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观经善导疏|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唯有思归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凶,相为倚伏,其所得损益,唯在人之善用心与否耳。诸佛愍自己与一切众生,为三苦、八苦、无量诸苦之所逼恼,因思所受苦报,由于过去恶业所感;而所造恶业,由于当六尘境,不了如幻如化,妄起贪瞋痴心之所致也。是知贪、瞋、痴之烦惑,乃一切众生之大怨家,从兹以戒、定、慧,断贪、瞋、痴,复还本具之天真,以成无上之觉道。然则三苦、八苦等,实三世诸佛之导师,而一切众生永离众苦常享诸乐之无上良缘也。

《观无量寿佛经》者,普令一切若凡若圣,同于现生往生极乐;或顿或渐,证无生忍,以至圆成佛道之大法也。以圣则自力具足,兼仗佛力,故所证入,最为直捷,以故华藏海众,同愿往生也;凡则仗佛慈力,带业往生,即已超凡入圣,证不退位,从兹渐修,必至圆满菩提而后已。此经中品戒善世福,下品作众恶业及五逆十恶将堕地狱,由称佛名遂得往生也。如是力用,最为洪深。盖由阿阇世王乘大愿轮示为恶逆,囚父禁母而为发起。其母厌离娑婆,愿生极乐,并为未来众生,求往生法。世尊乃为说此观想西方依报国土种种庄严,正报佛及观音、势至相好威德,以及九品往生,若因若果之十六观。于第八像观之首,发明宗要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须知法身入想,理实甚深。心作心是,事本平常,平常非常,甚深非深,能圆悟者,方名达人。于第十三观,特为劣机众生开方便门,令观丈六八尺之相。第十六观,又令恶业重者直称名号,由称名故即得往生。是知相有大小,佛本是一。观不能作,称即获益。于此谛思,知持名一法,最为第一。末世行人,欲得现生决定往生者,可弗宝此持名一行哉?溯自经传此方,智者、善导、清凉、灵芝,各为著疏,后唯智者一疏独传,余三皆佚。清光绪间,杨仁山居士由东瀛请来此经善导疏、无量寿经慧远疏、往生论昙鸾注。皆久佚之法宝,俱为刻行。善导疏不用谛观等深意,但直释经文,俾中下根人,易于趣入,及其趣入,不言谛观,而谛观自然了了矣。可谓契理契机,善说法要,弥陀化身,殆非虚传,莲宗二祖,万代景仰。奈传之久远,错讹甚多,因息心详校而重刻焉。
民国十三年甲子元旦常惭愧僧释印光撰

注:根据弘化社民国印本《观经善导疏》校对

2
文章点评

最近更新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