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论佛教戒酒,嗜酒的报应

佛教戒律

佛教是反对饮酒的,无论在家、出家,戒律上都一律禁止饮用。对于酒的定义和分类,经、论、戒典多有详说。此外,又有谷酒、果酒、药草酒等三类洒的分类。又据《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颂》,以各种米麦酿制之酒又称大酒;以植物的皮、果、花等浆汁酿成者称为杂酒。严格地说,但凡有酒色,酒香、酒味,或仅具其一而能醉人的,不论为谷酒、果(木)酒、药酒、甜酒(蜜、糖、葡萄等酿制)、清酒,乃至酒酷、酒糟,皆在禁戒之列,饮咽则犯。

戒酒为大、小乘共同的律制,出家、在家四众皆须恪守。原始佛教之根本经典《阿含经》即载佛陀所宣说五戒,即不饮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是为佛教徒所要遵守的五种基本行为准则,由此断除恶因,进求佛果。依律藏诸典,如《优婆塞五戒相经》、《十诵律》所载,佛陀本人对“不酒”戒进行详明的阐说和严格的规范,是在当时印度的支提国跋陀罗婆提邑。

关于饮酒的过失,三藏诸部经典有或简或细的归纳概括,根据对象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世间的在家人,多从一般现实生活、事业、财富的得失,利弊而言,以契合他们的层次。另一类是针对信人的四众弟子,特别是对出家众人的开示,不仅止于世间善恶得失,进而更上升至饮酒对出世的终极解脱的极大危害。前者论述,《阿含经》的《阿雀夷经》堪为代表。经中佛陀向富商善生说法,告诫他世间有六种恶行能损财业。第一种即是沉酒于酒,其失有六:一者失财,二者生病,三者易生斗争,四者恶名流布,五者悉怒暴生,六者智慧日损。唯有加以避免,才会财业日增,生活和乐。第二类阐说甚多,如四分律之十过,《大管度论》之三十五过,《州时经》之三十六失等,皆列举饮酒所产生的过失(文繁不录,附于选例),除函括前类过失加以更细密的分析罗列外,更从滋生欲求、造作恶业、破坏信仰、妨碍修行等方面数陈其罪,以为信持佛法者的警鉴。总之,酒是昏狂之药,一切严重的过失都因此而生。如《多论》以为此戒极重,能使人作四逆重罪,并能使人因酒醉而破犯一切戒,造一切恶,实是昏神乱思,放逸之本。故经律中每每将酒譬喻为毒药,甚至有宁饮毒药不可饮酒的教诫。

虽然随着对象、时域的差别流迁,“不饮酒”戒的某些具体细微的规定有所不同,或宽或松,但作为行为指导规范的戒律本身却从未动摇,反对饮酒、禁止信徒饮酒的主旨始终一以贯之。这种鲜明、坚决的立场,大概是佛教基于以无明欲求为生死苦本业缘观,以清净离染为解脱正道的修行观,以及将建设一个清明、健康、和谐、美满的理想人类全景作为自身使命的终极价值关注,所必然表现出来的吧。

文章点评
2024-02-03
犯淫戒的罪业过失
虚云老和尚古德所谓: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淫欲炽多,精神衰颓,色力必为薄弱,面黄肉瘦,神志极为萎糜,多病短命,畏风寒炎热!福德渐渐消散,灵智便为蒙蔽.. <详情>
2024-02-03
古今戒杀诗
古今戒杀诗《楞严经》云: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噉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一切众生皆.. <详情>
2024-02-03
破戒邪淫的异热罪报
破戒邪淫的异热罪报节录自多洛尊者见闻记无悲心地狱的附近,是俱火浆地狱,此地有一座火浆形成的大山,周长一千逾缮那,山峰直冲天空,山上长着很多用燃烧的武器.. <详情>
2024-02-03
现代邪淫恶报故事六则
现代邪淫恶报故事六则好色贪淫之人,犹如手执火炬,迎风而行,必然烧伤其身;又如见刀刃上之蜂蜜,以舌舔蜜,必然割伤口舌。自古云:求名者,因好色欲而名必败;.. <详情>
2024-02-03
拍摄淫秽电影的惨烈恶报
拍摄淫秽电影的惨烈恶报LINYITHN发表拍摄淫秽电影的惨烈恶报拍摄淫秽电影的惨烈恶报昨天网上传来日本AV女星XXX自杀身亡的消息,可见因果报应真实不虚,整理了一.. <详情>
2024-02-02
一对猪夫妻的前因
一对猪夫妻的前因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有言:「牵豕就屠,焉识乃翁之痛!」可见根据佛教六道轮回的理论,世界上的猪,都是前生做了坏事的人,死后投胎为猪。省庵.. <详情>
2024-02-02
一夜风流让他失去一切
一夜风流让他失去一切一夜风流让他失去一切因为喝醉了酒,在客户的「巧妙」安排下,南通的于先生和「三陪女」有了一夜风流。虽然事情已过去了3年,HIV检测也做了.. <详情>
2024-02-02
山东一官员发现情妇是自己女儿,疯了
【邪淫恶报】山东一官员发现情妇是自己女儿,疯了(转自网易人文论坛)昨天晚上喝酒,听一个朋友说了我们当地一段奇闻。大体情况是这样的:大概在八十年代初吧,有..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