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完师父讲那个《楞严经》的时候,我有疑问,就是师父讲到那个物即是心,心即是物,但是好多的法师即使悟到了他也不敢讲,那一段我听的时候感觉就是最深,就今天有这个机会,我希望师父你好好开示开示。
要把我累死啊!(众笑)其实,宇宙法界的真理是普遍的,每个人的起心动念、言行举止从来就没有离开真理,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与佛菩萨把臂同行,同一鼻孔出气。
但是众生种种的分别啊,所以导致了每个人所感受到的都不一样。那众生能够感受到什么样的,并不是这些讲法的人,是众生自己确实有他的内在的因感召来的。佛在世,在正法时期,佛都不需要制什么戒律,他只告诉你说坏事你别做,好事你去做,就好了,一句话,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大家都能做得好。越后来呢,这个大家做得越错了,戒律越多,要求越多,他错得越多。就好像佛的慈悲是在大海里捞鱼,这个能捞到多少就算多少,捞不上来的也拼命捞,他们能不能上来纯看他自己的善根。
所以佛在《法华经》上有一个很明确的态度:怎么样弘法你也不要着急。所有的众生,九法界的众生,都是佛陀要度化的对象,不分善人恶人、好人坏人,不分邪教外道什么,只要是众生都是佛要度化的对象,这是大的同体大悲。
方法上呢,他分层次来度。第一种,没善根的,就给他种善根。种善根怎么种呢?种善根就很广了。有些人一辈子只见到一个光头,他只要看到这个光头说,哎呦,这个和尚还不错!他一辈子就这一个念头,然后他生生世世可能都遇不到三宝遇不到佛法,到若干劫轮回以后,有一天再次遇到和尚的时候,哎,这个和尚挺好!他觉得更有亲切感了。
这个善根都是这么一点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的,所以佛经里面说,你能够读《金刚经》不是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百千万亿佛所种诸善根。
那对于种善根的要求呢,基本上是没要求的。你干嘛要求那么多人呢?因为他本来没善根,这辈子让他能够种下善根就好了;你也不要说那些人把法讲坏了是害人的。这个把法讲坏了害人的、最严重的,佛经里面有个比喻说,过去释迦佛做雪山童子的时候在那里修行,突然听到一个罗刹就讲过一句话,讲什么话呢?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他这样修了很久了,突然听到这句话特别激动,哇,这是真理啊,人世间的真理!一切行为、一切事物你看,都是无常的,都是生灭的,他听到这句话特别好;但是他觉得这句话虽然很好呢,还是不彻底,应该有比这句话更好的,所以他就向这个罗刹说,你能不能再给我讲一句啊?你这个讲得这么好!
那个罗刹说,我现在肚子饿了,想吃人,你要给我吃了,我就给你讲,你不给我吃,我不给你讲。那我给你吃了,谁来听啊,你先给我讲,我再给你吃。他说,行,那说好了,我给你讲后面半句,你要给我吃。后来就给他讲,生灭灭已,寂灭为乐,那雪山童子马上就给他吃了,叫舍全身而求半偈,半句偈颂啊,把整个身体舍掉了。你说那个罗刹他讲这个法,到底是个好法师还是坏法师啊?他把人都吃了,你想想多坏啊!
所以我们呢,虽然知道世间有很多的邪教,很多的外道,很多打着佛的旗号,很多人拿着红旗反红旗,但是呢,我们也要知道,这背后其实是众生的善根和因缘所感召来的。所以对第一步,让大家能够种善根的,哪怕他打着佛的旗号,那个人不知道什么叫佛,但是只是从他那里听到一句佛的声音,那些邪教的果报可能要受很多的苦,恶报结束以后出来,他还会得解脱,还会在善根上会增长。
所以对于这部分种善根的部分范围广到什么程度?《法华经》说,若但举一手,或复少低头,渐渐积功德,皆已成佛道。就是点一下头哦。说我们把寺庙要盖得很庄严,佛像要做得很庄严,出家人也要庄严,这个佛经的语言也要很漂亮,就为了让大家能够看到说哎呦,不错!所以在座的居士,你如果大家知道你是学佛的、是居士,你在生活当中也要做起来一个好榜样,人说,哎学佛的人不错,点一个头,你给他善根就种下去了,就这部分很广的。
就是我们第二部分,就有善根的人,我们要让他善根成熟。善根成熟是什么标准呢?就是你想修行了。你说佛法很好,很不错,有些知识分子把佛法当一些知识,当些学问,甚至当些茶余饭后的调料,那这样子呢,他们是在种善根,也无可厚非,也不能说他就错。但是因为他本来就没有善根,现在正在种嘛,慢慢种嘛,有一天他想修行,想要了生死了,他善根成熟了。
所以在座的诸位,我问你们,你们想不想了生死?想!有几个举举手看?举手的都善根成熟了。不想了生死的就善根还不成熟,还要继续调教,还给继续给他施肥,加材料,那这部分工作量也很大的。他有善根,对佛法有一点好感了,等他(从)一个有好感(到)想了生死这中间,你想有多大的程度啊?那我们就要去努力啊,所以不停地讲是为了这部分人让他们能够想了生死。
那么至于这么多已经想了生死、善根已经成熟了,怎么办呢?佛说就要让他解脱。你既然想了生死嘛,要让你解脱就要告诉你解脱的方法,这叫法门。就是你想了生死了,要告诉你从生死此岸到达彼岸的那个门怎么通过去。
那我们讲的,佛法的指归,真正的佛法的核心是指向解脱以后的那部分,那部分呢又很不可思议,很难懂,那我们通过这个戒定慧不停地努力,只要指导这个方向,往这个方向去,走向无我,才能走向解脱。所以佛法的三法印讲:观察到世间的相,见法即见无常;见到无常就要看到无我;如果你能见到无我,你就能见到涅槃;能证得涅槃,那佛法弘法的事情就完整了。整个系统是这样的关系,所以请你也不要太多的担忧。阿弥陀佛!
摘自2015.08.01《禅修的时代价值》答疑
原标题:问道解惑 | 《楞严经》中的物即是心,心即是物是何意?
转自微信公众号:安福利生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