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我身边的人间菩萨——严父慈母,我们家的两尊活佛!

天祥宝光园

我身边的人间菩萨(四)

我一直想把这个专题写成一个系列,因为身边有很多人在行菩萨道,在落实净业三福,在修十善业。我在感动之余,就想把他们的日常行持记录下来,沾其法施之益,惠以真实之利。

举贤不避亲。今天来说一说我身边最亲近的两尊活佛,我的父亲和母亲。父亲和母亲于1963年5月1日结婚到今天,已经相濡以沫地携手相伴走过了57年,共同养育了4个女儿,都已经成家立业,拥有了2个外孙女、3个外孙、1个重外孙女的四世同堂、幸福美满的大家庭。

如今,父母均已至耄耋之年,一路走来,勤俭节约、孝顺长辈、慈爱晚辈、任劳任怨、心胸开阔、乐观豁达,有缘的事情欢喜去做,没有缘也不去攀缘,始终是欢喜、自在,真的是在“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具足无量行愿,安住一切功德法中。”(《无量寿经》语)

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两位老菩萨的生活,看看遇境逢缘怎么样巧用妙法,成就家庭就是道场,日常俗务也能是解脱之途。

希望我父母的故事能够带给各位佛友一些启示,成就彼岸,获得究竟解脱。

蔡礼旭老师在《弟子规四十讲》第二集中谈到,家庭不是谈利益的地方,家庭是教认知本分,是教感恩、教付出、教德行和尽孝道的地方。我们的家就是这样,父母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印证了中国圣贤的智慧,也树立了良好的家风形象。

(一)惜福、惜食、惜衣、惜物

父亲母亲出生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家境清寒,缺衣少食,从小对待身边的一切用具、衣服、食物都非常珍惜,经常一用几十年,衣服一穿几十年。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父母亲的内衣袜子是补了又补,爸爸的一件夏天穿的白色跨栏背心,肩带都已经很松懈了,妈妈都不知道补了多少次,可是爸爸根本不嫌弃,今年夏天还穿着呢。

今年四月妈妈给了我一个蓝色的环保袋,说是给我买菜用的。袋子的两条拉手已经被妈妈用我们小时候用过的护袖重新缝补加固过了,妈妈说这样更结实,再仔细看看袋子上还有一些字,上面写着某某楼盘,原来是一家地产开发企业发的广告宣传环保袋(见图)。

我们姐妹几个都工作有了收入,给父母亲买的新衣服,他们都舍不得穿,有的送亲戚邻里,有的节假日才拿出来穿穿。

在饭桌上,父母亲对我们更是无声的教育,哪一次吃饭不是“光盘行动”?经典中记载,印光大师每次饭后都会用水冲洗一下碗里再喝下去,称之为“惜福水”,父母也这样做,真是冥冥之中暗合了圣贤祖师的教诲啊。

1982年家里买了第一个家用电器——高士达牌的电冰箱,妈妈马上用零碎布头做了一个罩子,还给上下两个开门的把手勾了两个套子,用来防尘防油,每周把冰箱擦得干干净净,到了2002年,这台用了30年的老冰箱因为太耗电和噪音大结束了服务使命。

家里还有不少年事已高的“服务老臣”,用了半个世纪之久的上海牌缝纫机、四十年的大衣柜、小闹钟(见图)等,都在主人的精心呵护下焕发生机和活力,延续着自己的服务生涯。

高福来居士曾在2008年分享过学佛感悟,说到他对一切人、事、物都恭敬和感恩,小到座椅板凳,都摆得整整齐齐的,擦得干干净净的。

还说到,如果一个人能对没有生命的桌子椅子恭恭敬敬地鞠上三年躬,那么,他对一切众生都能升起礼敬和感恩回馈的心,什么功夫都能成就。

其实,“有情无情,同圆种智”,有情、无情众生都能感应啊。

(二)宁要心宽,莫要屋宽

这句是母亲的名言,我四、五岁就时有耳闻。母亲虽然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但是受外公外婆的影响,不仅能够识文断字,还有很多生活的智慧。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育即是生活,生活即是教育。

母亲没有什么记问之学,但是母亲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她有很多属于自己的社会观察和生活经验。

母亲说,凡事不要和人计较,遇到不开心的事,要礼让、谦让和忍让,让一让海阔天空,世上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心宽天地才大,屋宽(主要指物质生活享受)只能增长浮华。

去年2月,母亲和我在一家素食馆吃饭。当时母亲错用了筷子(是没有使用过的干净筷子)去夹菜,(因第一次去,不知道店里的规矩)被另外一名年约六十岁的食客看到,当即破口大骂母亲,我马上向这位顾客道歉,说明并非有心为之,谁知道他还不依不饶,取餐过程中一直骂骂咧咧的。

我担心母亲面对这种情况情绪激动,一边安慰母亲一边引导她找座位马上坐下来。然而母亲却非常平静地说,没有关系,是小误会,我不会生气的。这件事情丝毫没有影响母亲就餐的心情。

