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4日,当代禅门巨匠绍云长老,在含山县褒禅寺安详舍报,世寿85载,僧腊66载。绍云长老的离开,令佛门叹惋,四众沉痛。而三日后,悲痛再袭:7月7日,能海上师最后一位嫡传弟子、四川什邡玉佛寺住持乘清长老圆寂,世寿108岁。
那些曾像明灯一般,指引着后人向前的高僧们,相继离我们而去。
斯人已逝,生者长思。《师父曰》整理了近十年来,部分渐次往生离去的高僧大德们的信息。这是为追思缅怀,也是一份遗志的铭记。
当他们悲欣交加、勇猛精进的生命故事,在我们眼前展开时,所有人都怀揣着同一份心情:祈愿长老们不舍众生,乘愿再来。
文|怀劼
编辑|齐乎巽
图片|源于网络
【本焕长老】
(1907-2012)
2012年4月2日凌晨零点36分,本焕长老圆寂于深圳弘法寺,世寿106岁,戒腊84夏。
长老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但这一刻,近千法嗣弟子,永失法乳恩师。
2011年,百岁有五的本焕长老,面对前来采访的记者,慢条斯理但声音洪亮地说,“我还是一个五岁的小和尚。”
这位“小和尚”的一生,历经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雨飘摇。
他出身清贫,幼年辍学,见证了社会的动荡与黑暗,青年时期在新洲报恩寺出家,后又拜师于来果长老,学法七年,深研禅宗。
1949年,本焕长老继承汉传佛教高僧虚云长老法脉,成为临济宗第四十四代传人。
三十多年后,从虚云长老手中接过临济法脉的本焕长老,同时也接过了虚云长老开山建庙、复兴祖庭的衣钵。
多来年,他不辞辛劳,多方奔走,一生重建祖庭、寺院近二十座。
这一生,他兢兢业业,苦行修炼。
二十二万个响头跪拜五台山、以血为墨,恭写十九卷血经、含冤入狱而愿心不改……
这一生,他修行八十余载,布道二十余国,广衍南宗,花开天下。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是长老一生的最好写照。
如今,这位“五岁的小和尚”,离开我们已有十年了。
他当年为佛门播撒的种子,已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2013年4月20日凌晨六时许,净慧大师圆寂于湖北省黄梅县四祖寺,世寿81岁,戒腊63夏。
在汉学家比尔·波特的记述中,净慧长老总是亲切爽朗,不拘一格:“他一看见我,就站起身冲了过来,拉着我在他身边坐下。净慧总是抓着我的胳膊,带着我到处走,就像我奶奶。”
这位格外亲和的长者,一岁半便因家庭贫困,被父母送入尼庵,由海善、仁德二位尼师抚养,后即在当地发蒙就学。
也是从一岁半开始,净慧长老的人生,几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道场,没有离开过佛教。
他从小耳濡目染的便是经书,生命与寺院紧紧相连。
他是中国佛学院的第一批研究生,更是十八岁即承虚云长老付嘱、以一身兼祧禅宗五宗法脉的栋梁之才。
然而,和那个时代的所有高僧大德一样,他也曾深陷风雨泥泞之中,尔后凭着一颗护持三宝的心,从风雨中来,向佛法而去。
他兴复祖庭,建寺安僧后,择贤者居之;
他创办《法音》杂志,提倡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宗旨的生活禅,多年来,接引无数佛教新生力量,为百废待兴的佛教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到晚年时期,净慧长老选择回到了湖北,重振湖北道场。
二十载苦心经营,净慧长老打造了“北有赵州、南有黄梅”的弘法格局。
而最后,为何会是湖北?
