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张海生博士讲佛医】佛医之道系列讲座(十)

中华佛医

作者介绍

张海生博士

美国国际医药大学整合医学院院长、博士后合作导师,哈佛医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塔夫茨大学医学中心等博士后,天津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学习家传中医、禅修近30年,《闭目养神》,《佛医养生秘诀》、《佛医心法概要》作者。

身心医学与佛医养生心法

 

一般医生,仅能治疗人生理的毛病,无法治疗人心理的毛病,心理学医生只能纠正人因生理神经系统之失常,而人们因为心理的贪、嗔、痴和无明烦恼则没有办法解决。只有大医王佛陀,既可以治理众生心中的无明病垢,也可以帮助恢复人们的生理与心理健康。

“未来的宗教将是宇宙的宗教,它应是超越个人化的神、避免教条和神学、涵盖自然和精神两个方面,它的根基应建立在某种宗教意义上,这种宗教的教义的来源是宇宙万物合一的体验。佛教符合这种特征。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01

佛医养生的心识与心理学治疗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教授还在其关于意识的著作中效仿了佛陀的教言,意识并不是片断的连接,而是不断流动着的。用一条“河”或者一股“流水”的比喻来表达它是最自然的了。心(mind)被认为是知觉、自我意识、思维、信念、记忆、希望、欲望、意愿、判断、分析、评估、推理等之所在。佛医采取的方法是观察和理解,这是一种对心(mind)的科学态度,而佛法所教导的一些基本的哲学教义正越来越多地被新的科学发现所证实。

佛教认为,人类心灵存在九个层面。前五个对应五种感官,它们分别被称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和身识。其余四个隶属于心识层面。第六识控制对外在物质世界的感知。第七识关系到我们的内在精神世界,并指导我们思考和判断的能力。第八识是业的储存之处(阿赖耶识)。第九识是所有灵性的基础,被称为阿摩罗识(Amala),意为清净和无垢。

心理治疗被定义为心理治疗师和患者之间的互动,旨在使患者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从一种不适应的状态转变为较适应的状态。心理治疗师能控制或消除令人不快和痛苦的症状,从而使患者能够恢复正常机能。从某种意义上说,佛陀是一位独一无二的心理治疗师,他也被视为大医王、无与伦比的医生,佛教心理学能应用在现代世界并被现代心理治疗师们积极地使用。佛陀对四圣谛的开示堪比一位医生,佛医首先确诊疾病, 苦是疾病的根源,有时候佛陀更关心治疗的结果而非客观的分析。

02

养生心法与潜意识

比西方心理学的创始人们早2400多年,佛陀就认识到心的潜意识活动——无论是个体的还是集体的重要性,就弗洛伊德(Freud)结构假说而论,佛陀的教义很容易被理解。追求感官享受只不过是人类本我(Id)的活动。佛教特别强调,通过寻求感官愉悦来满足本我,不会带来心理健康或幸福。佛医认为完美的心理健康只有当完全根除这种渴望时才能获得,佛教的目的在于,通过健康的完善,去除哪怕是正常的心理不适与不快。“苦” (Duhkha)或焦虑是由于某些经历的个性化而产生的体验。这种焦虑是对永恒的渴望与现实的不稳定两者冲突的结果。佛教承认情感的心理过程或情绪的激动兴奋都根植于认知的心理过程,诸如概念的形成或经验的解释。

佛教与荣格之间有些相似的地方,如佛教的因果律与荣格的共时性概念;佛教的业力法则和荣格的原始意象;佛教的第九识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以及最后,佛教和荣格关于精神、物质和时间的理念。荣格相信灵魂是由相互依存的系统组成的,而这些系统又是由能形成一致性和方向性,并操控知觉、记忆、思维和情感的意识组成的。个人无意识包含了被遗忘或被压抑的部分,那些有意识思维中已经丢失但仍可被恢复的东西,集体无意识是不涉及任何个人经验的超个人或非个人意识。

“业”(Karma)是梵文,意为“行动”。它表示由于因果律的作用力,每个行动都会产生下一个行动,由此形成一个连续不断、永久存在的链条。一方面,我们的业力通过思维、语言、行为而产生(根据牛顿的第三定律,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大小相等的反作用力);另一方面,每一个念头、语言和行为又体现了我们的业力。有些因果效力是潜在的,它们会在未来显露出来,而那些已经显示出来的,其实就是我们的现状。因此,业力不是一种外在的强制力,事实上,我们过去所造的所有业因果对我们当下的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业因果的法则说明在道德品质、意志行动的能力水平以及由此产生的状态之间存在着联系。佛教把业力理解成一种自然法则。没有比这更高的存在,没有审判,没有神的干预,也没有主宰人类命运的上帝,只有业因果的法则在恒时运作。

 

推荐阅

活在当下,一念生花 

一首治愈抑郁症的佛乐

念佛人生病怎么办?是念佛还是看医生?

情绪是送信人,每一封都来自我们的内心

接纳无常,坦然地面对生命中的得与失

忠明法师:养生养心之良方,即是生起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3
文章点评
2021-05-26
佛吉祥日·卫塞节丨一同忆念佛恩
本文来源:解密生命2021年5月26日农历四月十五既是传统的佛教香期又是世界佛陀日——“卫塞节”汉传佛教界以四月十五为“佛吉祥日”与国际佛教界一同庆祝卫塞节.. <详情>
2021-04-15
生气骂人的果报很严重,一定要记住!
世界上,有一种生意永远亏本,那就是发脾气。 <详情>
2021-03-17
修行,其实是在和死亡赛跑!
本文来源:吉祥的吉也许是因为我身份的原因,周围认识我的人当有亲戚朋友遇到不幸、灾难之类的事,总会告诉我,希望我能给他们一些安慰和帮助,所以几乎每一天.. <详情>
2021-03-10
养生之道:基本吃素、每天散步、保持糊涂
 本文来源:智慧与修行生命质量在于健康,保持健康源于养生,基本吃素、每天散步、保持糊涂,是养生三大基石。01基本吃素膳食是健康的物质基础,合理膳食应以.. <详情>
2021-02-25
春天必吃的12大黄金菜,一种菜调一种病
本文来源:素食营养师春天是阳气生发、万物复苏的季节,很多植物都在悄悄地生根发芽。这个季节的野菜,是一年之中独有的美味。在春天吃它们,可以取天地的生发.. <详情>
2021-02-22
气血不足脸色差, 喝碗素食五红汤~
本文来源:素食菜谱汇人之生,以气血为本;人之病,未有不先伤其气血者。 所以,人最怕气血不足。我们说一个人身体好,最基本的就是“气色好”,反之,气血不.. <详情>
2021-02-19
张海生博士讲佛医 | 快乐开心与开窍开悟
作者介绍张海生博士美国国际医药大学整合医学院院长、博士后合作导师,哈佛医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塔夫茨大学医学中心等博士后,天津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详情>
2021-02-18
杨绛100岁感言: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