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大安法师:父子重逢,悲喜交集

西有道人

  故乡一别久经秋,切切归心不暂留。

  我念弥陀佛念我,天真父子两相投。

  说着莲邦两泪垂,阎浮苦趣实堪悲。

  世间出世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彻悟大师语

  我们要认知到净土法门的殊胜,认知到阿弥陀佛的恩德,认知到我们在六道轮回流浪得太久,身心疲惫,苦不堪言。在这个时候,我们闻到了净土法门,就好像一个浪子忽然接到了一封家信。

  这封家信,慈父在那说:你赶紧回来吧!这时候他才警醒,哦,我原来还有个家!我得回到父母的身边去。再到异国他乡流浪,永远都是漆黑一团,没有幸福可言。所以我们现在就得要一念觉悟,撩衣便行,去走向回家的道路。

  彻悟大师有一个偈子,也是表达这样的情怀,这个偈子说:“故乡一别久经秋,切切归心不暂留。我念弥陀佛念我,天真父子两相投”。

  我们告别极乐故乡已经经过多少个春秋了,现在听到了家信,弥陀的呼唤,要恳切的赶紧回归,对这个娑婆的魔乡,不再有一刻的停留。要有这样迫切的心情,叫做“归心似箭”。

  那么,怎么去归?我恳切地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实际上阿弥陀佛已经十劫以来都在念我。我在念佛,殊不知佛更在念我。我念佛是儿子念父亲,佛念我是父亲念儿子。我们都是一道清净,心佛众生等无差别的心体,在这样的天真父子相念的时候就两相投。

  能念的我们的心,所念的弥陀名号——这样的慈父之心。那就是以空印空、似水投水。父子重逢,悲喜交集。所以,我们现在三界的浪子要赶紧发起要见大慈悲父的心,就能庆快生平。

4
文章点评
2025-01-25
对“持戒”心生畏惧?你大概误解了戒律的精神
■修行绕不开的基础在佛教的诸多行持当中,戒律是每个佛弟子都必须经历,但同时也让不了解的人心生畏惧的法门。虽然“持戒”是六度当中的第二度,但却不断有居士.. <详情>
2025-01-24
咒语的功德与加持不可思议
“MZ里面的咒多半是鬼神的名号,所以念密咒,常常把些鬼神都找来,我们中国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你把鬼神都招来了,你再没有本事把他送走,这以后就很麻烦,所以.. <详情>
2025-01-23
实修方向…见,修,行!
从佛法实修的角度来说,想得到成就都离不开(见,修,行)这三步。见,修,行,是重要的字词,我们必须要了解。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佛法的究竟见地,目的与目标.. <详情>
2025-01-23
常用佛语的背后的含义!你了解吗?
文:智藏法师你的业障重啊!常听佛教徒讲业障,听久了实在让人害怕,到底佛教讲的业障是什么?真的会为我们带来灾难吗?依照《涅槃经》第十一卷的解释是:“业障.. <详情>
2025-01-23
佛教如何看待“择吉日”?
缘 起“法师!在吗!”“帮算个吉日,在线等!急!”“???”许多人出门办事都讲究一个“良辰吉日”现在就为大家分享如何自行计算“吉日”佛教如何看待“择吉.. <详情>
2025-01-23
想得到25位大菩萨日夜保护?必须具备这两个条件
弥陀化身的善导和尚在其《观念法门》中对此有非常明确的开示:“又如十往生经说,佛告山海慧菩萨及以阿难,若有人,专念西方阿弥陀佛愿往生者,我从今已去,常使.. <详情>
2025-01-23
千万不要说这种话,是影响修行的大忌
“修福修慧”《金刚经》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我们在说话时,也要向佛学习,有些话可以说,有些话不要说。因为佛法认为,.. <详情>
2025-01-23
有些供品能吃,但有一类千万不要吃!
梦参老和尚:上供,供神的东西不要拿来吃。供佛菩萨东西你可以吃,供神的水果等,你都不要吃。懂得这个道理吧?问:那不是浪费了吗?梦参老和尚:你供了,怎么还浪.. <详情>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