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当归的味道
佛门常讲: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句话也就是说:用自身行动去救一个人的性命,功德远比去修建一座七层的佛塔还要大。在福建就有一位名字,他一生悬壶济世、行医救人,治好患者不计其数,不料却在半路出家为僧,116岁活成“世纪健康老人”。这位同体大悲、精通医术的高僧就是前紫薇寺、兴教寺住持–妙智法师。
妙智法师,俗名叫蔡松苍,1888年出生于福建福州的一个医学世家,其父亲是当地一名老中医。蔡松苍自幼天资聪颖、本性善良,少年时随父亲学医,长大后继承父业,在福州开了一间药铺,常年行医治病。原本日子过的安定充足,却因社会动荡逃离福州,前往厦门、台湾等地行医。蔡松苍为人热情,一生乐善好施,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医生的本分,在台湾期间,他四处为人治病,拔除痛苦,由于医德高尚深受台湾民众的喜爱。
不久,他又从台湾返回厦门继续行医,数年在厦门娶妻生子,日子过得平平淡淡,由于当时社会黑暗,他的妻儿与儿子又在乱世中走散,从此再无音讯,寻妻之痛使他饱受打击。无奈之下他离开了厦门,先后到泉州安溪、漳州龙海等地行医度日。自从妻儿走散之后,蔡松苍整日寝食难安,在此期间他看透了社会黑暗,人生变化无常的种种苦相,于是一边行医一边遂心佛学。龙海县有一座叫鹳石岩的寺院,该寺住持是传清老和尚,此人戒行高洁,精通佛学要理,是当地的一位高僧。蔡松苍在他的启发之下豁然开朗,数日萌生脱俗之念。
1937年,年过半百的蔡松苍决定投身佛门去追求人生真谛,于传清老和尚座下剃度出家,赐法号为:妙智,从此佛门又多了一位精通医术的高僧。虽然年过半百,没有受戒依然是沙弥之身,他在寺中一边劳作一边听法,时常还在寺中行医,时隔数年虚云老和尚在福州鼓山涌泉寺开传戒法会,妙智法师趁机赶往涌泉寺受具足大戒,成为了一名僧人。新中国成立后,妙智法师又返回漳州漳浦县参学,不久又与福州的侄儿联系上了,侄儿盼他回福州相聚,但他认为自己已经是出家人了,应该远离世俗的干扰好好修行,最终也没有回去。
1966年,他经历过文革大爆发,僧人全部被迫还俗回乡劳作,妙智法师也被强迫脱下僧衣。文革的十年里,他又在民间重操旧业,四处行医治病,期间不断治好各种疑难杂症,他将过去行医得来的积蓄全部捐给社会,身上不留一分钱。法师对慈善公益十分重视,多年来,他一直致力赈灾、助学、扶贫、买物放生等等,为社会付出极大的贡献。妙智法师自从出家后,他就不断精修“药师法门”,他说佛是大医王,不仅疗心还要医身,所以一直效仿药师王佛的慈悲精神住世为大众服务。
文革结束后,妙智法师又穿上僧衣投身于佛门,打算将后半生奉献给佛教,奉献给社会。期间他不顾年迈参与了多家寺院修建工作,并且一边弘法一边行医,数十年如一日,不知疲倦。1996年,妙智法师在福建省漳浦县佛教协会的礼请下担任了乌石岩紫薇寺、兴教寺的住持。1999年,112岁的妙智法师被评为“第五届世纪健康老人”。
2001年,114岁的妙智法师又带领座下弟子前往少林寺、白马寺、九华山朝拜,途径河南、安徽、江西等6个省份。2003年,妙智法师预知住世缘分已尽,于香光念佛堂圆寂,享年116岁。数年后,妙智法师竟然修成了金刚不坏之身,身体部位完好无损,乃福建省首尊“肉身菩萨”。智妙法师生活简朴、慈悲济世,实乃佛门难得的高僧,据说他在圆寂前几天还在为人治病,如此高尚的善举不愧是佛门之表率,让人敬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