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母大孔雀明王经》的传播法脉不断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是最早翻译为汉文的密宗经典,是在华土民间影响最广的密教经典之一。
该经六世纪扶南曾伽婆罗,七世纪末年中国之义静,八世纪中间印度之不空三藏等译法。到唐开元前该经已译过八遍之多。此外还有和该经相配合的〈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等。自东晋到宋初代都有译本,而且内容愈来愈多,这本身就说明了社会对该经的需要和从该经本反映出密教思想是和其对中国社会适应性一起发展的。
严耀中教授在《“孔雀王咒经”和“大悲咒”》一文中讲:“《孔雀王咒经》在中国之所以受到重视,广为流传,其原因除上述功能而产生的影响外,(指:“佛告诸比丘,欲知尔时孔雀者,我身是也”;“驱疬治病”;“驱邪守护”;“祈雨”;“保人(眷)身安,吉祥如意。”等)大致还有三个原因:一是译出年代早,其由名家所译,当然更被佛教徒所重视,二是该经为早期密经中色彩最浓,除了有比以往更多的咒法等外,“此经说坛像法,始有所谓孔雀明王”,即汉传密教中始有“明王之神格”..,三是和毗沙门天王崇拜有关。
公元八世纪,“大日经”和“金刚顶经”等传译后,密宗的理论逐渐系统化。
在唐开元时期后,曾一度繁盛。“佛母大孔雀明王经”的传播也是欣欣向荣。但在“会昌法难”以后就开始衰颓。
北宋时,由于印度无上瑜枷部的崛起,大批僧人来华,翻译出了印度密教根本经典一百二十余部,因此密教在华的传播逐渐复苏。
元朝时,由于统治者在汉地推行藏密,因此“秘密之法日丽乎中天,波渐于四海”。明清以后,密教与显教的天台、华严、禅宗、净土结合,也和儒、道相交融,在民间很流行。
辛亥革命后掀起的佛教复苏运动中,有不少人从日本携带回东密、台密的经典,其中也包括在日本广为流传的《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大力宣传,一时鼎盛。
密教在我国唐朝以后的各个朝代都有传播,法脉不断。“孔雀明王经”的弘扬也同样得到了延续。
在《佛母大孔雀明王经研究》一书303页中述:“国家图书馆所存的数据是比较丰富的。1989年中国佛教协会和文物出版社重印了大清三藏圣教、大乘经、五大部外重译经。其中有不空本《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三卷。仅就不空本《佛母大孔雀明王经》版本,在国家图书馆现存的就有:1936年出版、1926年出版、1911年出版、1902年出版、1888年出版、1737年出版、1669年出版、1644年出版、1584年出版、1551年出版(明万历12年)、1463年出版、1429年出版、1412年出版(明永历10年)、1368年出版...。各种版本。还有明、清、民国时期的木刻本、经折本、线装本。
同时也有日本明治13--18年(1880--1885年)的翻译本。”
“现存的历史文物中,最有名的四川大足摩崖石刻中的孔雀明王雕像(北宋);再有西安蓝天水陆庵的彩绘泥塑孔雀明王(宋);广西漓江的孔雀明王海会图;杭州烟霞洞的孔雀明王雕像;上海静安寺供奉的孔雀明王像;陕西榆林东山戴兴寺供奉的孔雀明王像;宁夏出土的西夏文孔雀明王经;西安出土的唐朝孔雀明王像(残)...。”等。
久远历史留下的痕迹,足以证明法脉不断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