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里有讲到五种不同的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肉眼,顾名思义,就是我们众生的眼睛。我们的眼睛,虽然非常精密复杂,其实细细论来,确是有很多缺陷。我们的眼睛,只能看近,不能看远;只能看亮,不能看暗;只能看外,不能看内;只能看前,不能看后;只能看粗,不能看细;只能看物体,不能看精神;只能看三维,不能看多维;只能看现在,不能看过去未来。
天眼,就是天人的眼睛。天眼超过肉眼,不但在物质层面上,更在精神层面上。比如,天人能看到有限的过去和未来,等等。
慧眼,就是智慧的眼睛。什么是智慧的眼睛呢?佛教里有句话,叫“慧眼了真空”。也就是说能了解真空的意义,就有了慧眼了。得到慧眼的菩萨,在位次上就是十住以上的菩萨(别教),或者七信以上的菩萨(圆教)。那么什么是真空呢?这个问题是没有办法回答的,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一字不说,也无法摸着头脑,所以只能勉强来说。用一句不得以的话来说,了达真空,就是能把宇宙间所有的事物都看成虚幻,不实在的。这样说其实还是很迷惑的。用一个例子来试着说明。我们人的眼睛常被比喻成照相机,所有知道小孔成相原理的人都可以了解当外面的事物经过眼球的晶状体而印像在视网膜上的时侯,物体都是反过来的。于是我们的大脑有一个功能就是把从视网膜上接触到的影像给反转过来,所以我们才没有看到所有的东西都是倒立着的。但是,大脑的这个反转功能是机械的,它只是把所有在视网膜上留下的影像都反转过来。如果我们的大脑是有意识的把视网膜上的物体反转的话,大脑就必须首先知道这些影像是倒的,所以需要反转过来,如果是这样,那么如果倒立的话,看到的东西就应该不是倒着的,因为大脑应该知道现在人是倒着的所以视网膜上的影像就是正的了。所以说,我们的大脑并不能分别怎样才是正的,怎样才是反的。那么就有一个问题,我们现在看到的世界,到底是正的还是反的呢?而佛法告诉我们,其实是没有什么正反的,我们看到的不过是外面的事物在我们眼球大脑内落下的影像,因为只是影像,所以是虚幻的,本来没有正反,而被我们的眼睛和大脑弄出一个正反来。如果这样不懈的去思考这种虚幻不实的道理,最终就能明了真空的意义。而我们凡夫不依靠佛法,是无论如何不能了解真空的意义的,就像我们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把这个世界颠倒过来而行坐如常。
法眼,就是观察诸法无有障碍的眼。什么是观察诸法无有障碍呢?这要从得到法眼需要破除的迷惑说起。前面说的慧眼是破除了见思惑所得到的智慧之眼。见思惑,用比较现代的话说就是自己在理性感性上错误的见解和执着。这里说的法眼是破除了尘沙惑所得到的观察诸法之眼。尘沙惑,就是众生种种的烦恼习气“如尘若沙”,千奇百怪,各个不同。破除尘沙惑,就需要了解并且能够解决众生种种的烦恼习气,所以说“法眼但观俗”。破除了尘沙惑得到法眼的菩萨,在位次上来说就是十行以上的菩萨(别教),或者初住以上的菩萨(圆教)。(这里的佛法道理比较繁复,有兴趣的同修可以看静权法师的“天台宗纲要”)既然法眼是需要去了解并且解除众生的烦恼习气,就要求菩萨首先要以慈悲的心,以感同身受的理念去观察关心众生的烦恼习气,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通俗的讲,就是要真正把他人的伤痛当作自己的伤痛,把他人的烦恼当作自己的烦恼,才能真实了解他人的感受,从而才能尽自己所能的去解决这些烦恼悲伤。所以法眼超过慧眼,因为有法眼的菩萨不但具有慧眼,能够断除自己的烦恼习气,因为慈悲的心,更能拥有法眼,帮助众生断除烦恼习气。
佛眼,就是佛的眼,也就是“至善圆满”的慧眼与法眼。菩萨虽然有慧眼或者法眼,但是都未曾究竟。只有佛,才拥有究竟圆满的慧眼与法眼,也就是说佛拥有究竟圆满的智慧与慈悲。
佛眼看世界,就是希望能用智慧和慈悲去看待世间的一切。现今世界,网络和媒体的发达,让我们不但有机会了解很多资讯事件,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让我们发表自己的观念看法。可纵观现今网络媒体上充斥着的,不是人云亦云,就是固执己见,不是哗众取宠,就是漠不关心,不是言不及义,就是胡搅蛮缠,有智慧的言论少之又少,有智慧又慈悲的言论,更加凤毛麟角。佛眼看世界,让世间少一分愚昧,多一分智慧;佛眼看世界,让世间少一分冷漠,多一分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