在一个公开场合受到他人的辱骂,八十多岁的母亲真的做到了“如如不动”,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也感谢那位顾客,他也是我的善知识。

这不就是师父说的,面对所有的恶缘都作还债想,这样只会越来越轻松,越来越自在。“遇人憎我毁我,自能恬然容受”(《了凡四训》语);

实话说,妈妈的这种功夫我目前还没有,还需要多在境界里练,向妈妈学习不起嗔恨心,恬然容受。

(三)孝顺父母,友爱手足

“德以孝为本”,说的是孝顺父母是德行的根本。中国传统文化实质上就是孝文化,而孝的精神内核,就是感恩,感谢生养之恩,推而广之就是对天地万物的感恩。

父亲是家中长子,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父亲出生于1937年,抗日战争刚刚爆发,爷爷是个老实本分的农民,奶奶在家相夫教子。家境清寒,父亲小学毕业后,很体恤爷爷,不想让爷爷太操劳,就赶紧找事情做为家庭减轻负担。

小小年纪只能做学徒工,油铺里榨油卖油、豆腐店里磨豆腐、跟着木匠师傅学做家具、甚至有些几乎失传的手艺比如锔碗、锔锅(是把瓷器、陶器等器皿破裂的地方锔合在一起,这门手艺已有上千年历史)都有学到,父亲赚到的微薄收入全部给了奶奶,用以补贴家用。

就这样几年半工半读,父亲坚持学习,十几岁的时候竟然考取了当地的一个非常好化工学校(中专),毕业后分配到一家国有化工厂,跳出了“农”门,成为了一名技术员,后来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学习和提升,担任了车间主任一职。

父亲在孩提时代就能设身处地为爷爷奶奶着想,小小年纪起心动念就在培植自己的福报。因为有这份存心,他知道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可以孝养父母,可以奉献社会。

母亲出生于1943年,是家中长女,下面有两个弟弟,其中一个弟弟在一岁半时不幸夭折。和父亲的家境差不多,外公守着几亩薄田,外婆勤于家事。

母亲十岁时,就是家里面的主要劳动力,为外公外婆分忧解苦。帮助外公种地,担柴挑水,养猪喂鸡,帮助外婆缝补打扫,纳鞋做衣,还照顾年幼的弟弟,真是家里家外一把好手。

母亲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在生活中学会了打算盘记账,人又很细致,在一次招工中幸运地被录取为一个国有粮站的会计,也和父亲一样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来到了城市,成为一名国家工作人员。

姻缘成熟,父亲和母亲于1963年组建了一个小家庭,那年父亲26岁,母亲年仅20岁。父亲母亲有了固定工作和收入了,留下生活所需费用,其余全部供养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孝经》里面有一段很重要的教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世的时候,父母都用恭敬心,让父母欢喜的心去奉养他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去世,父母都没有忘记他们的教诲,常常把他们的恩德记在心上。

几十年来,父母还尽心尽力地把我们教好,让家族的血脉能够越来越好,这也告慰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天之灵。

我说两件印象最深的事情。父亲不仅对爷爷奶奶孝顺,对外公外婆更孝顺。逢年过节父亲陪母亲带着孩子们一起去看外公外婆(跟着舅舅住在一起)时,放下礼物,稍做寒暄,父亲马上撸起袖子干活了,外公地里面有什么事,搭个种辣椒、黄瓜、茄子架子,修一下水井泵等等,反正“看到眼里的都是活”,赢得了外公外婆舅舅的交口称赞。

我们做子女的看到自己的父母孝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内心非常欢喜,所以,以孝治家一定会让家庭和睦。上行下效,我们和我们的孩子们也会孝顺老人,礼敬长者。

“事死者,如事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已经去世多年,父母侍奉他们的态度跟生前没有两样,时时在我们面前提起他们对我们的期许和教诲。

最让我感动的是,父母亲每年清明节前都去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扫墓,特别是父亲也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上山祭扫很辛苦,尤其遇到天雨路滑,晚辈都很担心。

父亲说,我现在还能爬得动山,能去一次就一次,去了那里和父亲母亲岳父岳母说说话,让他们放心!父母亲念念都把长辈的恩德放在心上,正是有这种感怀之情,所以“祭尽诚”,这种“诚”是发自父母亲的内心。

比母亲小几岁的舅舅,在父母亲的供养下一直读到中专,这在当时的农村算是文化程度相当不错的读书人了。父亲母亲两个人的微薄收入供养了四位老人、四个孩子、几个正在读书的弟弟妹妹们,想想当年的他们该多么省吃俭用啊!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姐妹是同气连枝,血浓于水,兄弟姐妹很有可能是陪我们一生走过最长路的人。

有一次,我在一部经典中看到法昭禅师的一首描述兄弟情谊的词:

“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

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

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

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作样看。”