也许,童年时候的诵经声,总是难以令人忘却。
那时候,也是在湖北,谁也不曾想到,一座小小的尼庵中,会走出一位禅门巨匠。
【梦参长老】
(1915-2017)
2017年11月27日,16时30分,梦参长老圆寂于五台山真容寺,世寿103岁,戒腊87夏。
梦参长老与中国佛教,共同度过了曲折的百年。
而这一切,都源自于一个十六岁少年的一场梦。
1931年,十六岁的梦参长老在与同学奔赴军校的路上,梦见自己身坠大海,幸得一位老太太相救。梦中,老太太为他指明一条路,并告诉他:“这就是你终生的归宿。”
他循着梦中的路,来到北京房山县上方山兜率寺,看见与梦中一模一样的的房子。只一眼,奠定了一生的路。
那时候,他法名为“觉醒”,而他认为自己没有觉也没有醒,再加上是作梦的因缘出家,便给自己取名为“梦参”。
“梦”贯穿了梦参长老的一生。他因梦而出家,后又因梦朝九华山,因梦至鼓山学习,因梦不再离开佛学院。
这一路上,梦参长老亲近弘一、慈舟、倓虚、虚云等多位近代佛教大德学习佛法,显密兼修,教律并弘,从一位懵懂少年郎,蜕变升华为一代高僧大德。
1982年,长老平反出狱后,以近七十岁高龄,仍发心要广度有情,其步履中外,讲经说法,从不停歇,从不疲倦。他精通诸宗要义,讲法圆融,被誉为“深山中的一盏明灯”。
明灯熠熠,“梦”是线索,“参”是发心。
长老一生,因梦而行,因参而修,有始有终。
【性空长老】
(1922-2017)
2017年12月12日上午8时58分,性空长老圆寂于寒山寺,世寿97岁,戒腊77夏。
后人回忆起性空长老,有这样一句话:“他这一生所做的一切,都值得铭记。”
性空长老十四岁便出家做了沙弥,和那个时代的很多人一样,为避难几经辗转,直到十九岁这年,他考入镇江焦山佛学院,才度过了相对安稳的十年。
这十年,他熟读经典,精进修行,将身心扎根在三宝中。
但大时代的动荡没有放过每一个人,他一心向佛,却被迫还俗下乡;
他用泥巴护住了寒山寺的文物、诗碑,自己却只能飘零流落。
唐朝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让寒山寺为天下人所知。
只是在不读唐诗的年代,月升月落常有,夜半钟声已无。
终于重返苏州后,性空长老则将彼时破烂狭小的古寺,一砖一瓦,逐渐兴复,并开创寒山寺崇文的一代风气,名扬海内外。
他心存慈悲,积极从事社会公益事业,设立“寒山寺助学金”,帮助莘莘学子完成学业,身体力行践行着“人间佛教”。
长老曾说,“花开见佛。”
佛光普照中,姑苏的花朵永远烂漫。当寒山寺的钟声再响起,时间又回到1963年——
彼时的性空长老,不会知道五年后,他将被迫还俗,也不知道十五年后,又将再度回到寒山寺,更不知道,未来的路还将遭遇多少曲折、坎坷。
那一天,他望着寒山寺的匾额,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建寺安僧,续佛慧命;广利有情,无所畏惧。
2017年12月21日,一诚长老圆寂于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世寿91岁,戒腊61夏。
1956年的春天,当一诚长老来到云居山真如禅寺时,不曾想,五十年光阴便在此,呕心沥血,又宛如疏忽之间。
出家之前,他同父亲学习石工。技艺的打磨,需要深深的谦逊与耐心。佛法的承袭,与此也颇为相似。
如果没有意外,他本该继承父亲的衣钵,成为一名手艺人,一位施工者。
然而,“世事无常”的怅惘,常占据他的心头。直到遇到佛法,心中的怅惘与困惑,才在眼前,有了一条出路。
于是,二十二岁那年,他毅然决然,弃绝万缘,皈依佛法。
二十九岁那年,他来到了真如禅寺,拜于虚云长老座下,亲炙虚老禅法,并在虚云长老的主持下,得沩仰、临济法脉。
这弃绝万缘、一心向佛的路上,他坚持秉持中国佛教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
他说:“对于出家人来说,人格是根本,僧格是核心,国格是关键。”
他坚持“以戒为师”的宗风,以身作则,带领僧众农禅并重,真如禅寺的教风海内外皆视为典范。
五十年,鞠躬尽瘁;
五十年,桃李天下;
五十年,弹指之间;
五十年,山高水长,音容永存。
【一行禅师】
(1926-2022)
