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你是否觉得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方式会固定下来?当你被孩子的言语逗乐时,你是否意识到自己也曾有过童言无忌的时代?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 #佛教故事# ,你的大脑是否已经懒惰了,不愿意跳出固定的思维方式?你的人生经历是否已经根深蒂固地左右了你的想法?我们要向《西游记》中的孙行者学习,“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勇于挣脱思想枷锁的束缚,找到真实的自我。
在一位大师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他的弟子们来到他的病床前,同他诀别。弟子们都站在大师的床前,最聪明的学生站在最前边,在大师的头部,最笨的学生排到了大师的脚边。大师渐渐地只剩下一口气了。这时最优秀的学生俯下身,轻声地问大师:“先生,在您即将离开我们的最后时刻,能否请您以简洁的语言告诉我们,人生的真谛是什么。”
大师积攒了一点力气,从枕头上微微抬起头来,喘息着说道:“人生就像一条河。”
第一位弟子转向第二聪明的弟子,轻声说:“先生说了,人生就像一条河。向下传。”第二聪明的弟子又转向下一位弟子说:“先生说了,人生就像一条河。向下传。“这样,大师的箴言就在弟子们中间一个接着一个地传下去,一直传到床脚边那个最笨的弟子那里,他开口说:“先生为什么说人生像一条河,他是什么意思呢?”
他的问题被传回去:“那个笨蛋想知道,先生为什么说人生像一条河?”
最优秀的弟子压住了这个问题。他说:“我不想用这样的问题去打扰先生。道理很清楚:河水深沉,人生意义深邃;河流曲折回转,人生坎坷多变;河水时清时浊,人生时明时暗。把这些话传给那个笨蛋。”
这个答案在弟子们中间一个接着一个地传下去,最后传给了那个笨弟子。但是他还是坚持问:“听着,我不想知道那个所谓聪明的家伙认为先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想知道先生自己是什么意思。‘人生像一条河’,先生说这句话,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
这个笨弟子的问题又被传回去了。
那个最聪明的学生极不耐烦地再俯下身去,对弥留之际的大师说:“先生,请原谅,咱们班上最笨的学生要我请教您:‘您说人生就像一条河,到底是什么意思?’”
学识渊博的大师使出最后一点力气,抬起头说:“那好,人生不像一条河。”说完,他双肩一耸,去世了。
真理与空言之间有时真的没有太多的差异。假设这位大师在回答那位笨学生的“傻”问题之前死去,他的那句话“人生就像一条河”也许就会被演绎成一套深奥的人生哲学。他那些忠实的门生会走遍世界,传播他的智慧。有人也会为此写出很多着作,发表很多感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