禅师的这首词值得我们细细去品味。正是因为家里的长辈带头示范,真心付出,所以兄友弟恭还延续到后代子孙。

我有三个姐姐,都特别关心疼爱我。特别是长我十岁的大姐,对家庭付出特别多,十岁出头就帮着妈妈做事,我就是大姐帮着带大的。我两岁多的时候,不幸烫伤左手,据妈妈回忆,当时大姐抱着我一路往医院跑,半路上遇到下班的妈妈,那个着急难过的哭声比我疼的哭声还要大。

正值冬天,当时也才十二岁的大姐抱着穿着大厚棉袄的胖妹妹,浑身上下都湿透了,脸上都是泪,身上都是汗。直到现在,大姐每次看到我左手因烫伤留下的疤痕,都心生内疚,说早知道烫伤先局部降温,用冷水冲洗,及时处理一下,就不会让你留下永久的伤疤了。

“兄弟睦,孝在中”,我对姐姐们在成长过程中给予我的扶持铭记于心。教儿教女先教己,唯有我自己学有所成,才能更好地引导甥侄辈去学习传统文化。唯有子孙贤孝,父亲母亲这棵大树才能更加枝繁叶茂。

(四)辛勤劳作,无私奉献

去年看到一句话,深深打动了我。这句话是这么说的:长大以后,我才明白,当年每天早上叫醒父母的不是闹钟,而是责任和担当。

勤俭为治家之本。孩提时代,母亲很早就起床,做早餐、打扫卫生、叫醒孩子,忙忙碌碌,收拾家务。我们从小在整齐清洁的环境中成长,无形之中就会觉得东西应该擦干净,摆整齐。

后来学了《弟子规》中的“置冠服,有定位”,就觉得好亲切。看了《朱子治家格言》中所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这不就是爸爸妈妈的每日所行嘛。

在那个商品经济并不发达的时代,家里的吃穿用度很多都是父母自己做的。在吃的方面:包子、饺子、馒头等面食多是父亲做;在穿的方面:棉鞋、棉裤、棉袄、毛衣、毛裤,每个孩子都有几套,都是妈妈晚上做的、打的。家里第三代第四代出生了,每个孩子都有母亲出品的温暖牌毛衣。穿在身上,暖在心里。

我公公穿的毛线背心,我婆婆穿的棉拖鞋(见图),都是妈妈做的,一份爱心拉近了亲家之间的感情和关系。

我也深深地体会到了,母亲在为我积累福报的用心。婆婆也是妈,我不仅要好好孝顺父母,还要好好供养奉事公婆。

前面说过,父亲有些木工基础,动手能力强,家里的一些置物柜都是他做的。前年,父亲还给我做了一个木制的花架,放在阳台上,既结实又漂亮。

蔡礼旭老师曾经说过,他小时候睡觉,半夜都会感觉有人帮他盖被子,眼睛迷迷糊糊地睁开,有时候是爸爸,有时候是妈妈,而父子母子之间的情谊,就在这个过程当中,自然地流露。

在我的记忆里,也有这样的很深刻的印象。父母亲连在睡觉当中都不忘关怀子女,可想而知,父母一天念我们多少次?可以说是时时刻刻地都在关怀我们。

而我们能做到什么?就是自己的言语、行为和德行,不让父母操心,不做让父母丢脸的事情,这个最重要。

(五)夫妻恩爱,相互扶持

《中庸》里面提到,“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所以夫妇关系是五伦中最重要的,影响很深远。因为夫妻是同室,夫妇假如和睦相处,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父子关系自然会很亲;夫妇关系处得好,兄弟也会和睦。

父亲母亲相伴携手同行已经超过57年了,在我的印象中,父母在我们面前从没有吵过架,没有说过那种很冲的语言,更没有彼此抱怨和指责,到现在还是“你给我夹菜,我给你盛汤”,家里一直都是那种祥和之气。

父母在家里相敬如宾,相互关爱,让我感觉到无论是美满的婚姻,还是幸福的家庭生活,真的不是外面求来的,而是从自己的内心里出来的。

在经营家庭方面,我做得不好,也走过了很多误区。我曾经多次向父母数落老公的不是,我真的太愚痴了,也不想想,听了这些是非,谁最难过?

我只顾自己说得痛快,根本没有想到母亲听着多不安?错上加错!幸好祖宗积德,障深福薄的我因缘成熟,皈依三宝,信受佛法后,开始幡然醒悟,反省自己,一定要向父母学习,好好和睦家庭,友爱手足,敦伦尽份。不然,人都做不好,还能成佛嘛?

因为篇幅所限,父母亲的行持只能分享到此,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远远超过这些,值得我终身学习和效仿。

“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这句了凡先生的家训,代表了所有长辈们对我们的叮咛嘱咐,是晚辈们安身立命的关键。

这几年,母亲在三姐和我的影响下,开始念佛、念观世音菩萨,初一十五烧香拜佛。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二姐和我陪伴爸妈一起朝拜了九华山地藏王菩萨修行的圣地。

祈愿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爸爸妈妈能够听经闻法,持戒念佛,求生净土,离苦得乐,获得究竟圆满的解脱。

愿将此文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回向法界一切众生皆成佛道。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3
文章点评

最近更新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