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心经》的禅观

佛经首页

今天我要分享的内容,是《心经》的禅观。《心经》是国人最为熟悉的佛经之一,也是很多佛教徒的日常定课。但我们平时对《心经》的学习,多半停留在念诵,或是理论的了解,很少想到它和禅修有什么关系。我们知道,学佛的核心目标是解脱,其关键在于体认空性,而《心经》的禅观正是引导我们直接契入空性的手段。在讲述相关内容前,先介绍一下《心经》及相关思想背景。

一、《心经》和《金刚经》

《心经》属于般若系经典。般若经典在汉传佛教的地位极高,基本伴随着佛经翻译的过程。早在东汉时期,相关经典就已传入中国,至魏晋南北朝,鸠摩罗什陆续翻译了《大品般若经》《金刚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经论,使般若思想得到系统弘扬。其时正值玄学盛行,般若思想谈空说无,恰与这一文化背景相契,备受推崇。其后,玄奘三藏又译出六百卷《大般若经》,为汉传经典中份量最大的皇皇巨著。我们今天所说的《心经》,虽然只有260多字,却代表着般若思想的精髓。

和《心经》同样广泛流传的般若经典,还有《金刚经》。从修行上说,两者有不同侧重。《心经》是通过般若正见,通过对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的禅观,引导我们直接体认空性。而《金刚经》阐述的空性修行,则贯穿于整个菩萨道,包括菩萨应该如何修习布施、忍辱,如何庄严国土、利益众生,是在做事过程中通达空性。

所以《金刚经》特别强调两个问题。其一,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凡夫之所以是凡夫,正是因为我执。这就使人在做事时会导向两种结果,除了积集资粮,还可能成就我执,成就自我的重要感、优越感、主宰欲。如果用心有偏差,往往做的事越多,贡献越大,最后我执越重。不仅世人如此,修行者也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基于此,经中不断提醒我们,如果进入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是凡夫,反之才是菩萨。这四句话贯穿全经,每做一件事,佛陀都给我们这样的教诲,担心我们落入我执,落入凡夫心的系统。

其二,是所谓是名即非的三句式。执著有二,除了我执,还有法执,就是对所做事情以及修行结果的执著。佛陀为了避免我们落入法执,每说一个问题,都会以这个公式作为总结,如所谓布施,即非布施,是名布施等。如果在行菩萨道过程中,对所做事情产生执著,对修行结果产生执著,就会造成对立,带来焦虑、患得患失等负面心行,与修行背道而驰。

那么,如何放下执著,避免陷入凡夫心的系统?《金刚经》给我们的指导,就是学会用三句式观察。比如世界所谓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告诉我们,世界只是因缘关系的假相,并非真实不变的存在。如果我们这样观察,就能在缘起的当下,认识到世界的无自性,进而通达空性,做到《金刚经》所说的无住生心。无住不是一句话,而是一种境界,一种能力。当我们通过中道正观,通过无我无相,真正做到无住生心,就能日理万机而不为所累,就能处世界,如虚空,如莲花,不著水。

而《心经》是引导我们通过对五蕴乃至四谛的观照体认空性,更为直接,但偏于智慧一边。如果结合《金刚经》,知道如何将般若正见落实到具体行持中,以见导行,悲智双运,可以深化对《心经》的修学。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
文章点评
2023-02-01
礼敬佛陀竟能得到这五种殊胜功德
【原文】世尊告诸比丘:承事礼佛有五事功德。云何为五?一者端正,二者好声,三者多财饶宝,四者生长者家,五者身坏命终,生善处天上。所以然者,如来无与等也。.. <详情>
2023-02-01
远离妖媚的女人!这八种姿态为智者所厌恶
【原文】佛告大王:妖蛊女人有八十四态,大态有八,慧人所恶。何谓为八?一者嫉妒,二者妄瞋,三者骂詈,四者咒诅,五者镇厌,六者悭贪,七者好饰,八者含毒,是.. <详情>
2023-02-01
震撼心灵的棒喝!人类贪图淫欲的恐怖恶果
【原文】夫淫欲者,譬如盛火,烧于山泽,蔓延滋甚,所伤弥广。人坐淫欲,更相贼害,日月滋长,致堕三途,无有出期。夫乐家者,贪于合会恩爱荣乐因缘,生老病死离.. <详情>
2023-02-01
至心念佛!能消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原文】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 <详情>
2023-02-01
《法华经》里的一个真相!
【原文】我今应当教,令得于道果。即为方便说,涅槃真实法。世皆不牢固,如水沬泡焰。汝等咸应当,疾生厌离心。诸人闻是法,皆得阿罗汉。具足六神通,三明八解脱.. <详情>
2023-01-31
佛陀开示何为怨妇?
【原文】何等怨家妇?见夫不欢,恒怀瞋恚;昼夜求愿,欲得远离;虽为夫妇,心常如寄;乱头勤卧,无有畏避;不作生活,养育儿子;身行淫荡,不知羞耻;陷入罪法,.. <详情>
2023-01-31
若做到这四点能远离各种障碍速证清净
【原文】妙慧!菩萨成就四法,能离法障,速得清净。何等为四?一者、以深意乐摄三律仪;二者、闻甚深经不生诽谤;三者、见新发意菩萨,生一切智心;四者、于诸有.. <详情>
2023-01-31
佛陀开示一切法的本质
【原文】观一切法,皆无所有,犹如虚空,无有坚固。不生不出,不动不退,常住一相,是名近处。《法华经》【注释】观一切法,皆无所有,犹如虚空,无有坚固:要静..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