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初入佛门应该从那一部「佛经」开始学习?

入门首页

当然是从『地藏经』开始学习。凡是初入佛门、初皈依的佛教徒,绝大多数都是以诵『地藏经』为认识「大乘经典」的起步。笔者最初学习「佛经」时,也是以读诵一百多部『地藏经』为入门。然而为什么许多佛教徒都会以读诵『地藏经』为认识「佛教」的开始呢?当然是有原因的。

(一)每日读诵『地藏经』的开始,就已经在佛前启发最初的「菩提心」

1、地藏菩萨在「师子奋迅具足如来」像前初发成佛之心

当知只要开始发心读诵『地藏经』,就已经每天在佛像及佛经前启发最初的「菩提心」。这可以从『地藏经』中所说「忉利天宫品」得到证明。因为依『经上』说:地藏菩萨最初所启发的菩提心,是源自于无量无边无量无边劫数之前尚是「凡夫修行身分」时,于一尊叫做「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出世之时所启发的。

当时地藏菩萨投生为一位大长者的儿子,逢遇有一尊叫做「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出现于某一个世界,当时大长者子因为看见「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的「身相光明、庄严」,「福相具足」,因而发出万分尊重、赞叹之心,对佛发愿说:「我从现在开始至未来无有止尽的无量劫数之中,发出广大的誓愿,愿用种种方便法门,度尽一切在六道轮回中受苦的所有众生,超脱『六道轮回』之苦,我才愿意成就佛道。」

这段经文,就是现世之中流传的地藏菩萨所发:「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成佛大愿的「经意缘起之一」。也是地藏菩萨在过去世中的最初凡夫身分修行时所发下的「无数成佛大愿」之一。

只要现世之中有人开始发心读诵『地藏经』,读到「此段经文」发至诚心、欢喜心、恭敬心,赞叹『地藏菩萨』在无量劫数之前最初「凡夫修行因地」所发「成佛大愿」,就已经启发一分「无上菩提心」的「因种」!必为『地藏菩萨』所加被!

2、地藏菩萨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像前再次发出成佛道心

「忉利天宫品」又说,地藏菩萨在过去无量无边的劫数之前,曾经投生在某一个「福德深厚」的世界里,为一位婆罗门女,当时逢遇一尊叫做「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出现在那个世界广度众生,婆罗门女的母亲在生因为毁谤三宝,死后堕入地狱之中。婆罗门女为了救度亡母脱离地狱之苦,因此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塔像之前,发大誓愿说:「愿我在未来的无有止尽的劫数中,运用种种善巧方便,普渡正在六道轮回中受苦受难的一切众生,让无数众生都因为我的教化而脱离所有的苦难,乃至超脱『六道轮回』之苦,了脱生死。」

只要现世之中有人发心读诵『地藏经』,读到「此段经文」发至诚心、欢喜心、恭敬心、赞叹地藏菩萨在无量劫数之前最初修行因地所发「成佛大愿」,就已经启发一分「无上菩提心」的「因种」,必为「地藏菩萨」所护佑!

因为初学之人读诵『地藏经』能够认识佛菩萨的「成佛悲愿」,启发最初的「菩提心」,所以弘法者多鼓励初学者最初学习佛经时,从『地藏经』开始认识、学习「大乘经典」,不是没有原因的。

3、地藏菩萨在过去世中修行时经常发出广度罪苦众生的成佛道心

『地藏经』中「阎浮众生业感品」又记述,地藏菩萨在无量无边的劫数之前修行之时,曾经有一尊佛叫做「一切智成就如来」出现在某一个世界里,这尊佛在尚未成佛的无量无边劫数以前,曾经投生为一位国王,当时地藏菩萨也投生为一位国王,与那位国王为好朋友,其中一位国王发愿:「我要早日成就佛道,度化这些在我国内造恶多端的人民,让他们不再造恶。」一位国王也发愿说:「我如果不能先度化这些在邻国内造恶多端的人民,都不再造恶,而且未来皆获得安乐的果报,乃至最后成就『佛果菩提』,我终究不愿成就佛果。」而这位发大誓愿在未来劫数之中无有止息的永远度化十方世界中造恶多端、受苦受难的众生,愿所有六道轮回的众生都成就佛果,我才愿意成佛者就是「地藏菩萨」的前身。所以现世之中的佛教徒赞叹「大愿地藏王菩菩萨」其来有自。

