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常念地藏经的人,如果你业障消除了,会出现这征兆…

地藏菩萨平台

如果你业障消除了,你本有的出离心就会升起。那么你的贪心、执着就会慢慢减少,起码的你看淡世间物质的执着、情感的执着。如果你学佛了,抓着佛法紧紧不放,但同时世间的物质情感名利也放不下,说明你的业障并没有消除,因为学佛修行要的不是抓,而是舍。有的人学佛,不过是为了现世过得更好,根本不想出离,那么你不是修行佛法,不过是在修行世间法。

如果你业障消除了,你本有的智慧就会升起。智慧是每个人本有的,不用向外而求的,书本不会给你智慧,经书乃白纸黑字,如何度人出离生死,只啃经书,不肯从心地下功夫,那不过是一介书生罢了。

修行是用在刀锋上,是在烦恼、是非升起的那一刹那,看看你能不能觉知、降伏。有些人虽然懂了三藏十二部经典,懂了各种名词,但是当下的烦恼却降伏不了,只能说明我们都是研究佛学,不是学佛了。研究佛学不能减少你的业障,时刻观察自己的念头,让智慧升起,这才是学佛的根本。

如果你业障消除了,你本有的慈悲心就会升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我们无法慈悲,因为执着于一个“我”,“我执”障碍了我们的慈悲。很多人虽然读了很多经书,也知道了慈悲的含义,但是慈悲不是嘴巴上讲讲就过去的,而是真正要实行的,才能发觉自己够不够慈悲?是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伤害别人,甚至逃避自己的责任呢?

如果你业障消除了,你本有的菩提心就会升起。三世诸佛都是因为发了为众生离苦得乐的愿力而成佛,菩提心就是不忍众生苦的心,你发愿去救他们出苦海,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救拔苦海众生出离苦海,这就是菩提心。

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精髓,佛教徒应该发菩提心,但这种心不是嘴巴念念“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就是的,而是要切实地去实行的东西。我们诵经时也懂得回向法界众生,但是也许“法界众生”对我们来讲只是四个字,简单念过而已,因为菩提心还不够。

如果你业障消除了,你的恭敬心就会升起。业障凡夫都是看自己很了不起,看大家都是凡夫,唯独自己是菩萨的;而真正的菩萨,则是看自己是凡夫,看别人都是菩萨。如果我们觉得自己很有修行,这说明我们业障并没有消除,只有看到自己没有修行时,那时你的业障才在减轻。佛经中记载,有位常不轻菩萨大家知道吧。

如果你本有的出离心、菩提心、慈悲心、恭敬心、智慧都升起的时候,说明你的业障在减轻;如果学佛后,你越执着,越我慢,越贪心,那说明你的业障还没有减轻。

6
文章点评
2025-03-13
何故极乐在西方?
原文:问:何故极乐在西方?答:此非善问。假使极乐在东,汝又问何故在东,岂非戏论?况自十一万亿佛土视之,又在东矣,何足致疑?有世界名曰极乐,序依报国土之.. <详情>
2025-03-12
五戒与十善有什么关系?
十善含摄在五戒之中,故常有五戒十善并称。修五戒十善,同得人天果报。十善亦为五戒之分化,离五戒并不别有十善。以类别而言,十善分属身、语、意三业。持修十善.. <详情>
2025-03-12
刚开始信佛、学佛的人,究竟合适读哪些经典呢?
1《八大人觉经》《八大人觉经》是我国翻译最早的佛教经典之一,全经虽然只有三百多字,但内容极为重要。经文所列的菩萨八种觉悟,概括了一个佛教徒从初发心直至.. <详情>
2025-03-12
佛前供水应该怎么做才如理如法?
佛门常见的供养有花、果、水、灯、香、乐等水供养是最简单易行的供养方式今天来说说佛前供水的注意事项佛前供水的意义“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代表人内心的清净.. <详情>
2025-03-12
善神护法的护持,力量不可估量!
若有了善神护法的护持,力量不可估量,做任何事情都会轻而易举;反之,做何种事情都很难成功。所以人非常需要善神护法的护持。其实人人都有护法神。若是做人特别.. <详情>
2025-03-12
饭前念5秒-30秒钟的供养偈,可迅速积累功德,学佛人必念
用餐前要念一遍供养偈 真正的大乘修行人,有生之年最根本的就是对三宝生起诚挚信心。要想有这种信心,就应该推翻外道的观点,与外道的见解不能混为一谈,始终.. <详情>
2025-03-12
师父,大白伞盖佛母和慈母佛是什么关系
问:师父,大白伞盖佛母和慈母佛是什么关系?答:根据西藏古老雍仲苯教的观点,大白伞盖佛母是慈母佛的一个化身。在雍仲苯教里,大白伞盖佛母呈现半静半猛相,拥.. <详情>
2025-03-12
有位大师说,修学密宗要根基好,没有根基修学密宗是浪费时间
问:上师佛、阿弥陀佛、普贤光明佛,三体无二,其身色晶莹黄光色,此处的“晶莹黄光色”和洁黄光体有何不同?答:一般观根本上师、阿弥陀佛、普贤光明佛三体无二.. <详情>

© 2015-2025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

声明 本站主题以弘扬素食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 包括/图片/视频/个人隐私等信息 )请来信告知,本站收到信息会立即屏蔽或删除关于您的主题内容,联系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