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报是果报,必然有相对应的因。如果着眼“某一种果”,就要在“某一种”因上下功夫。由此,“福报”如果视其为“果”的话,就要在“福因”上入手。种善因,才会有善果的依据。
大福报,则需要在果上达到非凡的程度。比如积善因,作别人不愿做的善事。做别人犹豫的善事,这样的善因也将是非同一般。但这并不是提倡好高骛远,如果平下心来坚持行善,哪怕微小,一点一滴的长期积累也会有可观的成就,所以不要蔑视小的善因。
善因种下,还需要保证庄稼不被破坏。例如有人行了善事,觉得自己高人一头,功德无量,甚至到处宣说展示,生出优越感,就造成“功劳负面化”的局面。本来是功劳,却成了催生傲慢心的土壤,成为杂毒善法,受福报时不完整,比如虽有财富,但不一定受人恭敬,人们常称暴发户,带有富而无修养的贬意。
佛教我们“回向”,愿将功德回向给众生,而非长养自我意识。从智慧的角度,任何善业成就,也需要众缘和合,非一人能成办,由此抵制无始劫来“自我私心”的无明习气。如此一来,功德反而扩大,因为心量扩大,随顺实相真理。
行善过程中,非但不宣扬自我,还会发觉自己内心中不耐烦,以及淫念等等不善的习气加以对治,由此保护种下的善因纯净,不被这些习气恶念毁掉。
“福报”本身没有好坏的特质,用好了发挥积极作用,用坏了可能是痛苦的根源,损益在人。
“钱财”如果用以吃喝嫖赌,杀食众生,甚至以自己的财富作为炫耀的资本,蔑视他人,奢华自傲等等。这些不善的心态心念,就会造下更多的“恶因”。福报只是一时的快乐,却带来了短命多病,贫穷下贱的后果。
如果以钱财广积善因,广结善缘,资助贫苦病痛,助人脱险,救助待杀的生命,助印经典广宣善理,而且自己不高傲。如此一来便积累了更广大的善因,善因导致的善果也越发可观,终将无穷无尽。
儒家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佛教更是净化人们的思想,因为贫穷,缘缺而不造恶是不圆满的,面对福报要用智慧观照,树立正确的观念,才能成为福报的主人,而非欲望的奴隶。
长 按 二 维 码 识 别 关 注
大德教言 | 佛学问答 | 正知正见
- བོད་བརྒྱུད་ནང་བསྟན་ཆོས་ལུགས་ཀྱིས་འཛམ་གླིང་བདེ་ལ་འགོད་པར་སྨོན། -
愿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