4、地藏菩萨在「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再次发出成佛道心

在「阎浮众生业感品」又记述,地藏菩萨在无量无边的劫数之前,曾经逢遇一尊「清净莲华目如来」出世在某一个世界里,当时投生为一个女人,叫做光目,她的母亲在生杀生无数,死后堕入地狱受苦。光目女为了救拔亡母永远脱离地狱苦,于是对「十方诸佛」发愿说:「希望十方诸佛慈悲我、哀愍我、听到我为亡母所发广大誓愿:『希望我的母亲从现在开始,永远脱离三恶道的苦难及永远脱离贫穷、下贱、短命之身,乃至永远脱离女人之身。』我现在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发大誓愿说:『愿我从今日开始,乃至未来无有止尽的百千万亿劫中,将十方世界中的所有地狱道及三恶道中的一切受苦受难的众生,度化、救拔他们脱离「三恶道」的痛苦,当无数十方世界中的受苦受难的所有众生,都成就佛果后,我才愿意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段经文,亦是现世之中流传的地藏菩萨所发:「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经文缘起之一。

(二)地藏菩萨发大誓愿用三十二种应化身示现千百亿化身度尽十方世界受苦受难的众生

『地藏经』之「分身集会品」记述,地藏菩萨对释迦牟尼佛发大誓愿说:愿用千百亿化身在十方世界包括娑婆世界中,运用种种善巧方便,示现三十二种应化身,随类教化,调伏六道轮回中受苦受难的众生。而地藏菩萨在「忉利天宫品」与释迦牟尼佛共同开演这部『地藏经』让娑婆世界的众生见闻、读诵,只要「诵经者」读到此段「地藏菩萨」在释迦牟尼佛前所发「现在、未来无尽劫中广度十方世界众生脱离三恶道的苦难之大誓愿」,发至诚心、欢喜心、恭敬心、赞叹地藏菩萨誓愿示现三十二种应化身、示现千百万亿的应化身,每一种应化身皆度化十方世界中的百千万亿人的广大誓愿与广大事行,就已经启发一分「无上菩提心」的「因种」,必为地藏菩萨所加被!

(三)在赞叹地藏菩萨所发成佛大愿后要从「经文上」所说「造什么因、得什么果」的业、缘、果、报的道理学习起

当读诵『地藏经』者赞叹地藏菩萨所发「成佛大愿」后,必须明白,如果想要成就像地藏菩萨「广度众生脱离苦海」的「成佛大愿」,不是以我们现在的凡夫身分就能做到的。换句话说,以我们现在「烦恼具足」、「习性深重」、「家庭、事业、俗务」繁忙的「凡夫身分」,是不可能像地藏菩萨一样有「广大的智慧、福德、神通」能够运用「神通力用」去自在如如的在十方世界广度众生,实践「度化六道轮回」罪苦众生的「成佛大愿」的。因为「凡夫众生」现在正于「六道轮回」中受苦受难,尤其自己现在「初学佛」,连「六道轮回」的「业、缘、果、报」的道理,都搞不清楚,光是赞叹「地藏菩萨」的「成佛大愿」只是停留在「发大愿」、「心系理想」的阶段,必须进一步了解「成佛大愿」的「因行内容」,才能一步一步的进入「地藏菩萨」过去无数劫之前所实践的「菩提心愿」「因行」的第一步──从现世之中认识学习、警惕自己不要触犯堕落三恶道的业行做起。

因此现世的凡夫学佛者,在赞叹「地藏菩萨」广度众生的「成佛大愿」后,首先必须从『地藏经』所说-「观众生业缘品」开始学习,认识「造什么业因、必得什么果报」的道理入门,及明白「地狱罪刑的内容」,才会对今生的所作所为,有所警惕,而不敢造下三恶道的业行,死后堕落三恶道中受苦。这也是许多弘法者鼓励初学之人读诵『地藏经』的原因之一。

如『地藏经』「阎浮众生业感品」说:「地藏菩萨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若遇窃盗者,说贫穷苦楚报。若遇邪淫者,说雀鸽鸳鸯报。若遇恶口者,说眷属斗诤报。若遇毁谤者,说无舌疮口报。若遇瞋恚者,说丑陋癃残报。若遇悭吝者,说所求违愿报。若遇饮食无度者,说饥渴咽病报。若遇畋猎恣情者,说惊狂丧命报。若遇悖逆父母者,说天地灾杀报。若遇烧山林木者,说狂迷取死报。若遇前后父母恶毒者,说返生鞭挞现受报。若遇网捕生雏者,说骨肉分离报。若遇毁谤三宝者,说盲聋喑哑报。若遇轻法慢教者,说永处恶道报。若遇破用常住者,说亿劫轮回地狱报。若遇污梵诬僧者,说永在畜生报。若遇汤火斩斫伤生者,说轮回递偿报。若遇破戒犯斋者,说禽兽饥饿报。若遇非理毁用者,说所求阙绝报。若遇吾我贡高者,说卑使下贱报。若遇两舌斗乱者,说无舌百舌报。若遇邪见者,说边地受生报。」

这段经文正是说明地藏菩萨过去生中所发「成佛道心」的「远因」,正是从不做三恶道的业行,生生世世投生在人间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信佛、学佛开始起修!

