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徒生活中个体现和忌讳
中国释教的忌讳一方面来自于释教本身的戒律仪规,另一方面也遭到中国本土传统民间习俗的影响。皈依佛门的人,无论在家落发,为了发慈悲心,增长积德行善,都要持释教的戒律。释教最基本的戒律是“五戒十善”。五戒,便是杀生戒,盗窃戒,邪淫戒,妄语戒,喝酒戒。十善实际上是五戒的分解和细化,分为身、语、意三业的忌讳,其内容包含,身体行为的善(忌讳):不杀生,不盗窃,不邪淫;言语方面的善(忌讳):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认识方面的善(忌讳):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
释教对落发和尚的要求和忌讳更为严厉,这儿仅介绍一部分内容。一、饮食方面的忌讳。释教规则落发人饮食方面的忌讳很多,其间素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条。素食的概念包含不吃“荤”和“腥”。“荤”是指有恶臭和异味的蔬菜,如大蒜、大葱、韭菜等。《楞严经》说:荤菜生食生嗔,熟食助淫。所以释教要求禁食。所谓“腥”是指肉食,即是各种动物的肉,甚至蛋。对此类食物,落发二众也不能吃。不过素食的规模也比较广,例如:辣椒、生姜、胡椒、五香、八角、香椿、茴香、桂皮、芜荽、芹菜、香菇类等都可食用。豆制品、牛奶和乳制品,如奶酪、生酥、醍醐等也都不在禁止之列。此外,释教还要求和尚不喝酒、不吸烟。不喝酒也包含不饮全部能麻醉人的饮料,比如粳米酒、果酒、大麦酒、啤酒等。麻醉神经与分泌系统的各种“毒品”更在忌讳之列。吸烟尽管不是五戒规模的内容,可是吸烟是一种精神依赖的不良习惯或嗜好,体现了一种精神的追求和贪欲,同释教要求的清净无我的境地不相符,因而吸烟当然也是释教的忌讳之一。不吃零食也是释教对和尚的要求,这既是和尚威仪的需求,也是和尚的修行需求。所以,同落发人共处时,不宜向和尚敬烟;同桌就餐时,不宜将素菜荤叫,不宜对和尚敬酒,劝酒,或许劝吃肉,也不宜提议同和尚干杯(茶、饮料等)。
释教在个人生活方面的忌讳主要有:不成婚,不蓄私财等。释教以为落发僧众担负着住持佛法、续佛慧命的重大责任和终身工作,因而有必要单身落发才干成就,积储私财是违背落发原意的。除此以外,这方面的忌讳还包含不自歌舞,不观看听取歌舞,不坐卧高级豪华床位,不接受金银象马等财宝,不作生意,不看相算命等。和尚落发受戒后,戒律还要求比丘、比丘尼别离住在各自寺院中,不能同住一个寺院。因而,与和尚交往时不宜问是否现已成婚之类的话,不宜约请和尚唱歌、跳舞或参与其他不符合释教墨守成规的娱乐活动。同比丘尼交往要留意,男性公民不能进尼众的寮房,同比丘尼说话时要有其他的人在场,不要主动与比丘尼握手,到比丘尼寺院观赏、拜佛,应衣冠整齐等等。女士们到男众寺院也要留意,不要随意到和尚封闭的当地去。
关于在家的居士,释教只要求在每月一定的日子里实行一种克制的生活,即不涂香装修,不观听歌舞剧,不坐卧高广床座。持斋的日子一般是阴历朔日、初八、十四、望日、二十三、二十九日。
对落发众的称谓,释教也有一些考究。中国人一般称号男落发众为“和尚”,女落发众为“尼姑”,或许称“姑子”,其实这种称号是不准确的,特别对尼众的称号更是一种不尊重的体现。
其实遵照释教的制度,只有大丛林(寺院)的方丈才干称为“和尚”。此外,沙弥的剃度师也可称为和尚;比丘的得戒师也称“戒和尚”。所以,其他和尚一般都不能称和尚,和尚实际上是很尊重的称号。关于和尚可称为“和尚”、“大和尚”、“方丈”,教外人可称“大法师”、“法师”,居士可统称“某某师父”。但凡剃度落发的男性,年满20岁,受了具足戒的则称做“比丘”。受具足戒五年之内的比丘,还没有资历收授学徒的,居士可称他们为“师父”,教外人可称“某某法师”。应该留意的是,教外人同和尚交往中,不要直呼其号,因为这样做显得不尊重和尚,简单引起信教群众的恶感。
