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法布施的时候决定不能著名,有许多人是为名,财布施他要名,法布施也要名,无论干什么,没有名他就不干。
有些人为利,对我没有好处、没有利益的,我就不干,这就是执著在名闻利养上。
养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我们的生活条件,对我生活条件有好处的,这是属於养。
果是讲果报,现前的果报,来生的果报,世间人学佛不都是为了这个吗?
如果说不为这些,恐怕学佛的人会少掉百分之九十,谁还愿意来学佛?都是为求这个。
可是诸位要晓得,这些东西只要如理如法的去修学自然得到,不必要求。
有求的心,能不能得到?能得到,得到的太小了。
实在讲,这里头讲的六个字,就六桩事情,你所得到的都很有限。
如果你不求,得到反而大,大到你自己都没有法子想像。你要问这是什么?就是刚才讲的称性,变成称性的功德,福德变成功德。
这个理我们要知道,明白这个道理,佛教给我们放下,『不著』就是放下,我们才真的肯放下。知道放下是对的、是正确的,不肯放下是错误的。
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去行布施?『以饶益事而为上首』,这是个观念上的问题,必须要建立。
这句话的意思,念念为利乐一切众生,把自己都忘掉了,没有自己,只有众生。
希望一切众生不但得利益,而且得最丰饶的利益,「益」就是利益,「饶」是最丰富的,最丰富的利益。
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我们舍己为人,尽心尽力为众生、为社会服务,希望社会大众能够得到最殊胜的利益。
这样的心态,这是佛心,这是菩萨心,你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菩萨行。
没有菩萨心,纵然你修六度,学普贤菩萨十愿,说老实话你还是凡夫行。
为什么?因为你是凡夫心。转变从哪里转?从心上转,在现在人讲,从观念上转,把过去错误的观念转过来,转成正确的观念。
正确的观念是没有自己,诸位一定要晓得,佛法里面讲无我,《金刚经》大家念得很熟,「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那是真的。
起心动念就有个我,因为有我,他才有希望,希望就是我所,我与我所俱不可得,念念为众生。
我们自己是众生之一,为众生实际上我们包括在其中,没有把自己舍掉。
有人说我念念都为人,那自己怎么办?你自己是不是人,你自己是不是众生?
可见得为众生就是为自己,为人就是为自己,真得好处、真得利益。这是大原则、大方向,决定要掌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