2022年1月22日凌晨,一行禅师圆寂于越南顺化的归原寺,世寿95岁。
身为现代著名的佛教禅宗僧侣、诗人、学者及和平主义者,一行禅师的逝去,毫无疑问是全球佛教界的重大损失。
他与佛法的结缘来得非常早,七岁时,因偶然在佛教杂志上看见的佛陀像,他感觉到非常平静、快乐,想学佛的念头便在脑子里生根发芽。后来,一行禅师回忆说,那一刻是他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十六岁那年,他终于如愿出家,越南不再有一位叫阮春宝的少年,世界多了一位享誉全球的禅师。
而他这一生的弘法之路,都宛若走在山脊悬崖,几乎是危机重重。
他一生致力于推动“入世佛教”和“正念”禅修,呼唤和平,反对战争与暴力,却在战火中被迫流亡异国五十年。
他见到了战火中流血的生命,寺院墙上布满的弹孔,决心与年轻僧侣们投身于越南佛教复兴运动,却遭受保守派的不理解和政府的反对。
越战中,他被迫流亡,此后在法国建立了西方最活跃的禅修中心“梅村”。
截至千禧年初,每年几乎有近两千人,来到“梅村”,与一行禅师一起修学,一起禅修。
他一生著书百余本,被翻译成三十几种文字,全球各地,都有他的追随者。
在他的文字中,佛法简明,而具有诗意。
在他的一生中,在呼吸与心念间,佛法是如此深奥,又如此纯粹。
2022年7月4日,绍云长老圆寂于含山县褒禅寺,世寿85载,僧腊66载。
绍云长老是虚云长老最后一位入室弟子,被誉为“当代禅定第一”,修行功夫十分了得。
得恩师传授衣钵那年,邵云长老二十岁。彼时,恩师虚云长老已年逾一百一十岁。
相差了几近一个世纪的光阴,恩师面对眼前说自己为“成佛作祖”而来的少年郎,朗声而笑。
而这位轻狂、纯粹、执拗的少年,虽心中有佛,却在命运的洪流中,不得不离开道场,成为了乡间一位赤脚医生。
这一离开,便是二十年。
二十年悬壶济世,一直萦绕在他心中的,是佛法。他救人无数,也用佛法渡人无数。
一九九五年,因缘终聚,绍云长老得以重回道场,并在一诚长老的礼请之下,担任真如禅寺首座。
在云居山期间,他精进修行,以身垂范,使云居山禅堂成为全国的样板禅宗丛林。
千禧年春,含山县政府礼请绍云长老担任煲禅寺住持。
在绍云长老的殚精竭虑之下,这座千年古刹得以重展昔日雄风。
2006年,绍云长老又应邀住持二祖寺,复修这座千古祖庭。
也是这一年,绍云法师受河南省嵩山少林寺礼请,担任少林寺禅堂首座,并接待俄罗斯统普京,主持了少林寺问禅辩论法会。
当古老的禅法,走进全球视野,无数人慕名前来,问出那简单的一句话:“何为禅?”
长老结跏趺坐,微微笑着,眼神慈悲,向众人道:“当下一念。”
2022年7月7日晚10:50,什邡玉佛寺住持乘清长老圆寂,世寿108岁。
绍云长老逝去三天后,又一位高僧离开了我们。
常言道,人生不过百年。而这百余年岁月中,乘清长老与三宝相伴九十六年。
1927年,十二岁的乘清长老礼云南万寿宫真常法师为剃度师出家,于真常法师座下潜心修证佛法、学习中医。
他遍读中医典籍,精通制膏、丹、丸、散等技术,济世救人无数;
他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精通书法,落笔书迹为世所宝,禅墨堪称当代典范;
他慈悲、俭朴,只以弘法为任,一生复建寺院数座。
他是依止能海上师修学显密教法的最后一位嫡传弟子,也是和平解放西藏进藏部队的藏文翻译,于佛法,于家国,都贡献巨大。
2008年,什邡玉佛寺在汶川大地震的灾难中,变成一片废墟。
九十多岁的乘清长老,却毫发未损。
他站在断壁残垣中,望向门外,阳光照射着碎瓦残骸,长老微微仰头,一瞬间,眼前似乎仍是完好无瑕的玉佛寺。
而他知道,自己必定要在灾后,重建玉佛寺,重建这座四川境内唯一的格鲁道场。
就像1945年9月,他被能海上师选送入理塘汉僧留学院那样。
弘法的传承与责任,再一次召唤着他。
尽管这一年,他已经九十三岁。
道场的复兴,佛土的光明,离不开一位位高僧大德们呕心沥血的建设。
正是他们,在法海慈航中,照耀了后人前进的路,才有今天能得以亲近佛法、续佛慧命的后人。
以心为灯,一念永恒。
这一世的弘法利生之路,高僧大德们的广大发心与愿力,在每个人心中,万古长青。
这一世人间,感谢有您。
(按逝世时间先后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