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 起
《普门品》讲述了观世音菩萨救七难、解三毒、应二求、普现三十三种应化身、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的事迹。
据经典记载,诵持《普门品》能够常得菩萨慈悲护佑消灾免难,平安吉祥。值此农历二月十九圣诞前夕,让我们一起来阅读这部经典。
第一期:寻声救苦 第二期:常念恭敬
求不得之苦
■关键词 【福德智慧、端正有相、宿植德本、众人爱敬】
对于人世间的求不得,也是一种苦,而这里的求男求女,是一种代表性诠释。
为何称念观音菩萨,就能“求”到这样的好孩子?对此,圣严法师给出解读:“观世音菩萨送来的孩子是不会坏的,因为这种孩子有自己的福德。这些福德来自孩子过去世已有修行,但未真正断欲或出世,因此观世音菩萨介绍到念观世音菩萨的人家里,出生后对父母会很好。”
经文这些美好词汇,不仅是赋予孩子的期待,也是为人父母应有的品质。如果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那除了求菩萨加持成就善缘,对于逐渐改变自己的内心,以好的转变迎接角色承担,多问问自己,做好准备没?
圣严法师说:“母亲念观世音菩萨时心里就会清净,而与慈悲及智慧相应,影响到胎儿,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胎教。”
无量无边
■关键词 【不可穷尽】
这一段经文说明礼拜、供养、恭敬观音菩萨,受持观音菩萨圣号,能得到很多利益,这样的利益,经文用无量无边来描述,意为不可穷尽。
所谓无穷无尽,犹如数学中的“∞”,这是一个既可以无限靠近,又能够无限延展的表达。
福报的无穷,所得利益的无穷,源自持名深浅。至于如何验证,也就是经文开篇所言:种种灾难、危难之时,人生困苦面前,你有信心提起这声佛号,那就是业障消除、智慧顿开、福报显现的体现!
方便的深意
■关键词 【而为说法】
经文中引用:菩萨所示现的四种圣人身,天、人、鬼、神、凡夫身,以及四众身、妇女身和护法神等,随缘度化众生。这三十三身,只是众多分身的代表。
值得注意的当然是菩萨示现这些身的目的是“说法”,这个词包含了很多维度,至少包含:说法是让人生起出离心寻求解脱,让人生起慈悲心更进一步奉献和影响身边的人,让人获得智慧和寻找到正确的方向,同时也让人离烦恼、除恐惧、增福慧、有方法。
换言之,那些让你生恐惧、起烦恼、堕恶道的人和事,不会是菩萨的示现,不能一概而论。
再进一步,你能够通过自己的修学,生起力量和智慧,为别人说法、帮别人除苦,给别人带来光明和希望,你就是在行菩萨道。
■关键词 【施无畏者】
佛、菩萨说法时具有无所怖畏的自信,勇猛安稳。菩萨的四无畏,即能持无畏、知根无畏、决疑无畏、答报无畏。除苦,先得除不畏,如《心经》所说:“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恐惧可能是阻挡善心生起的最大障碍,反之,没有恐惧(比如,离于生死的恐惧,也就是了脱生死的根本)。
这里圣严法师阐述:“由于观世音菩萨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使人得到平安,没有恐怖,给予无畏的布施,所以他又有‘施无畏者’的名号。”
(未完待续)
撰稿 | 妙元
摄影 | 熙全 晓峰 浩子等
责编 | 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