要说。因为佛法认为,.. <详情>
2025-01-23
有些供品能吃,但有一类千万不要吃!
梦参老和尚:上供,供神的东西不要拿来吃。供佛菩萨东西你可以吃,供神的水果等,你都不要吃。懂得这个道理吧?问:那不是浪费了吗?梦参老和尚:你供了,怎么还浪.. <详情>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