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心是佛教的一种基本精神,也是诸佛菩萨悲悯众生的一种高尚的情怀。佛教的慈悲心是指悲悯众生的痛苦,给予众生欢乐。也就是当菩萨遇到众生受苦之时,他们会对众生的痛苦感同身受,并尽自己的力量来救拔众生出离苦海。在佛教中,慈悲也是佛菩萨利益他人,度化众生的一种方法。
不过,慈悲心虽然是救拔众生痛苦应当具有的心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慈悲是不能乱施舍的,应当把握一定的度。如果不分对象,都以慈悲之心去怜悯他们,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
梁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护持佛教的皇帝。他曾四次舍身寺院,由朝廷出资将其赎回。但这位最具有慈悲心肠的菩萨皇帝,最后却被活活饿死在建康台城。导致他亡国灭种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乱施慈悲。
浮山法远禅师(991-1067年)是叶县归省禅师之法嗣,临济宗七世传人,俗姓王,河南郑州圃田人。十七岁游并州(今山西汾水一带),投承天院三交智嵩和尚座下剃度出家。
出家不久,法远禅师开始行脚,历参诸方。法远禅师曾经与天衣义怀禅师率众同参叶县归省禅师。归省禅师一见他们,便大声呵斥道:“汝辈踏州县僧,来此何为?我那有闲饭养你闲汉耶?”骂完,要将他们赶走。众人都站在那里不动身。归省禅师很生气,于是拿水来,泼在他们的身上,他们仍然不走。这时,归省禅师又拿来香灰,撒在他们的身上。这时众人忍不住了,一个个怒不可遏,纷纷离开了,唯有法远与义怀二禅师仍端坐如故。
归省禅师见他二人仍然不走,便问:“彼皆去矣,尔何故不去?”法远禅师道:“久慕和尚道德,不远千里而来,岂因一勺水、一把灰遽即去耶?”归省禅师道:“尔二人既真为佛法,此间缺典座,能为之否?”法远禅师道:“弟子愿为。”于是法远禅师便负责厨房,而义怀禅师则下参堂去了。
归省禅师的道场生活极为清苦。一日,归省禅师外出,大众不堪枯淡的生活,一致请求法远禅师趁老和尚不在,煮一顿好粥,改善一下生活。法远禅师心生怜悯,于是就煮了一锅六和粥。粥刚煮好,大众还未来得及享用,归省禅师就回来了。过堂完毕,归省禅师便把知事僧叫来,盘问道:“今日有施主设斋耶?”知事僧道:“没有。”归省禅师又问:“堂中纳衬耶?”知事僧道:“没有。”归省禅师道:“如此,则此粥从何所得?”知事僧道:“问典座。”于是,法远禅师便主动前来承认道:“某甲见大众枯淡,实自为之。”归省禅师骂道:“尔如此好心,待他日为住持时,为之不晚。何得私盗常住物,做人情耶?”于是便令知事估计一下法远禅师的衣钵值几个钱,没收归为常住所有,以充粥钱。然后将法远禅师赶出山门。大众都为法远禅师再三求情,法远禅师亦自忏悔。可是,归省禅师就是不同意再留他。于是,大众又请来诸山长老及寺院大施主,一起前来乞求归省禅师允许法远禅师留下。归省禅师大怒道:“我道尔不好,汝欲以势位压我耶?速去!”
无奈之下,法远禅师便道:“如此则挂搭不敢望,但上堂时,容某一听法,足矣。”归省禅师点头同意了。
于是法远禅师便晚上住在寺院外的走廊下,白天则到寺内听归省禅师讲法。一日,归省禅师偶然下山,发现法远禅师住在寺院外的走廊里,便盘问道:“尔住此几时矣?”法远禅师道:“已半年了。”归省禅师又问:“还常住房钱否?”法远禅师道:“没有。”归省禅师呵斥道:“此住房尔何敢盗住?速须还他去!不然,我当告官。”于是法远禅师只好来到城中乞化,还了房费,从此以后便住在城里。尽管如此,法远禅师每次见到归省禅师,态度更加恭敬。
归省禅师通过这一连串的考验,确知法远禅师的忍辱波罗蜜已成,于是鸣钟告诉大众说:“叶县有古佛,汝等宜知之。”大众便问:“古佛是谁?”归省禅师道:“如远公,真古佛也。”大众一听,都惊诧不已,于是盛排香华,入城迎请法远禅师回山。归省禅师特地为法远禅师升堂,面付佛法。自古以来,在法堂里付法,唯法远禅师一人享受此等礼遇。
归省禅师为考验法远禅师忍辱的耐力,不是采取慈悲方式,而是用不接受他挂单,骂他、打他、用水泼他,甚至罚他变卖衣单,补偿公款,即使睡在走廊檐下,也要房租,这一切都无法打退他千里求法的心愿。法远禅师的种种表现,使归省禅师也不得不赞叹他是法器。
总之,慈悲作为救拔众生的一种方法,要善巧地把握运用。应当对众生施以慈悲的时候,就以慈悲的方式对待;应当以严厉方式教化时,就以棒喝的方式对待。如果不分对象地乱施慈悲,不仅达不到救拔众生的目的,有的还会害人害己,造成追悔莫及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