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含章夫人是江易园居士的太太,她宿根深厚,天性贤淑。孝顺父母及公婆,相夫教子,谨守本分,住持家务,堪为妇女的楷模。而且心地仁慈,常常济贫放生。
易园居士多年来都从事教育工作,为了培植真正的人才,因此不惜心力,认真教学,结果积劳成疾。在民国八年的时候,病得很严重,医药无效,情形非常危险。有朋友就劝他放下一切净心念佛,居然病就渐渐好了。于是他就开始遍读佛经,这下子才知道佛陀是大圣人,才知道佛法的不可思议。很悲哀自己以前从不知道,又很庆幸现在终于得闻佛法。于是他就劝父母、太太和子女,一起修行净土法门。
汪含章夫人从此就很虔诚地持佛名号,并兼诵《阿弥陀经》《普门品》及《大悲咒》等,决心要求生西方。去年十月,她开始生病。当她痛苦的时候,就发大愿,恳切地希望能很快地往生,见到佛听闻佛说法,证得无生忍的果位之后,再乘佛的慈力,回到娑婆世界,救度痛苦的众生。
有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她问照顾她的人说:“楼上的佛堂,木鱼的声音非常清亮。屋内的床和墙壁之间,都是用金色的字写的佛经,明亮极了。你是否听见、看见?”
临终三天前,她的婆婆梦见满屋子的金光,光里面有数不尽的菩萨。婆婆以为是她媳妇病会很快好的征兆,其实这是汪含章夫人净土之业纯熟,净土现前的现象。
到了第二天,是十一月初一日下午一点,夫人盘腿而坐,念佛而逝。逝世之后,夫人的神色十分端严,一点都不像死人。等到全身都冷了之后,头顶还是温的。本来她的双腿都肿胀,不能动也无法弯曲。到了临终之前,腿不再肿胀,于是就可以踢趺坐而逝,好像进入禅定般。
易园居士就率领儿女及道友,至诚地念佛助夫人往生。一直念了五个钟头之后,才处理遗体。设祭奠接待亲友时,一概不食荤。村里的人要送奠仪的,通通被婉拒。而反要他们每天来一些人,一次念佛两个钟头。一来免得浪费别人的钱,二来对亡人有实际的利益,三来可以让村人同种念佛的善根,四来可以开风气,传播佛的恩德。实在是丧礼中最新最好的方法。
装殓出殡之后,易园居士寄了一百圆到普陀山的法雨寺,为夫人作佛事。到了三七那天,婆婆就祷告说:“媳妇你已经逝世多日了,到底生到西方了没有?希望你能够托梦来告诉,以安慰我的心。”
当天晚上,夫人的儿子江有朋,梦见有很多信件。他就取了一封,到楼上的佛堂去看。他见到佛堂的中间,悬了一个很大的灯,光明远超过电灯。他把信打开,只见信中有一幅画。画里有一朵很大的红莲华,华里有台座。华下有两行小字,醒来后不记得字的内容了。红莲的周围,有很多的小华。华下面的水,颜色有如银光。这天刚好是法雨寺为夫人作七的圆满日。从这些征兆看来,可以知道夫人决定是往生了。
<原文>
汪含章夫人者,江易园居士之德配也,宿根深厚,赋性淑贤。其事父母,奉翁姑,相夫教子,律己持家,皆足为闺阁法。而且居心仁慈,故于惠施贫乏,救放生命,每每行之。
易园多年职任教育,唯欲培植真正人才,不惜心力,为之讲授,积劳成疾。于民国八年卧病不起,医药罔效,势甚危险。有友人以息心念佛相劝,渐获痊愈。既又遍阅佛经,方知佛为大圣人,其教有不可思议之事。且悲昔之不知,幸今之得闻也。于是劝其父母,与其夫人并及儿女,同修净业。
由是夫人虔持佛号,兼诵《弥陀》《普门》《大悲》等经咒,决志求生西方。去岁十月有疾,当痛苦时,辄发大愿,愿速往生,见佛闻法。证无生忍之后,乘佛慈力,回入娑婆,度苦众生,心极恳切。
月晦之夕,语侍疾者:“楼上佛堂,木鱼声甚清亮。屋床壁间,皆金字经,光明照耀,汝曾见闻与否?”
又三日前,其姑梦金光满室,光中菩萨,不计其数。意谓其媳之病,当速痊愈。须知此皆净业纯熟,净境现前之象。
至次日十一月朔未时,结踟跌坐,念佛而逝。逝后神色端严,了无死相,通身悉冷,头顶犹温。先时两腿肿胀,不能动屈,及至将逝,遂如平时,故得踟趺而逝,如入禅定也。
易园率其儿女,并诸道友,至诚念佛,助其往生。过五句钟,方始安置。设祭待客,概不动荤。村人欲送公祭者,易园止之。令每日来一班人,念佛一期,约二句钟。一则免人虚费,二则实益亡人
三则曲
引诸人,同种善根,四则冀开风气,普播佛恩。实为丧事最善新例。
殡殓之后,易园汇百圆普陀法雨寺,为作佛事。至三七日,其姑祝曰:“媳逝多日,生西也未﹖愿托梦见告,以慰我心。”
是夜其子有朋,梦信报纷至,乃取一信。往楼上佛堂看,见佛堂中悬一大灯,光明四彻,远逾电灯。开函见画一张,中有大红莲华,华有台座,华下列小字两行,不复记忆。周围有众多小华,华下之水,其色如银,此日即法雨佛七圆满之日也。得此数征,可知决定往生。
转自《善女人往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