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的三藏十二部为数近万的经典中,有一卷字数最少、内涵丰厚、流传广远的经典,这就是《心经》。《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卷,唐玄奘译,大正藏第8册。本书所论即主要依据此本。 玄奘大师译经以《大般若经》600卷最为突出,《大般若经》20万颂、640万言的精要,高度浓缩在《心经》短短的260字中,熟读并悟解《心经》,不啻于掌握了《大般若经》的精华要义。《心经》是佛法的纲领。整个佛法以大乘佛法为中心,大乘佛法以般若类经典为中心,般若类经典又以此经为中心,所以名为《心经》。 心是比喻《心经》在佛法中的中心地位和中心作用,比喻此经是《大般若经》、一切般若法门乃至整个佛法的主体和中心。《心经》自传入中国以来,至今已至少被翻译21次,这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是仅见的。参方广钅昌《般若心经译注集成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有关《心经》的注疏,历代以来不胜枚举,编入《大藏经》者即有八十余种之多。这些注疏所注的经文除一种是罗什大师的译本外,其余均为玄奘译本。千余年来,奘译《心经》脍炙人口,传诵不绝: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偏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僧婆诃!
《心经》般若空观深邃澄明的般若之光,映照着睿智灵动的禅悟智慧。其五蕴皆空、色空相即、诸法空相、了无所得的般若空观,深刻影响了禅宗破除五蕴执着、圆融真空妙有、体证澄明自性、彻见本来面目的思想内涵、思维方式。般若思想作为大乘佛教的理论基础,在佛教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般若真空与涅槃妙有,构成了禅宗思想的两大源头。禅宗汲取《心经》精髓,深化了禅宗思想、禅悟思维,并通过诗歌偈颂的形式,传达对《心经》般若空观的透彻之悟,从而使得流宕着般若慧光的禅宗诗歌,呈现出玲珑澄澈、色相俱泯的风致,成为禅林诗苑的妙胜景观。
般若,略等于智慧。经文不译为智慧,而仍保留其梵音,称为般若,这是因为智慧只诠解出般若的部分意义,而不能代表般若全部深远意义。般若是正智,是真智妙慧,而智慧是世俗聪明,是世智辩聪,因此根据尊重不翻的译经原则,保留了般若的原音。从般若的性质来看,可分为三种。一是文字般若,指借文字语言以开导众生使之解悟;一是观照般若,指用般若来观照实相的当体;三是实相般若,实相是诸法如实之相,它离一切相,又具足一切相。三般若中,文字般若是解悟,观照般若是修持,实相般若是大乘菩萨亲证的境界。般若是离一切妄相的无分别智,是超越相对,否定一切差别观,直透万法皆空的智慧。
《心经》的基本思想是运用般若进行深邃透彻的禅悟观照,证得万法的空性以获得澄明自在的审美襟怀。观是观照,是以般若直观照见诸法皆空而获得自在解脱。观自在菩萨,即是以深刻睿智的般若慧眼来观照宇宙人生实相的大菩萨。当他深入般若直观时,能够从烦恼秽浊的此岸,直趋安详清净的彼岸。 观自在不一定指观世音菩萨,只要具有观照自在功行的悟者就是观自在。 见唐代慧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疏》,《般若心经译注集成》第146页。唐智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则将观与自在拆读,谓:自在菩萨,大菩萨也。大菩萨不被五蕴所缚,故得自在。见《集成》第363页。 而能够照见五蕴皆空的,就是深般若。
深入般若直观的菩萨,照见五蕴皆空,这是《心经》的要旨。佛陀出世的本怀,就是要使人认清宇宙人生的真相,解除身心的束缚,明心见性,获得自在。佛教宣称人人皆有佛性,只因无始以来为根本无明所遮蔽,以致于不能彰显。而这覆蔽真如佛性的就是五蕴,即构成我们身心乃至一切有为法的五种要素:色、受、想、行、识。五蕴又称为五阴或五聚,蕴是积聚的意思,即某一类的总聚。阴是贼害的意思,指此五阴能贼害我们的性德。其中色是一切物质现象,受、想、行、识是精神现象。色蕴是物质组合类。《大乘五蕴论》:云何色蕴?谓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诸色。四大种指地水火风四物,及坚湿暖动四性。称为大,是因为它普遍地存在于任何物体中。受蕴是心理上感觉的组合。 受是领纳之意,指身心器官与外界接触时情绪上的苦乐感觉。想蕴是由内六根和外六尘相接而生起的概念。