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佛性才是成佛的基因

佛教入门

《坛经》里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有三组词,六个字,第一个是“佛性”,第二个是“悟性”,第三个应该就是“心性”。那么“佛性”、“悟性”、“心性”在《坛经》里面特别强调,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坛经》对佛性、悟性、心性这么强调。而且从古到今,特别是到了宋明理学,对这种悟性、心性也是发扬光大。那么到底他们关心的是什么,最近我看《坛经》的时候有一点感悟,所以跟大家分享。

这个算是《六祖坛经》的导读,《六祖坛经》内容特别丰富,今天我们就讲六个字。我们第一个讲“佛性”,把这个表大家可以先熟悉一下。这个表其实是很好的,佛性其实应该分开讲的,应该来讲“佛”其实是一个主体的人,“性”它应该是必觉悟的一种东西,它是什么呢?一会我们会跟大家谈,其实是一种规律,或者是固有的本性,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讲,佛是一种主动的,性是一种被动的,一个是能主动的觉悟,一个是必觉悟,能觉悟跟必觉悟,如果把“佛”和“性”结合起来,我们认识“佛性”的时候,可能对《六祖坛经》会有更深刻的了解。

下面我们首先考察一下“佛性”的“性”到底是什么样的含义。学佛教的人,如果对佛性了解,就会知道我们为什么要修身养性,大家可以看看这上面佛性。大家可以看一下,所谓的“性”它有一个不更改的意思,《说文解字》里面“性”一边是心,一边是生长的意思,万物生长有其自然的规律,这一切是不更改的,它是一种不易更改有一种特性。第二个就是客观存在的,就会形成一种本质的性质,固定不变,恒常,其实就是我们后来通常说像基因一样的,种子里的基因一样的,它不更改。比如打个比方,钢铁它有一种特性,它的特性是什么呢?应该是刚性。比如棉花,棉花的特性是什么,它应该是柔性。人是不是应该有人性,人性到底是什么,一会儿接着谈。再比如说佛应该有佛性,由人成佛,那么问题就来了,人性跟佛性中间到底有什么样的联系?为什么人性可以变成佛性最后成佛?佛性到底是什么?我们常常说无论是刚性、柔性、人性、佛性,其实都像种子一样的,种子或者基因一样的,如果说是你要想长出苹果,必须有苹果的种,苹果的基因,否则不可能长出苹果来的。再比如说,《中论》里面常常举一个有意思的事例,从沙子里边,无论用什么样高科技榨,榨不出油来的,因为沙子里面没有油性,同样如此,如果一个人没有佛性你很难成佛的。所以这个问题就来了,我们常常跟这大家说明一个问题,说明人性,人性到底是什么,他能不能成佛,这个古往今来说法很多的,我们总结一下有两家比较有代表性,第一家应该是孟子的,孟子讲的就是说人性本善,人的性本善,另外与他对立的应该就是荀子,荀子讲人性本恶,一个是人性本善,一个是人性本恶,下面问题就来了,我们有做人的样子,为什么成为人,因为有人性,人性无论是善还是恶都是一个种子,如果一个人的人性,本来善的一种人性,或本来恶的人性,像种子一样的不能改变的话,善恶是不是可以转换呢,从某种意义上?怎么去转换呢?比如说恶人,恶人能不能最后成佛呢?佛教里面讨论的特别多,比如有一种人叫一阐提,一阐提是断了三根的人,这个人坏事做绝了,心里没有一个好的念头,没有一粒好的种子,下面问这种人能不能成佛,所以这个引起讨论,由人性到佛性,到底是不是人性本善或者本恶的种子,还是人性有另外有一种东西。