如果读诵『地藏经』只求地藏菩萨大慈大悲保佑你,而在日常生活的行为上依然我行我素、或者是非不断、或者争斗不断,或者造下杀生(包括杀畜生、堕胎等事)、或者窃盗、或者邪淫(犯下夫妻以外的淫事)、或者恶口、或者毁谤、或者瞋恚(经常发脾气)、或者悭吝(悭贪、吝啬)、或者饮食无度(即纵情饮用鸡、鸭、鱼、肉又喜好多食鱼、龟之子)、或者畋猎咨情(嗜好打猎)、或者悖逆父母、或者放火烧山、或者杀害父母、或者毒害父母、或者喜欢网捕初出生的雏鸟及各种初出生的动物、或者毁谤三宝、或者不敬佛教、或者轻慢佛法、或者私取佛寺物品、或者偷窃佛寺物品、或者污辱清净的修行人、或者诬赖僧宝、或者破戒犯斋、或者非理毁用、或者贡高我慢、或者两舌鬪乱、或者邪知邪见等种种或一或二的恶行不断。

如此一边读诵『地藏经』又日常心念、行为、习气不知悔改、不知行于正道,而且日常心性、行为只要有一样符合以上所说「不好的业行」,便是与地藏菩萨所修「自利、利人的菩萨悲愿」不相应,地藏菩萨如何会保佑你呢?

2
文章点评
2022-11-24
第二十一课圆满菩萨道
第二十一课圆满菩萨道《法华经.譬喻品》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法句经.世俗品》亦云:「世皆有死,三界无安,诸天虽乐,福尽亦丧。」众生流转于此生死炽然,苦恼无量的世间里,如何安住身心?金钱为五家共有,无法.. <详情>
2022-11-24
第二十课 佛教的第一
第二十课 佛教的第一有了第一次,才有第二次、第三次,乃至无数次;无量无限,就有无尽的希望。例如,佛教有了佛陀第一次转*轮,于是有今日无量的法宝,有正法住世。对于根源,不能忘本,因此,佛教徒对于佛教的许多「第一」,不能不知。兹分印度、.. <详情>
2022-11-24
第十九课 佛教的法数
第十九课 佛教的法数数字代表次第,并有计数的功能。在佛教经典中,有以法数为核心,再加以解说法数的意义者,例如《增一阿含经》、《本事经》、《法集名数经》等皆是。另外,明代一如、圆静等高僧先后将经典中有关法数的名相收录,归纳成书,而有.. <详情>
2022-11-24
第十八课 修持常识
第十八课 修持常识「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佛教的修持应不离生活,生活亦不离修持,所谓:「即生活即修持。」修持的类别除了行、立、坐、卧之外,并有止、观等,内容则不胜枚举,例如早晚课诵、禅七净七、般舟三昧、.. <详情>
2022-11-24
第十七课 生活法相
第十七课 生活法相人世间的生活有人事、感情、金钱等各方面的生活规范与法则,做一个佛教徒,也有一些在生活上应知应行的生活法相,今以数事略述如下:一、三业:身口意所造作的行为,称为三业。业是主宰轮回的主体,也是决定一个人智愚、美丑、贫.. <详情>
2022-11-24
第十六课 佛语典故
第十六课 佛语典故俗云:「世间好语佛说尽。」佛教不仅义理幽微深奥,佛经中的词语典故更是优美动人。根据统计,佛教传入中国后,共为中国增添了三万五千多个新词汇,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学内涵,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许多用语也都是从佛教名相演变而来.. <详情>
2022-11-24
第十五课 民俗神只
第十五课 民俗神只佛教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有许多节日与当地的民情风俗融和在一起,例如泰国的泼水节、卫塞节,西藏的晒佛节,乃至在中国也有浴佛节、腊八节、春秋二祭等,都是深植人心的民间节庆。除了民俗节日以外,各种神只的礼拜也几乎包容在佛.. <详情>
2022-11-24
第十四课 佛教节日
第十四课 佛教节日每一个宗教为纪念其教主或信仰的对象,都订有特殊的节日。如耶稣教、天主教有圣诞节、万圣节、复活节等;伊斯兰教有圣纪节、古尔邦节、开斋节等;道教有三元、三清、三会等节日;佛教也有许多特别的节日,其中以农历四月初八佛诞.. <详情>

最近更新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