在一般人眼里,释教是一种很神秘的宗教,难窥门径。其实,作为一门宗教,它固然有其神秘的特色,但它的佛经教义凝聚着的,也是人类的才智。高僧们讲经传法,机锋禅语,颂偈隐言等等,无不体现出他们逾越一般人的才智和才干。品尝这些释教中的故事或传说,相同会给人带来隽永的智趣。
唐朝时,有一位高僧,法名慧能。他是禅宗南宗的创始人,释教史称他为禅宗六祖。据《景德传灯录》等书记载,他俗姓卢,客籍范阳(郡治在今北京城西南),生于南海新式(今属广东)。他三岁失怙,稍长靠卖柴养母度日。听别人念诵经文心有所感,通过打听才知道,此经得自黄梅的弘忍大师。于是他到了黄梅,拜见了弘忍大师,并说明愿修行佛法的诚心。弘忍大师见他心诚,且颇有慧根,就收留他做了一名“行者”。所谓行者是指在寺庙中做杂役而没有正式落发落发的人。他被分派到寺院的碓房舂米,边做杂役边修行。有一天,大师要选一个人传承自己的信证,便命寺僧们各作一偈(佛经中的唱词,相似俗世的诗)。他的大弟子,首座和尚叫神秀,首要作了一偈云: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释教讲“空”,以为现世的全部物象都是因“缘”而生,瞬间生灭,虚幻无实。所以释教也称“空门”。悟“空”是修行佛法的一种境地。神秀的偈语,也是宣扬“空”的,要人们保持本身的空寂明净。慧能虽为行者,但他悟性奇高,也作了偈,不过他不识字,让人代笔写了出来,偈云: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偈语悟“空”悟得更完全,更透。神秀之偈尽管言“空”,但却依然见物,还有个体生命认识,比如仍是把“身”这个被视为暂时寄存魂灵的“皮囊”放在首位,把心想像成明镜台”也仍是有物。既有物,就难免惹尘埃,所以需求勤拂拭”,即常修行参悟。而慧能之偈说出了悟“空”的最高境地,即悟到全部皆空,遗忘身、心、外物、自我。处在绝对空的境地中,这样不必拂拭,也不会惹尘埃了。这是一种奇高的彻悟境地。于是慧能得到了弘忍大师的赞赏,把衣钵传给了他,他便成为禅宗六祖。为了防止神秀争夺衣钵,他跑到南边,创始了南宗。
有一个关于系铃铛与解铃铛的成语也是来自于一个释教禅宗的比方故事。《指月录》记载:金陵清凉寺有一位和尚泰钦法灯禅师。他性格爽直、随和,与人无争,而且从不用功作事。其他和尚都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只有主持寺庙的法师看出他的悟性奇高,修行最深。有一次,高眼法师问庙里的众僧:“有一只山君,脖子上系着金铃,请问谁能把铃解下来?”众僧都呆若木鸡,都没答上来。这时法灯禅师正好走了过来,高眼法师便用相同的问题问他。法灯禅师毫不犹豫地回答:“把铃系在山君脖子上的人能解下来。”众憎大悟。高眼法师对众僧说:“你们这些人对他可小看不得呀!”后来,人们就用这个成语来比方谁惹出来的事,仍由谁去解决。
这个放事从俗家的角度看,它体现出法灯禅师的才智。从理论讲,是对缘由的妙悟。释教是很考究缘由的。他们为,现世的全部物象都是宿世之“缘”发生的“果”,对现在来说,没有无因的果,也没有无果的因。现世人生是在证前杌图,一起,又为来世种果。有了宿世之“缘”,无论什么不寻常的事都必然发生;没有“缘”什么简单的事也发生不了。所以人们称佛家讲佛法又名“说缘由”。
许仙与白蛇的故事,最终也归结到宿世之“缘”。当法灯禅师面对解铃问题时,他应该首要想到:从山君脖子上解下金铃而不被吃掉,是一件俗家以为不可能的奇事。这种事必有缘由。而谁与山君有如此缘由呢?既然虎颈上现已挂着金铃,那么,把金铃系上去而没被吃掉的人,便是与山君有奇缘之人。
系铃也是解铃的“因”。所以答案就有了。从形式逻辑上看,这也是一个严密的推理进程。释教从东汉时期从印度传入我国,通过一千多年,它已与华夏的经典文明相交织,,其间有许多文明常识和文明意蕴,如果我们无论是否崇奉它,都能从文明角度,把它同路儒的学说一样看待,一样研究,就不但可以得到许多有利的才智和常识,还可以享用许多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