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智能上师:修行的阶段不同,则偏重面不同

佛说修行

修行的阶段不同,则修证的程度、重点也会不同。比如:有的人诵经、有的持戒、有的念佛啊等等。我在五台山静修的时候,有一个居士,对佛法很是虔诚的,说话合掌,走路还得正正规规的。

其实这是他修行的一个阶段,这个没有错,他的心特别诚。这个人的修行在哪个阶段呢?在戒律上了,说明他戒律修行得不错。但是,这不是结果,你要懂这个道理。我们刚开始学佛,可能在戒律上用功,通过一段戒律修持,进步以后,光有这个戒律呢,也不行,还得要有禅定。当我们的心定’了以后呢,没有智慧也不行。

所以说,每个阶段,偏重面不同,每位修行人学佛修证的程度不同,表现的形式也不同。

比如这个人特别执着戒律,一看,这个人的戒律好,修行好,从究竟上看,不一定是对的。但在一定程度上、阶段上,修戒律是对的。

再比如,禅定到底对不对啊?在某一个程度上讲,禅定是对的,从究竟上讲也不对。比如说你打坐非常好,但是,睁开眼睛的时候,生活中遇到事情的时候,该烦恼还烦恼。这就说明光在座上没烦恼还不行。

有的人就跟我讲:师兄啊,我一打坐就入定。我说:“你打坐入定,事情来的时候,可你还是很心乱啊!你的“定”跑哪里去了?我看你一遇事情,马上就发火骂人了,那时候的定力跑哪里去了?”他不说话了。我说:“你现在啊,打坐入定是好事,但现在应该把你的定力放在哪里呢?放到生活当中,运用到生活中。”

所以,能够把慧力转化到生活中的修行者,这样的修行者我认为是真有定力的。还有,菩萨乘的行者和小乘的行者也有差异。阿罗汉的行者,只管自己的解脱。菩萨不这样,他发心啊!愿众生度尽才成佛啊!这大乘行者是属于发菩提心的行者。所以说,每个人都在修证佛法,但侧重点会有不同。但总地来说,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是在菩提路上行进,都在半路上修行啊!佛在山顶上,我们都是在半路上,一点一点地前进。这个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差别的示现,都是正常的。他可能偏重这面,他可能偏重那面。

但我们不管怎么修,最终的成就是智慧的成就,而不是神通的成就,也不是戒律的成就,更不是世间法的成就。只有智慧的成就,才算修有所成。

3
文章点评
2021-07-04
佛说:《妙法莲华经》殊胜功德的非常难得和可贵的
佛说:《妙法莲华经》殊胜功德的非常难得和可贵的《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如全部凡夫人中,须陀恒、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为榜首,此经亦复如是.. <详情>
2021-07-04
佛说“天阉”的前世今生
《佛说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复有众生,男根不具,为黄门身,不得妻娶。何罪所造成的?佛言:以宿世时,坐喜犍象马牛羊猪狗,不可称数,令此众生,苦痛难忍,死.. <详情>
2021-07-04
佛说:这几种人死后会堕落地狱
佛说:这几种人死后会堕落地狱九情一想,下洞火轮,身入风火二交过地,轻生有间,重生无间,二种地狱。纯情即沉,入阿鼻狱。若沉心中,有谤大乘,毁佛禁戒,诳妄.. <详情>
2021-07-04
漫谈“无我”(向庆)
漫谈“无我”向庆 佛教的经典和论著浩如烟海,其数量更是数不胜数。随着古德对经典的理解角度不同,得出的修持方法理论也千差万别,故而在印度有二十部之争,中.. <详情>
2021-07-04
佛说:佛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为诸弟子略说法要。汝等比丘!.. <详情>
2021-07-04
契入空性引导之关键
契入空性引导之关键越尘一、契入空性的通用教法在契入空性之前,行人应当在佛法的修学方面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基础。要以言之为三主要道,即出离心,苦集灭道;菩提.. <详情>
2021-07-04
缘起缘灭,什么是“因果相续”?
因缘所生的悉数法,当然是生灭无常的,而又是相续不断的,如流水通常,前前逝去,后后生起,因因果果,没有间断,这是就竖的方面来说的。从横的方面看,因果的品.. <详情>
2021-07-04
星云大师:真君子拥有四大高尚品德
《佛光菜根谭》:正人不责人所不及,正人不强者所不能,正人不苦人所欠好,正人不计人所不方便。真正人辞富不辞苦,真正人庆道不庆贫,真正人知义不知利,真正人..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