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红糖与佛教的渊源,你知道么?

上海玉佛禅寺

秦汉时期

我们古人比较喜欢吃甜食

那个时候除了天然的蜂蜜

就只能从大米和小麦中提炼糖

糖和茶叶还有椅子一样

依旧是贵族们的专属品

 尊者制糖护众生

早在三国时期,上海还只有个不起眼的小渔村,男人出海捕鱼,女人操持家务,过着清贫的生活。“康僧会”法师来到上海建寺后,发现当地气候恶劣,渔民出海常常会遇到狂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在加上地处偏远,缺医少药,渔民生活十分困苦。

一次他在周围地区弘法布道的过程中,发现当地山上有一种植物很象印度古籍《吠陀经》中记载用以熬糖的甘蔗,乃采集了一些回寺,并按照《吠陀经》所记载方式进行制作,居然造出了红糖法师以他对医学的研究,知道红糖对人体有诸多好处,这一发现令他兴奋不已,于在便在寺内熬制红糖,赠送给当地渔民。

由于红糖口感甘醇,且食用后对身体大有裨益,渔民们很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红糖。但由于寺院面积较小,僧众有限,而且平时还要布道礼佛,很难满足广大信徒的要求。于是“康僧会”法师便在寺院附近建造了一个专门用于制作红糖的作坊,由他亲自传授红糖制作工艺,信徒自愿参与熬制红糖,这样就基本满足了当地渔民对红糖的需要。

红糖对人体大有裨益,法师乃取佛教“护佑众生”的理念,给这个作坊取名为“护生堂”。后来虽然上海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及经济发展等原因,不再种植甘蔗熬红糖,但上海及周边地区的人们在饮食中都要加一些糖的生活习惯却保留至今,并有“不可一餐无糖”的说法,从而形成上海独特的饮食文化。

 习得技术传民间

到了唐代,唐太宗遣使者到印度去学习制糖技术,并把甘蔗带回中原。当时僧人们讲究的是清心寡欲,天天食素,缺乏营养的他们发现糖能够提供能量,于是他们把这些东西供奉为圣物。在打坐念经疲劳的时候,就吃上一口,既可以提神,又可以让肚子不那么饿,还能保证自己身体所需的营养,简直是一举多得,最后僧人将制糖技术传入民间。

两千年来,佛教在中国发展的同时,它对我们的思想形态、人生态度、生活方式以及文学、美术、饮食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史上浓重的一笔。

  往期回顾  

酸梅汤

冰糖雪梨

双味山药

川贝金橘蜜

草莓山药泥

山楂糕

冰糖桂花糖藕

纯素酸奶

紫薯山药糕

椰汁芒果糯米饭

△点击字体,查看素食食谱

参考 | 《糖史》

编辑 | 静秋

图片 | 网络

责编 | 明月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jEyMTYwNw==&mid=2651052529&idx=1&sn=15ead64cc714fa4196b6857b6d66d169&scene=21#wechat_redirect""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jEyMTYwNw==&mid=2651052529&idx=1&sn=15ead64cc714fa4196b6857b6d66d169&scene=21#wechat_redirect"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 noreferrer"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data-linktype="1">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jEyMTYwNw==&mid=2651052418&idx=3&sn=bee2dc6cdd72ce89fea4462d4abff401&scene=21#wechat_redirect""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jEyMTYwNw==&mid=2651052418&idx=3&sn=bee2dc6cdd72ce89fea4462d4abff401&scene=21#wechat_redirect"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 noreferrer"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data-linktype="1">

点击“阅读原文”,随缘助印经书法宝!

8
文章点评

最近更新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