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经典是《杂阿含经》中第九百九十经。讲座题目叫《如何看待别人的修行》。因为这可能是我们每个学佛人,甚至包括非学佛人,都会比较关注的问题。我们经常会忍不住想要判断一下谁修得好,谁修得不好,谁的功德大,谁的功德不行,谁能够生到殊胜的地方,谁生不到殊胜的地方会有各种各样的分别和困惑。
第九百九十经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当时,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居住。阿难尊者早晨拿着钵进入舍卫大城,开始去乞食。他来到了一位鹿住优婆夷的家。鹿住优婆夷是一位女居士,他们家庭有浓厚的宗教信仰,全家人都有修行。但是这位女居士,她也是一个非常纠结的佛弟子。有很好的好乐心,但是问题和困惑也很多。
鹿住优婆夷远远地看到阿难尊者过来乞食了,她是很开心的,因为阿难尊者是佛陀的侍者,而且多闻第一,很庄严,又很慈悲。一看到阿难尊者来乞食了,这是多好的一个机会呀!所以,疾敷床座,白言:尊者阿难令坐。赶快铺了一个座位,把座位摆好,然后邀请阿难尊者到她家里坐一下。阿难尊者入座了以后,鹿住优婆夷稽首礼阿难足,退住一面,她还是很有礼节的。首先,她会顶礼。顶礼完了以后,倒退到旁边来,双手合十,就问了尊者阿难一个问题:云何言世尊知法?
我们刚才看到,鹿住优婆夷,礼貌方面看来是很恭敬的准备床座,顶礼,然后退至旁边。可是,她的问题却很犀利。云何言世尊知法?就是凭什么说佛陀知道一切法?第一句话就很不客气。为什么她这样质疑呢?
她说,我的父亲富兰那先修梵行,离欲清淨,不著香花,远诸凡鄙。她有一个疑问,因为她的父亲跟她的叔叔梨师达多两个人,一前一后都去世了。去世之后,佛陀给他们做了授记,说这两个人都生在了兜率天,他们都证到了第二果(人天往返一次,就能够究竟解脱,彻底地跳出轮回)。
但是佛陀这样说了之后,却引起了鹿住优婆夷的困惑,她非常不理解。为什么呢?她说:我的父亲富兰那先,他是修清净梵行的。早年他曾娶妻生子,但是修行之后,就远离了家庭,离欲清净,不着香花,远诸凡鄙,断除了一切世间的五欲享受,也不穿着打扮,远离了一切杂务,一心清修。
可是我的叔叔梨师达多,不修梵行,然其知足。她的叔叔过的是一种在家生活,可能有家庭、有工作,过世间的生活。不过呢,然其知足,他能够知足。就是说这个叔叔他虽然在过世俗生活,但是他能够安住于自己的家庭生活;所谓知足,就是说有妻子,但是不会再另外去找婚外情;有正当的收入,但是他不会再做罪恶的行业去增加一些不正当的收入。这是他的叔叔梨师达多,不修梵行,然其知足。
可是,两个人去世之后,佛陀却授记他们生到了同一趣、同一受生,说他们俩证的是同一个果位,生的是同一个兜率天。所以鹿住优婆夷就很困惑了。她说,我父亲这样一个清修者,远离世俗生活;而我的叔叔,他过的是家庭生活。为什么修梵行与不修梵行,佛陀却说他们证到了同一个果位,生到了同一处天界呢?
这时候,阿难就回答说:姊妹,汝今且停。汝不能知众生世间根之差别。就是说,这个问题你不要再问,也不要再想了。为什么?因为你不知道世间众生的根性差别。如来悉知众生世间根之优劣,只有佛才能知道众生根器的好坏。这样说了之后阿难就从坐起去,告辞回去了。
可是回去之后,阿难自己其实也没有解开这个疑问。于是,他就来到了佛陀住的地方,把今天发生的这件事情,原原本本地汇报给世尊。那么阿难,也向佛陀提出了这个疑问:明明富兰那先与梨师达多,他们兄弟俩一个人修梵行、一个人没有修梵行,为什么佛陀却授记他们两人证到同一个果位、生到同一处天界呢?
我们看佛陀是怎么来回答阿难尊者的疑问的。
佛告阿难:彼鹿住优婆夷云何能知众生世间根之优劣?阿难!如来悉知众生世间根之优劣。首先,佛陀也是这样说的。鹿住优婆夷为什么产生了困惑?那是因为她问的这个问题超出了她的能力所知的范围,所以她就没有办法理解,产生了困扰。为什么呢?