我个人认为,大家可以看出来,为什么《六祖坛经》里面,或者学佛的人,或者传统文化里面特别强调佛性呢?因为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想得到瓜种了豆是不行的,如果想成佛,如果没有佛性人是成不了佛的,佛教特别强调佛性是成佛的种子,因为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成佛,所以佛教里面特别强调这种佛性,对佛性特别的重视。下面问题来了,特别强调没有佛性的人是成不了佛的,什么叫没有佛性呢,有时书里面就讲了,是不是人性本恶就没有一个好的念头,没有一个好的种子的人,这种人是不是成不了佛呢,佛教里面其实争论很多,早期认为成不了佛,到了后来《大涅盘经》后半部分翻译以后认为可以成佛的。问题出在哪儿,出在一个问题,悟性这上面。换句话说,一个人做坏事做绝了,到最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只要有一念的后悔,物极必反,人没落到极点的时候可能会令人反思,反思以后人可能开始思考,重新从坏的方面向好的方面走,一念的悔悟其实就是悟性,只要有一点悟性人的生命就向上,这就成就了佛性的种子,真正的成佛的种子是悟性,而不是纠缠于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应该说佛家的业力缘起里面,我们常常用第八阿赖耶识来表示,第八阿赖耶识里面有无量的种子,种子有好的也有坏的,佛家里面常常讲迷跟悟的对立,对于普通的人迷的时候坏的种子起作用,对这种觉悟的人,一念悟了,好的种子起作用,好的种子开始起作用,人的生命向上一直到成佛,如果坏的种子起作用,人的生命会下堕。

佛教里面,我们常常讲的成佛佛性关键的问题在哪儿呢?关键的问题就是迷跟悟,任何的事情都在你的一念在心里面的,那在这一年的心里面,人性、佛性、法性,是通过悟性来解决的,人是主体,你能不能觉悟的,法性是必觉悟的,是宇宙人生的一种规律,所有这些东西,无论人性、佛性或者种子自己的特性,这一个都叫自性,好的坏的都叫自性,自性我们常常说是本性,有人说本性就是佛性是不对的,我个人认为,自性、本性跟佛性不太一样,你本来的一种,好的坏的不重要,这是你自己本来的一种特征。所以佛教的业力缘起包含了所谓的性本善和性本恶,相当于第八阿赖耶识里面的善种子和恶种子,是哪一粒种子发芽,就是你给哪个种子浇水,这个就决定于你一念之间的起心动念,佛教产长说这是一种悟性。

这就说明一个问题,(我们回到第一页来)佛性的“性”它就是一种规律,一种自然的规律,这种规律是一种必认识必觉悟的,谁觉悟?是我,觉悟的人就成为佛,佛是必觉悟,所以叫成佛,性是见性必认识的。佛教里讲佛觉悟有不同的层次,有的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首先要自己觉悟,然后帮助别人觉悟,自己觉悟和别人觉悟,最后达到一种新的境界,觉行圆满这一种境界。佛性加到一起,我个人认为成佛的一种基因,这种基因就像种子,如果我们没有这种佛性是成不了佛的,这种佛性的基因跟悟性有关,所以众生皆有佛性,很多人这样说,他真正说的是什么呢,everbodyhaspotentialitytobecomeBuddha,每一个人都有向善向上的潜能或者说权利,这种机会是均等的,每一个人,你都可以觉悟,有觉悟的权利。这一个是机会均等的,而不是说你已经是佛了,觉悟真理的机会是均等的。这种意义上说,佛性是通过悟性来达到目的的,我们接触所有的人,无论是佛教徒或不是佛教徒,或者我今天在哪儿,这个都不太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所有的人都具有悟性,用不用是一回事,悟性都是有的,只要你用了迟早有一天,你突然会觉得你的生命会不断的向上。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我在读《六祖坛经》的时候,佛性就像种子,这些《六祖坛经》里面有清晰的解述,这里我读一段“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汝等佛性,譬如种子,遇兹沾洽,悉得发生”。《六祖坛经》明明白白说清楚了,佛性就像种子一样的,我刚才就是说,佛性是成佛的基因,佛性是种子,这不是我创造的,《六祖坛经》讲的。我们尽管有很多学者,把佛性说的很神秘,但我个人看来,如果用《六祖坛经》的话讲,佛性就是种子,佛性就是基因,佛性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心灵深处的一种悟性,只要你启动了悟性,那么你的生命就向上一直到成佛,这个是我第一个讲的佛性是成佛的基因。为什么我们对佛性我们一直讲,因为只有佛性启动了,只有你意识到你有佛性,然后我们开始在觉悟的道路上往前走,这是第一个方面我们要说的。