它的功能是认识外境,予境上加以名称。 行蕴以造作为义,相当于意志作用。行蕴的意志产生业果。识蕴是知觉的组合,是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之心的本体,实际上就是根尘相接所产生的认识作用,即六识。因为五蕴是因缘所生法,而凡是因缘所生法,均没有实体,所以叫做空,故经文说照见五蕴皆空。有的《心经》译本,将照见五蕴皆空 译为照见五蕴自性皆空。如唐法月重译《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智慧轮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均收于大正藏第8册。 自性是不变、独存的实体性,此实体性不可得,故曰皆空。从存在的现象上来把握本性空,缘起不碍实相;从毕竟空的实相中来了解缘起,实相不碍缘起。能这样观察、体验,就可以度一切苦厄。众生的苦厄,不外内外两种,属于自身的,如生老病死等;属于外起的,如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等。众生苦难的根源在于把自己看成有实体性,以自我为前提,苦痛遂因之而起。若通达法性无我,则苦海波平,爱河浪息。
佛教设立五蕴说的目的,在于破除众生的我执。综观大、小乘之说,小乘有部等认为五蕴和合的人是空,但五蕴的本身是实有;大乘般若思想则进一步说五蕴的本身也是空。体证五蕴皆空,就可以高蹈浊世,在尘出尘,获得澄明自在的审美观照。
五蕴皆空的般若观照,深切影响了禅宗思想,使禅宗思想沐浴着空明的意趣。禅宗对五蕴皆空有着透彻的体证。慧能警示说,五蕴幻身,幻何究竟?《坛经顿渐品》用般若照见五蕴皆空,就会感受到浮沫般的色蕴虚无,水泡般的受蕴不有,阳焰般的想蕴非实,芭蕉般的行蕴空虚,幻化般的识蕴无依。《大庄严经》卷12、《杂阿含经》卷10等以沫、泡、焰、蕉、幻喻五阴。唐慧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疏》:观色如聚沫,观受如水泡,想如阳炎,行如芭蕉,识如幻化,一一阴中,性不可得,故言皆空。见《般若心经译注集成》第153页。《宗镜录》卷69:《维摩》经云: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即色蕴空。是身如泡,不得久立。即受蕴空。是身如焰,从渴爱生。即想蕴空。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即行蕴空。是身如幻,从颠倒起。即识蕴空。五蕴既空,谁为主宰?所有分别,是妄识攀缘。 圆悟禅师认为,父母未生之前,净裸裸赤洒洒,没有纤毫翳蔽。等到投胎既生之后,同样净裸裸赤洒洒,没有纤毫翳蔽。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分别取舍之心渐重,人愈来愈深地陷堕在四大五蕴之中,情欲炽盛,清明的自性遂为烦恼浮云遮覆。法眼通彻之人,洞知四大空寂,五蕴本虚,回光返照,识取四大五蕴中那个辉腾今古、迥绝知见的本来面目,即可顿悟成佛。为了警醒世人的迷昧,圆悟追问说,父母未生前,还有没有这四大五蕴和合而成的形貌?刚来到这个世上咿呀学语之时,为什么不与人相争?等到知识渐开,年龄增长,便争人争我。殊不知四大一旦离散,依前还复本来形貌,回复于清湛纯明的自性《圆悟录》卷12。
照见五蕴皆空,对由五蕴和合而成的人身遂不复执着。当生老病死的四山 相逼之时,禅者五蕴皆空《传灯》卷15《大同》,平静安详地面对死亡。他们清醒地认识到浮世虚幻,本无去来。四大五蕴,必归终尽《五灯》卷20《钱端礼》,遂能在生死关头表现出四大元无主,五阴本来空。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的旷达襟怀。《传灯》卷26《诸方拈代》。范成大《题药簏》:合成四大本非真,便有千般病染身。地水火风都散后,不知染病是何人?《全宋诗》卷2272 相反,如果不能洞察四大五蕴如梦、如幻、如影、如响,就会堕入生死轮回,而不能自在,以致于从无量劫来流浪生死,贪爱所使,无暂休歇,坠陷于情天欲海,难以自拔《古尊宿》卷11《楚圆》。因此,参禅悟道,就要放下个四大五蕴,放下无量劫来许多业识《续古》卷1《死心新》,体证障蔽自性的四大五蕴的空性,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坛经般若品》。禅宗诗歌对五蕴皆空有着通脱的吟咏:
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五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 《证道歌》
