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人求放心
——《世间善法》系列 78
要 人 求 放 心
儒家圣贤的学问不过是“要人求放心”。孟子有句话:“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这个“放心”不是一般讲的你办事我放心的“放心”,而是指把心放到外面去了。这个心就是良知良能,你让本心去追逐五欲六尘,没有把它放在应该放的方寸里面。那么放出去了怎么办?那求学问就是把放到外面的心再求回来,就好像你有个小鸡早上出去了,傍晚的时候要把小鸡叫回来。
你丢了一只鸡都要把它叫回来,现在你把心丢了,怎么能不要回来呢?所以真正的学问还是在心性上。我们现代人真是很颠倒,认为做学问就是写论文,写专著,搞文凭,要职称,认为这里就是他的学问。搞了一辈子这样的所谓科研,连他有没有这颗心,良知良能在什么地方,一点概念都没有,真是可怜悯者。
那么现在心既然放出去了,谁来去求?把这个心放出去的是谁?求回来的是谁?那“一放一求”是不是有两个心了?如果没有两个心,怎么有求有放啊?这些都是心性当中的问题,我们要去研讨、研究它,要在这里参究,不可草草而过。
中国的儒学也有一个发展流变的过程,有它的丰富发展,也有掺了很多的杂质异味。到了宋明理学这个地方,它是有一个转折了。宋明理学——朱熹他对心性有一个解释,他说这个心是“虚灵不昧,具众理,应万事”的,他有这个说法。这个说法应该是很“精醇”的,但我们一看这个,就仿佛看到佛教的影子。
大家学的《大乘起信论》里就讲到我们的心具有三个层面:体、相、用。心性之体是含摄世间和出世间一切善法的,心真如门说的是诸法的空性。它的相能够含摄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之相;同时它又能产生一切妙用,就是有它的用。所以你看,“虚灵不昧”可不就是谈我们心性之“体”吗?“具众理”可不是谈“相”吗?“应万事”可不是谈“用”吗?这是在我们佛家的经论如《大乘起信论》《华严经》《楞严经》中都会谈的三个层面。
那么朱熹是读过很多佛教书籍的,他就用佛教的这种道理来解释儒家的心性之学。应该说这种引进佛法来阐释儒家是展开了新的局面,这是个好事。因为在孔子、孟子之后,在宋明理学家之前——像周敦颐、程颐、程颢之前,儒家从来不是这样来说心性的,它不可能从体、相、用三个层面来展开的。
往期推荐
功名利禄学问等世间福报,该怎么得?
言语是人心的一种表达,该如何正确说话?
婢女跌杀了自己暮年所得的聪明儿子,反而放她逃走,这是什么心?
你这家伙刺我一刀,我要看准你,生生世世不会忘记你
庐山东林寺官方公众号
九品寶蓮 在腳跟底
不念彌陀 辜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