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佛教圣地鹿野苑的前世今生(内有敦煌壁画动画剧)

佛教慧日

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

恕己可为譬,勿杀勿行杖。

能常安群生,不加诸楚毒,

现世不逢害,后世常安隐。

——《法句经》

戒杀护生,是对一切有情生命的尊重。佛教对于一切生命的保护,有着积极的慈悲思想。

鹿野苑

鹿野苑乃古印度四大佛教圣地之一,是释迦牟尼成佛后初转法轮处,在瓦拉纳西城外约10公里处。据《大唐西域记》记载,当时的婆罗尼斯国都城东北,有婆罗尼河流过。从婆罗尼河向东北走十余里便是鹿野伽蓝。鹿野苑又称鹿苑、仙园、仙人住处。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迦耶觉悟成佛后,来到鹿野苑,找到了原来的五位侍者,为其讲演四圣谛法,五位侍者因此有所证悟,随即出家为五比丘僧,是为佛教僧宝之始。至此,佛教的佛、法、僧三宝具足了。

自古以来,这片土地就没有捕猎、杀生,是修行者的圣地。而“鹿野苑”这个名字背后,还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慈悲的鹿王

据《出曜经》记载,无量劫以前,释迦牟尼佛行菩萨道时,曾经转生为鹿王,统领五百只鹿。同时提婆达多是另外一个鹿王,也统领五百只鹿。

当时的国王很喜欢打猎,有一天到此狩猎,一千头鹿被困于猎网之中。眼看鹿群将遭灭顶之灾,鹿王安慰众鹿,并与国王商定,每天献给国王一头鹿,以换取鹿群的生存。

一天,轮到提婆达多鹿群里的一头母鹿要被献出,母鹿求救于提婆达多鹿,说腹中有快降生的鹿仔,希望得以免死,但是遭到了提婆达多鹿的拒绝。母鹿只好转而祈求鹿王,鹿王听后,代替母鹿来到王宫,众鹿因不忍心而随着鹿王一起进宫。

国王问鹿王其中原委,鹿王说:“因为国王同意一天只杀一头鹿,才使群鹿保存下来。今天国王杀母鹿便等于杀母子两头,故愿代替母鹿就死。”

这时,国王深深反省自己,因贪图口腹之欲而滥杀无辜,尚不及鹿王通情达理。国王说:“汝是鹿头人,我是人头鹿。”他不仅没有杀死鹿王,反而下令全国官宦黎庶,凡游猎杀鹿者都处以死刑。

他将鹿王及群鹿放回鹿林,此后鹿群安全无忧地生息于鹿林,此处便称为鹿野苑,鹿野苑即是佛陀成道后初转法轮之地。

九色鹿的故事

视频播放地址:点击播放

视频:敦煌壁画中的《九色鹿》等动画剧

佛陀在过去的每一世都像做鹿王那样,努力精进地修行菩萨道,利益了无量无边的众生。《佛说九色鹿经》记载了佛因地为九色鹿王的本生故事。

古印度恒河边,有一只美丽的鹿,她身上的毛色由九种不同的颜色组成,姿态健美,动人心魄。一天,九色鹿在恒河里奋力救起一个失足溺水者,当溺水者要报答它时,九色鹿只是要求他保守见过自己这个秘密来作为回报。溺水者满口答应,谢恩而去。

豪华的宫殿里,王后梦见美丽的九色鹿,她一心想用多彩的鹿皮做褥子,用鹿角做拂柄。在王后一再的恳求下,国王最终答应了她昭告天下寻找九色鹿。

重金悬赏之下,那个溺水者禁不住向国王透露了秘密,并给国王和他的军队带路去猎杀九色鹿。九色鹿虽有好友乌鸦的报信,终未来得及避开。

当她见到那个溺水者时,悲愤的眼泪流下了眼角。她用人语向国王说明了一切,被感动的国王从此下令不许任何人伤害、捕捉九色鹿。而那个溺水者因为自食其言,顿时浑身长疮,满口腥臭。 

那时的乌鸦就是阿难的前身,溺人者就是提婆达多的前身,那时的九色鹿就是释迦佛的前身。在经的最后,佛陀告诉阿难:“你有极大的心愿想要得正道,菩萨更要勤苦修行波罗蜜,要像这般忍辱。”

在鹿野苑这片圣地上,始建于公元前三世纪的达美克佛塔(梅呾丽耶塔)是标志性的建筑。这座塔也叫弥勒菩萨受记塔,“梅呾丽耶”意为“弥勒”或“慈氏”,即表示释迦如来授记弥勒菩萨将来成道和转法轮之处。

弥勒菩萨发愿不食众生肉

弥勒菩萨是继释迦牟尼佛之后贤劫的第五尊佛,现在兜率陀天说法。《悲华经》说弥勒菩萨“发愿于刀兵劫中拥护众生”,《思益经》说弥勒菩萨“众生见者,即得慈心三昧”。

弥勒菩薩对一切众生不起杀想、不食众生肉的广大慈心,即是慈氏之名的由來。《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详细记载了弥勒菩萨不食众生肉的因缘。

弥勒菩萨过去世在山中修行时,因大雪山中缺乏食物,兔王看到菩萨精进行持,为了护持正法久住便投身火中,将自己的肉烤熟来供养菩萨。

菩萨看到兔王舍身为法的精神,非常感动,即说偈言:“宁当燃身破眼目,不忍行杀食众生。诸佛所说慈悲经,彼经中说行慈者。宁破骨髓出头脑,不忍噉肉食众生。如佛所说行慈者,此人行慈不满足。常受短命多病身,迷没生死不成佛。”更发誓言:“愿我生生世世不起杀想,不食众生肉,直到成佛。”

弥勒菩萨亦曾有偈云:“劝君勤放生,终久得长寿,若发菩提心,大难天须救。”

弥勒菩萨以“大慈”著称于世,初发心时即发誓:永不食众生肉!有弥勒菩萨信仰的地方,人们也会健康、长寿,有福报。

同生于地球家园,人类与动物是生命共同体。愿每个人都能体悟这个道理,学习佛菩萨,戒杀、吃素、护生、放生,如此便能够延寿命、愈疾病、解灾难,从而获得吉祥安康的人间净土。

学习佛菩萨的精神,就有佛菩萨的福报。以此功德回向国泰民安,灾疫永息,愿一切众生平安、吉祥!

4
文章点评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