众生性地元无染,只缘浮妄翳真精。不了五阴如空聚,岂知四大若乾城? 《传灯》卷29《惟劲》
权将沤水类余身,五蕴虚攒假立人。解达蕴空沤不实,方能明见本来真。 《祖堂集》卷9《洛浦》
永嘉大师指出,一旦觉悟,则法身只是生命的真实、永恒的存在。除了原本的心态之外,别无一物可得。当回溯到生命的源头,佛性便皎然现前。此时就会发现,障蔽清明自性的阴霾,原本不有,当体是空,只不过像暂掩日光的浮云而已。由五蕴派生的贪嗔痴三毒,也像倏生倏灭的泡沫,暂有还无,虚幻不实。 《续古》卷1《慈明圆》:五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若如是者,是为度一切苦厄,乃至无量无边烦恼知解,悉皆清净,是为清净法身。 惟劲禅师指出,众生执幻成真,遂使得浮妄的五蕴四大障蔽了清明的本性;洛浦禅师以水上泡沫譬喻五蕴合成的人身,不但深知五蕴合成的人身不实,而且洞察五蕴的本身亦空,从而明明白白地见到超出虚幻蕴沤之外的亘古长新的本来面目。临济大声疾呼:五蕴身田内有无位真人,堂堂显露,无丝发许间隔。何不识取!《传灯》卷28《义玄》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常从汝等诸人面门出入,未证据者,看,看!《临济录》赤肉团是五蕴和合的身体,无位真人是本来面目。禅的终极关怀就是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就是照见五蕴的空相,破除对五蕴的执着,发现五蕴之中辉腾今古的清明自性,复归于纤尘不染的生命源头:
般若灵珠妙难测,法性海中亲认得。隐显常游五蕴中,内外光明大神力。 《传灯》卷30《丹霞》
五蕴山头古佛堂,拈香择火好承当。何须向外求贤圣,终日无非是道场! 《颂古》卷4本觉一颂
在五蕴之中的清明自性,就是般若灵珠、古佛堂、无相佛, 五阴山中古佛堂,毗卢昼夜放圆光,《祖堂集》卷20《灌溪》五蕴山头无相佛,放光动地廓周沙《圆悟录》卷6,也就是赤肉团上 壁立千仞的无位真人,也就是埋在形山的一宝《宝藏论》。
当五蕴成为障蔽自性的尘埃时,必须用般若照见其空性。照见五蕴皆空,是说五蕴根本不可得,不可执着它为实有,但并不意味着彻底否定五蕴。如果只看到五蕴的空,则是避俗求真,落入新的执着。当照见其如梦、如响、如光影、如阳焰、如像、如幻、如化的空性《大般若经》卷409,就不会对它生起执着,此时五蕴不再是障蔽自性的尘埃,而是自性的显现,是自性的妙用,与真如无二无别,故《大般若经》云:五蕴即是一切智智,一切智智即是五蕴。若五蕴真如,若一切智智真如,若一切法真如,皆一真如无二无别。 卷513如来真如即五蕴真如,五蕴真如即世间真如,世间真如即一切法真如。卷560这与诸烦恼是道场《维摩经菩萨品》、 淫怒痴性即是解脱《维摩经观众生品》思想息息相通,是生死即涅槃式的大乘佛教的圆融境界。庞蕴诗云:
易复易,即此五蕴成真智。十方世界一乘同,无相法身岂有二?若舍烦恼觅菩提,不知何方有佛地?《庞居士语录》卷下。成,《祖堂集》卷15《庞居士》作有,其他禅录所引,多作有,皆不及成字义长。
离烦恼之外并无菩提可求。真智在表面上虽与五蕴相对立,但在本体上,二者是相即、同一的。若如实地观照诸法空相,洞明缘起与无自性,以般若直观照彻贪嗔痴等烦恼,则知烦恼的全体皆是法性,四大五蕴即是真智本身。能否完成转变,关键在于能否行深般若。一念具五阴,一念除五阴:微有念生,便具五阴三界轮回生死,皆从汝一念生。《传灯》卷12《楚南》 迷时六识五阴皆是烦恼生死法,悟时六识五阴皆是涅槃无生死法。《第五门悟性论》故僧问什么是清明的自性时,赵州即答以四大五阴! 《传灯》卷28《从谂》。王梵志诗:若欲觅佛道,先观五荫好。妙宝非外求,黑暗由心造。触目即安心,若个非珍宝。《王梵志诗校注》卷7可见,五荫的好坏,全在一心的转换。 僧问大龙:色身败坏,如何是坚固法身?大龙答:山花开似锦,涧水湛如蓝。《碧岩录》第82则暗示在五蕴和合而成的色身之外,别无法身可觅,山花涧水的当体就是实相。在禅者看来,四大五蕴,行住坐卧,开单展钵、僧堂佛殿、厨库三门,无一不是自性的 法王身《黄龙四家录黄龙南续补》。
行深般若而照见五蕴皆空,能够度一切苦厄,解除人生的种种痛苦,而直济涅槃解脱的彼岸。据有的学者研究,度一切苦厄五字,梵文原经中并没有,笔者通检般若类经典,度一切苦厄仅在什译本和奘译本中出现过,而在《大般若经》并无出现。有的学者指出,相传梵文原本没有这五字,这五字乃玄奘大师所增。参《集成前言》第13页。 它是玄奘大师为了强调主旨而增加的一句话。这句话确有画龙点睛之妙。度一切苦厄,就是将人类精神从不自在提升到观自在,获得洒脱通达安详圆满的澄明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