因为要知道众生世间根的优劣,只有佛陀才有这个能力,乃至于阿罗汉都做不到。我们知道,佛陀有十种能力,是其他的众生所不具备的。其中一个能力,就是能够知道众生的根性。说鹿住优婆夷不了解众生的根性,这个我们能接受。但是我们可能还会有疑问:为什么兄弟俩一个修梵行一个不修梵行,他们证得的果位是一样的?那佛陀怎么来解释呢?
佛陀接下来就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是先反问阿难:如果有两个人,都犯了戒。犯戒了之后,他们又都重新改过了。这两个人,一个人的情况是彼于心解脱、慧解脱不如实知,就是他不了解心解脱、慧解脱;另外一个人,他也是犯戒了,但是他对心解脱、慧解脱如实知,他也是开始有所违犯,后来不再造作犯戒的事情。
两个人都是先有过错,后来变得清净。那么,如果我们因此就认为他们应该生到同一个地方,受到同一种果报,这个思想是对还是不对呢?佛陀反问阿难。当然,阿难他很难回答。这个时候,佛陀就说:彼如是筹量者,得长夜非义饶益苦。
那就是说两个人,虽然在现象上看,都是以前有违犯的行为,后来两个人都改正了,但一个是了解心解脱和慧解脱的人,一个是不了解心解脱和慧解脱的人,他们两个人在表面现象上看好像都是一样的,但是他们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实际上,佛陀这样来问,是这个意思:一个人对法有充分的了解,一个人对法没有了解,那么这样的两个人,如果我们认为他们会生到同一趣、同一处,证到同一个果位,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佛陀说:
彼犯戒者,于心解脱、慧解脱不如实知,彼所起犯戒无余灭、无余没、无余欲尽。当知此人是退,非胜进,我说彼人为退分,阿难!有犯戒,彼于心解脱、慧解脱如实知,彼于所起犯戒无余灭、无余没、无余欲尽。当知是人胜进不退,我说彼人为胜进分。
佛陀在这里告诉我们,不要看表面的现象。比如说,一个人曾经杀生,但是后来他不杀生了,不杀生的原因是什么?可能有很多种。可能因为害怕,害怕受到法律的惩罚,害怕受到别人的讥嫌。也可能是因为贪欲。比如有人告诉他:如果你能够不杀生,你就能发大财,你的彩票就能中奖,于是他就不杀生了。这是为了得到一些利益。
还有的人,可能因为嗔恨心的原因不杀生了。可能他跟别人在比较,跟别人有所竞争,因为对方不杀生,他为了胜过对方,为了显示比对方更优越,那么他也不杀生了。或者因为种种邪见,因为一些错误的思想,导致他也不愿意杀生。那么这样的不杀生,在佛陀看来,有没有真正地开发自己的智慧呢?有没有真正地消除自己的烦恼呢?其实没有。
但是另外一个人,他也是过去杀生,现在不杀生了,他了解什么是烦恼,了解烦恼的生起,了解烦恼的灭去,拥有智慧,能够看到世间的真相,业果的真相,轮回的真相,生命的真相,我们跟众生之间关系的真相。因为这个原因,他过去杀生,现在不杀生了。那么这样的一个人,实际上他有没有进步?他的心灵有没有提升?肯定是进步的,因为他有了智慧。
所以佛陀说,第一种人是退分,而不是胜进,他可能并没有进步,甚至是在退步,因为生起了更多的烦恼和邪见。第二种人,他才是真正的进步。所以,这两个人,虽然都是以前杀生,现在不杀生,可是他们俩是有本质差别的:一个人在进步,一个人在退步。自非如来,此二有间,谁能悉知?所以,这两个人的差别,如果不是佛陀的话,谁能看清楚他们的本质呢?
是故,阿难!莫筹量人人而取人,善筹量人人而病人,筹量人人自招其患。唯有如来能知人耳。佛陀就给了他一个结论:阿难,不要随便去筹量别人,不要用你的凡夫心去判断、猜测别人,为什么?因为我们不了解众生的根性,不了解众生的心行。我们的推理和判断很可能都是片面的,导致我们产生烦恼,产生错误的结论。
所以,在这里我们就看到佛陀的一个观点:不要随便地去判断一个人、去评价一个人。为什么?因为我们只能看到外在的行为或现象,但是我们不了解他的心,不了解他的见地,不了解他内在的、很深的一些层面的动机、智慧或烦恼。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给的判断往往都是自以为是的判断,也很有可能会错得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