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朋友学佛有一段时间了。 她很热心,到各种公益团体去做义工, 也经常参加一些佛学夏令营之类的活动。 她说,她很喜欢学佛带来的那种安详、自在的感觉。而有一次,她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点不平事,突然间就火冒三丈,差点把房顶掀了。 这时我笑着对她说:“你的那些安详、自在,现在都到哪里去了呢?你那不是佛法,是小资情调。”
这里的“小资”,不是指一个社会阶层,而是指一种生活状态:“小资”一般在生活上衣食无忧,也没有什么病痛,有足够的时间来“品味生活”。 他们一般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他们也很有文化,了解一些佛法,也能吟诵出“春有百花秋有月”的诗句,也能随口引用“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来和别人辩论。
在生活中,他们有一些感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思想,具有“奉献”、“大爱”、“分享”等等理念,偶尔也有“安详”、“自在”、“空灵”的觉受。他们也许会认为——这就是佛法。那么,这到底是不是佛法呢?
佛法在世间会变幻出不同的相貌,但其内在核心是不变的,那就是——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慧。这是区别佛法于世间法与外道的标准。到底是不是佛法,用以上标准扪心自问,自然会水落石出。
佛法与“小资情调”还有一点不同:佛法所带来的安详、自在是建立在无我智慧基础上的,是能经受住境界考验的。“小资情调”则不然。
“小资情调”的核心还是一个“我”,只不过是凭借世间善法得来的福报,将外界对于“我”的侵犯暂时地屏蔽掉了,因而保持了一种“安详”的表象。
但假如这个“我”真的受到了侵犯,就依然会如火山爆发一般地不可收拾。所以,在真实的生活面前,这样所谓的“安详”是不堪一击的。佛陀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时可以做到如如不动,而我们呢,哪怕一个打火机的小火苗碰到手指,恐怕也会哇哇大叫——那时,还能“安详”、“自在” 吗?
明朝末年的憨山大师,早年在五台山打坐时得到了一些境界,就自认为“证悟”了。后来他被人陷害,充军流放岭南,其间经历了种种苦难艰险,而就在这九死一生之中,他才发觉他原先所“证悟”的那些东西仅仅是浮光掠影,丝毫派不上用场。 于是,他开始了铭心刻骨的反省,继而在修行上获得了重大的突破。
憨山大师在给友人的书信中说到,他非常感谢这一段苦难的经历,这段经历就好像天地间巨大的钳锤,将他内心中蕴藏的我执烦恼锤打得一干二净,使他获益匪浅。
纵观古今高僧大德,几乎各个都是具足刚骨的硬汉,有着斩钉截铁的性格。“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他们的洒脱、自在,是经历了千锤百炼之后展现出来的智慧,绝非凭几句轻飘飘的口头禅所能得到的。否则,那所谓的“洒脱自在”仅仅是古人所呵斥的“软暖习气”而已。
当今社会上流行的“心灵鸡汤”,很多就是这种“小资情调”。疲惫的现代人也许需要这样“心灵滋补品”,但是作为修行人,我们要警惕,这也可能是心灵的麻醉剂。当暴风骤雨真正来临的时候,这些真的管用吗?
世间善法本来也是好事,可是世间善法一旦披上了“佛法”的外衣而混淆视听,对众生慧命的危害恐怕要远远超过杀、盗、淫、妄等等恶法。品茶赏月也可能开悟,但绝不能说品茶赏月就是禅;佛法不离日常生活,但也绝不能说日常生活就是佛法。
古德警示过:“心术在毫厘之辨,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我们的所作所为,究竟是把佛法融入生活,还是把佛法蜕变为小资情调的世间法,是每一个修行者都必须严肃面对的问题。
修行不是某种时尚,也不是自我安慰的心灵鸡汤,或者逃避现实的麻醉剂。修行是深入我们的内心、挖出烦恼;修行是面对生死无常,历事练心。
为什么很多人学佛多年,还是不得受用?就是因为似是而非、一知半解地理解修行,把修行变成了虚伪的面具和自欺欺人的生活方式,却没有真正改变自己的认知模式。这应当引起我们每个人的警觉。
藏传佛教 | 汉传佛教 | 大德教言 | 修福增慧
- I get the Dharma nectar -
微信:zangchuanfojiao
点击“阅读原文”浏览更多善知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