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宝美调和 五味香糁人
腊月八日粥 传自梵王国
腊
八
浓
情
腊
八
腊月·初八
中/国/传/统/佳/节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
古人有祭祀祖先,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
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请大家多做善事
吃素念经、戒杀放生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顶礼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腊八节,是佛陀经过六年苦行后,自觉苦行不究竟,因此拖着形销骨立的身体来到尼连禅河畔净身,并接受一位牧羊女供养乳糜,方得以恢复体力走到菩提树下的金刚座上继续修持,终于在十二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成正觉。
一般寺庙会在这一天煮腊八粥供众,即源自牧羊女以乳糜供佛的典故。
佛陀(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是梵语Sakyamuni的音译。俗名悉达多,生于公元前五六六年,原是释迦国的太子,释迦是部落的名称,意思是“能”;“牟尼”是一种尊称,含有“仁,儒,寂默,忍”等义,意译也可合成“能仁”,“能忍”,“能儒”,“能寂”等,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二十九岁出家修道,在成道后的四十五年间,奔走于恒河两岸,宣讲自己的学说,组织僧团,创立佛教。佛陀入灭后,弟子将佛祖真身舍利起塔供养,顶礼膜拜。后来,阿育王取出全部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分别盛入宝函,在世界各地建塔供养,其中有许多传入中国。1987年法门寺地宫发掘即出土了佛教世界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系佛祖的一节中指骨。
佛陀有三种佛身,分别是: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和释迦牟尼佛。在密宗里称毗卢遮那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表示绝对真理的佛身。卢舍那是报身佛,表示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示了佛的智慧的佛身。释迦牟尼佛是应身佛,是表示随缘教化,度脱世间众生而现的佛身,特指释迦牟尼的生身。
佛成道日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为寻求人生真谛与生死解脱,毅然舍弃王位,出家修道,曾到伽耶城南优娄频罗村的苦行林,修习苦行。
经过六年苦修,日食一麻一米,乃至七日食一麻米,以至“身形消瘦,有若枯木”。释迦牟尼认识到如此苦修不是通往解脱的正确道路,决定放弃苦行,另辟蹊径。
这时一位牧羊女见他虚弱不堪,便献乳糜供养。他吃了之后,体力有所恢复,来到岸边一棵毕波罗树下,静坐沉思,发誓“今若不证无上菩提道,宁可碎此身而终不起于座”!就在初七的晚上,初八的凌晨,夜睹明星,释迦牟尼终于豁然大悟,认识了人生痛苦的原因以及灭除痛苦的方法等真谛,得到对宇宙人生真实的彻底悟,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成佛”或“成道”。
后世把释迦牟尼成佛的这一天,称为“佛成道日”,为了纪念这一天而举行庆祝活动,就称为“成道节”、“成道会”。这一天象征佛教的诞生。是佛教的起源和开始,因为佛陀成道说法,才有佛教。从这一天开始,一切迷惑的众生,知道通过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改造,就能够达到人格圆满、究竟成佛的目标。对于每一个佛弟子来说,这是值得纪念的一天。
腊八民俗
《敕修百丈清规》记载:“腊月八日,恭遇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成道之辰,率比丘众,严备香、花、灯、烛、茶、果、珍馐,以伸供养。”
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当天,中国的佛教徒为了纪念佛陀,效法于牧女向佛献乳糜,以五榖及诸果物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相延至今,此风气渐渐广传民间,演变成为民间风俗之一。
在这一天,各地寺院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所以也被穷人称为“佛粥”。
腊八节的故事
古印度人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六年苦难,也是为了纪念佛祖在农历的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吃杂拌粥作为纪念,所以说佛教是从古印度传入中国的,腊八也就成了佛祖的成道日。
佛门弟子将粥视为救苦之良药,每年腊月初八,在寺庙熬粥供佛,并向世人布施。这样腊八粥就成了“佛粥”、“福寿粥”、“福德粥”。
东汉初期,佛教传入我国,“腊八”这一天,寺院熬粥供佛,谓之“腊八粥”。这天,各寺院举行法会,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实等煮粥供佛,名为“腊八粥”。也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持钵,沿街化缘,将收集的米、栗、枣、果仁等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大家认为吃了可以得佛陀保佑,所以贫穷人家称它“佛粥”。一般,寺院的佛粥既美味且量多,以满足来寺院参加纪念法会的信众需要。有些信众专门奔“粥”而来,认为腊八供养佛陀的粥吉祥,不仅自己食用,还带回家供家人享用。
年复一年,寺院做腊八粥的传统便广泛传播到民间,由此而诞生了“腊八节”。
腊八节祈愿
身心康泰,寿命绵长
居家清净,眷属和睦
净治罪障,灾厄消除
增长福德,资粮圆满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