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得意日,必有失意时。人生最大的苦痛也许并不在于一生都一无所有,而在于得到之后的失去、拥有之后的孤寂。若是一直冷清,一直孤寂,一直潦倒,倒也不会觉得怎样痛苦,可人最怕的还不就是自己所拥有的事物不会久长吗?正是因为对“无常”的恐惧,人们总想牢牢地抓紧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有爱情的便渴望此生再不分离,可一旦自己厌倦了这种感情,却又巴不得对方能早早消失掉才好;有权力的都妄图让自己的权势再大些,地位再高些,可一旦遭遇身体上的重大疾病,便希望用全部的财富和权势去换来一个再活几年的机会。
短暂的得到与长久的失去相比,到底哪个更让人痛心,恐怕天下人虽然答案不一,可到底没有人喜欢品尝求而不得、得而永失的滋味吧。人啊,就是一个矛盾体。明明知道一切不长久,还偏偏要什么都挽留。当然,为了感情挽留一下,表白一下,这并无可厚非。可一旦对什么都执着起来,那便是真正地把自己裹进了痛苦的旋流之中,再也不能逃离。
但遗憾的是,人生就是这么变化无常。不管你愿不愿意,有得到就会有失去,所以,真正能用笑容面对世间苦痛,看淡世间祸福的人,若不是真的有一颗禅心在,那便是彻底的麻木,用麻木替代了对欲望的追求,然后还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可一旦他们的命运发生了改变,之前苦求不到的东西都在一夜之间聚拢到他们手中,他们便会喜笑颜开,表现得不那么淡定了。而且他们还会渴求得更多,结果就是给自己的身心又套上了欲望的枷锁。
可见,无欲无求不一定是大彻大悟,也可能是一种消极麻木。当然了,欲求过多也不好,心中有求,便生挂碍。可人生在世总需要物质资粮,不然就无法生活下去。所以,欲求适当才最好,这也是一种“中道”。修行者不是不需要物质生活,而是不会让自己灵明的心被物欲吞噬。如果哪个人说自己什么物质欲求都不需要了,这也是一种妄语,——人又不是木雕泥塑的造像,自然需要吃穿,无欲无求也不过是理想中的状态。可无论我们身处怎样的环境,想要过着怎样的生活,我们的心灵都不要被物欲吞没,——这确实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警醒的事情。只有当我们觉察到自己的执著、自己所执着的事物都在瞬息变化中,我们自然不会被欲望做左右了。这个时候,我们才是最自由的!
一旦你真的放松下来,沉静下来,你可能都不相信,像眼前这样什么事情都不做的状态也是一种修行。或许你还在讶异着,“难道改变心灵的状态就是一种修行吗”,当然,不然你觉得修行应该是怎样呢?像出家老僧一般盘腿打坐积年累月?可惜,如果仅仅是枯坐,那么这对于心灵的解脱了无益处。修行,修心,不过是为着转当下一念,改变心灵的宽度,生命的宽度也会随之增加。
“有德即是福,无嗔即无祸,心宽寿自延,量大智自裕。”这是圣严法师所总结出的人生大智慧,可若是真的践行起来,我想,这条修行之路一定比游览寺院的路要难行得多。
修行难为,可到底也要去做。每日我们都口谈幸福,追逐快乐,但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如何获得快乐,却怕是很少有人去思索了。有人把快乐定义为自我个性的放逐,在释放自我中得到快感,全然不在意别人的感受如何;有人把快乐视为事业的成功、生活的富足,所以一旦事业上出现波折、生活上凸现困窘,马上就颓唐不已,似乎全天下就他一个人最最痛苦。
因此,快乐的人生,真的应该有些胸怀去包容万物,看得淡放得下,听着平常,可却不是人人生来就能做到。这个过程艰辛而痛苦,但却能让我们的人生真正幸福起来。正如这拜山之路,一步步走来何其辛苦、疲惫,可真正走进了山门,一颗久而悬着的心倒能坦然放下,之前再怎么艰辛的道路也不觉得苦了。
《心.行》一书作者,马超,2011年毕业于西藏民族大学,研究方向为藏传佛教哲学。代表作品《只有当心非常安静时》《高僧说什么》《优雅就是不着急》《西藏,一场最美的遇见》等。
正所谓“苦才是人生”,当我们认识到了世间之苦,才会想到如何让人生不苦。在苦中改变自己,让自己快乐起来,才是我们真正要思考的问题,也是人生修行课程中比较重要的那一堂。对于心宽之人来说,眼前的苦,经历过的苦,他不会觉得苦,他会把所有的苦看做是通往自心解脱的桥梁,甚至还会感恩自己所经历、所承受过的痛苦与苦难。
心宽之人,他也必定能放下一切自我执着,不在心灵上自我设限,用包容之心做人,不仅是要包容伤害我们的人,也是要包容我们并不满意的处境,不抱怨,不嗔恨,将人生经营得洒脱又快乐。如果你真的做到了,那么你也不会再为生活中的各种风波而伤神了,当你真的坦然面对生命中的变数,这时候的你也是真正自由,真正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