第二个,我们想说的就是说悟性。悟性——成佛的耕犁。跟大家做几个游戏,第一讲悟性到底在佛教认知过程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第一个我们讲“知”,“知道”的“知”。比如我问这位先生,你知道我们习近平总书记吗,答案是肯定的。我再问你,你认识他吗?知道又不认识,所以“知”跟“识”是不一样的,这是认知的一个过程,我再问你马化腾先生是QQ之父,也是腾讯的老总,如果我问你,你知道他吗?知道,你认识他吗,我们这有人可能认识,张主编你认识他吗,认识,我下面再问你一个问题,你了解他吗?所以说有的人可能我认识这个人跟他吃过饭,要谈到了解就不敢说了。所以认识跟了解是不太一样的,对吧。

佛教里面我一会儿用这个比对,悟性在什么地方,这是一步一步深入的。当你了解一个佛教的道理,或者做人的道理,或者一段哲理,你光了解是不行的,你还得要“行”,还要付诸于行动。信解行证,佛教里的“证”,最后你到了一种“证”,“证”才能变成生命一部分,“行”跟“证”之间“悟”才起作用。我们讲到这以后,我现在讲一个东西,怕不是很明了,我打一个简单的比喻。我们进餐厅吃饭,第一个要做什么,拿菜单,看菜单,看了菜单以后,我受益了吗?没有。你还是肚子饿的,你然后做什么,点菜,这是“知”跟“识”的阶段,点了菜之后要干嘛,做菜,做菜以后受益了吗,没有,我还饿着肚子,把菜送到桌上来,干嘛?吃饭,吃饭相当于“行”,听好了,吃饭我受益了吗,不会的,吃的太多了,现在的人就是因为吃的太多搞得三高,吃得不适量也有问题,要吃得恰到好处,这叫“悟”,如果贪心吃的太多,自己觉得占了小便宜,但实际上是吃了大亏,没有悟性,现在很多人不是营养不良而是营养太多,当他悟到这一点的时候,他就会恰到好处的吃饭,用心去吃饭。这就是吃饭,吃饭以后要吸收,最后吸收变成生命的一部分,这就是“证”,真正变成生命的一部分。

文章点评
2023-02-16
佛学入门常见词汇简述
佛佛陀并不是千变万化、有求必应的神,也不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救世主。佛陀是一位智慧和德行圆满的觉悟者,是一位教导断除烦恼方法的导师。佛是全知,但不是.. <详情>
2023-02-16
有一种迷信,是对佛的迷信
世人凡事都想图个捷径,既想得到好处,又不想付出辛苦。什么是捷径呢?于是大家想起了佛祖释迦摩尼。既然他老人家佛法无边,就一定能保佑我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详情>
2023-02-16
不要把信佛信的那么痛苦
朋友发来短信,说她去五台山拜佛了。我惊问刚刚提拔为副处的她:你信佛了?!她回答说:也信也不信吧我是为我家小宇来拜佛的。我苦笑了。小宇,是她的宝贝儿子,.. <详情>
2023-02-16
求佛有没有用?
有人问:既然说佛陀是人不是神,那为什么说佛菩萨可以保佑人?我们求佛有没有用呢?我们应当了解,佛就是我们人人本具的清净自性。求佛,是向内祈求,向自己的如.. <详情>
2023-02-16
为什么要上香?
香也叫信香,上香就是发信号,表示你有信心。香真正的意义是戒定真香!持戒、得定、开慧那才是真正的修行!,以此示范接引众生。2、表示燃烧自身,普香十方,提.. <详情>
2023-02-15
中阴身与中阴身自救法
死后1--49天,称之为中阴身在着49天,死者的神识会看见什么,感受到什么。佛菩萨会变化成各种形象来救度众生!一.中阴身时真的会如此网页所云.会出现如许多的诸.. <详情>
2023-02-15
年轻人,你为何学佛?
龙泉寺在清风宜人的山里,节假日里来往的登山者络绎不绝。一对中年夫妻迷了路,问我出口在哪,就在我带路的时候,她突然不解的问道:你这么的年轻啊,怎么也信佛.. <详情>
2023-02-15
恶业感应的凶兆
中阴身通常每七日一昏死又复清醒,极感不安,但因未修过正法故,觉得彷惺恐怖。如果在这时候,亲人因办他的丧事而杀生,例如杀鸡杀鸭以宴亲朋,他便会感应更凶恶.. <详情>

最近更新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