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在自己或他人眼中并不一定真的有意义,这样的矛盾甚至可能会引发自我怀疑,我们应如何看待?”面对自我价值感和意义两者相互碰撞。很多青年们显得有些头痛,他们向我举了一个例子:有个女孩是专业护理师,大家都觉得照顾病人的工作很有意义,不过她的兴趣是摄影,她考虑辞去工作,改当摄影师。身边的人听到之后纷纷表示:你为什么要做这个决定?比起艺术工作,应该是继续照顾病人比较有意义吧?按照佛法的观点来说,“有没有意义”不能去看表面。从一般观点看去,大概都会觉得护理师工作很有意义,至于担任摄影师的意义是什么,可能一时之间还想不太出来。但换个角度想,如果她本来不是护理师,而是摄影师呢?大家可能就没话说,不会给什么建议。既然女孩已经做了护理师,可以帮助病人,为什么突然要选择跟相机做朋友,而不是跟人做朋友呢?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这样的选择有点奇怪或可惜吧?这让我想到了一个故事,当年,密勒日巴尊者在高山上修行,吃的、穿的,什么都没有。当时很多人误会他,他的妹妹更质疑:“你自认是修行人,但别的修行者并没有像你这样,要么是他们有问题,要么就是你有问题。不过我觉得你有问题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大家都不是这样的啊!你的行为简直像野生动物一样,肯定是疯了!”密勒日巴根本不管他人,怎么评价自己。他回答妹妹:“表面上看起来我像个动物,但是我的内心像佛。对于这一切,我感到很满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事情是很难从表面判断的。比如说,某人做了一件善事,但动机不正确,那么即使表现出一副让人愉悦和欢喜的样子,但他的内心却不一定能真的感到愉悦和欢喜。关键点就在于内在动机,我们需要一个稳定坚固的基础,以及强烈的动机,否则当我们遇到困难及压力时,便会很容易被负面的情绪所困扰,所须处理的事情也会变得更加困难。我认为每份工作都可以找到它的意义,应该是说:基本上,我们在生活里都能找到意义。想要找到意义,就端看我们是否具备智慧,以及对自己的认识有多深。表面上,我们可以说护理师和摄影师两个工作之间,的确存在一些差距,但也许,也许这个女孩当上摄影师之后,真的能突出她的天赋或潜能,比当护理师更加成功,能影响更多的人。局限于表面,或是固守着非常传统的观念,以此去评判事物有没有意义,会让人无法展现专长或天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