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为什么学佛一定要皈依!

天天佛禅

无论是哪一个宗教团体和社会团体,在加入时都会有一个加入的仪式。目的是告诫自己和他人我已是其中的一员,必然会有一个行为准则的规范。佛教中的加入仪式叫做“皈依”,皈依之后成为正式的三宝弟子。白衣、居士、优婆塞、优婆夷等都是对在家学佛人皈依后的称呼。

信佛心诚就好,何必要皈依呢?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皈依好比一名学生入学必办的手续,党员入党前的宣誓等等,这才真正获得某种身份的认证。学生学习是逐级晋升,不可能上完小学就上大学。学佛也是有逐步的渐进,三皈依就是进入佛门的第一步,走好第一步才会走好第二步乃至第三步。

从佛教中受戒差别的不同来看,皈依三宝是最先的基础,往上还有五戒、八戒、十戒、比丘比丘尼戒、菩萨戒,一切戒都以皈依三宝为根本。一个不受皈依自称是佛教徒的人,虽然可以在佛法中得到一些好处,但最终也不能得到某种身份的印证。

佛教本着慈悲济世的精神不舍离一切众生,所以可求受皈依的尺度是六道一切众生,不分男女老少,老弱贵贱,贫富差别,或龙或神,或天或鬼,一切发心者都可以皈依三宝。故佛在经中云:世人虽行善,终不能灭除先世的恶业,若能受了三皈依戒,便能灭除先世的恶业。

皈依三宝,可以得到诸多功德利益:

坚定信念,成为佛弟子——皈依三宝是我们学佛迈出的第一步,同时也坚定了我们对佛法的信念,不断的完善自我。人成即佛成,身为佛子应当行佛事。

受戒的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三皈同时也是今后受戒的基础,无论是五戒、八戒、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一切戒的等次都已三皈为根本。

减轻罪障——学佛就是了业,忏悔自己无始劫以来的业障。

广修福慧——能积广大的福德,增长我们的福慧。

不堕恶道——忏悔业障,广修福慧,修诸善法,龙天护念,还怎么能堕入三涂呢?

人与非人不能扰乱——皈依三宝之后,便会有三十六位护法善神日夜护持。

一切好事皆会成功——以清净心,修学佛法,三宝自然会加持我们。

成佛度众——成就佛果,善说法要,普利人天。


↓↓↓ 点击"阅读原文" 【与百万佛友共修禅】

6
文章点评
2020-03-27
在寺院吃斋饭,需要知道的常识!
佛教传到汉地之后,形成了一套传统的丛林过堂(用斋)仪轨,规定了碗筷摆放、使用和添饭加菜的步骤与方法。其中的重点是止语端坐、正念受食、威仪寂静。用斋前后.. <详情>
2020-03-27
善用七种心,善对九种人!
心善,乐善好施是大爱无疆的蔓延;心宽,宽大为怀是足智多谋的恬静;心正,正大光明是憨厚耿直的凸现;心静,静心如水是博大精深的境界;心怡,怡然自得是达观开.. <详情>
2020-03-27
学佛一定要知道如何修福修慧
文:如瑞法师印光大师说一切从恭敬中求。一切,不外乎福报和智慧。学佛要知道怎样来修福修慧,这就要从恭敬开始学。恭敬,落实到生活当中表现为敬人、敬事、敬物.. <详情>
2020-03-27
学佛是修养自己,不是修理别人!
知识、经验须从修行中完成修养,才能成为智慧,否则将是佛法中所谓的“所知障”,而“所知”之所以成为障碍,就是因为“所知”不完整,所以学佛行修要求解行并重.. <详情>
2020-03-26
【每日禅语】恨别人,痛苦的是自己
犯错是平凡的,原谅才能超凡。嫉妒别人,仇视异已,就等于把生命交给别人。能忍之人,事事称心;善瞋之人,时时地狱。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详情>
2020-03-26
梦参老和尚:她念错咒中的字,为什么还灵?
不是咒灵,是你的心灵《普贤菩萨行愿品》梦参老和尚 讲解不论你做哪一行,在哪一件事物当中,做的时候,你的心不动,这就是随缘了。咱们经常说:“随缘不变,不.. <详情>
2020-03-26
出家需要很大的福报,满足这些条件才可以出家!
《明史 · 太祖本纪》里记载“至正四年,旱蝗,大饥疫。太祖时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为僧”说的是明太祖朱元璋曾在大饥荒时出家为僧的.. <详情>
2020-03-26
这几种动物在佛经中有着这样的寓意
佛教以慈悲为怀,视众生平等,这其中也包括了动物。在佛陀的各种说法当中,譬喻说法是比较生动、形象的,其中有些譬喻是有关动物的寓言故事,富有趣味的同时赋予..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