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47(26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异比丘,于禅中思惟,作是念:「颇有色常,恒,不变易,正住耶?如是受、想、行、识常,恒,不变易,正住耶?」
是比丘晡时从禅起,往诣佛所,头面礼足,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于禅中思惟作是念:颇有色常,恒,不变易,正住耶?如是受、想、行、识常,恒,不变易,正住耶?今白世尊:颇有色常,恒,不变易,正住耶?颇有受、想、行、识常,恒,不变易,正住耶?」
尔时,世尊手执小土抟,告彼比丘言:「汝见我手中土抟不?」比丘白佛:「已见,世尊!」「比丘!如是少土,我不可得;若我可得者,则是常,恒,不变易,正住法。」
有一个大家不熟识的比丘问佛:「五阴是否有常、恒、不变易、正住法?」佛用手拿一小团土告诉他:「(五阴当中)哪怕是像这样少的份量的『我』也是不可得;如果(五阴当中)找得到『我』,(五阴)就是常、恒、不变易、正住法。」
按,从佛的回答可以看出,「我」是常、恒、不变易、正住法。
佛告比丘:
我自忆宿命,长夜修福,得诸胜妙可爱果报之事。曾于七年中,修习慈心,经七劫成坏,不还此世。七劫坏时,生光音天;七劫成时,还生梵世空宫殿中,作大梵王,无胜、无上,领千世界。从是以后,复三十六反作天帝释。
复百千反作转轮圣王,领四天下,正法治化。七宝具足,所谓轮宝,象宝,马宝,摩尼宝,玉女宝,主藏臣宝,主兵臣宝。千子具足,皆悉勇健。于四海内,其地平正,无诸毒刺。不威、不迫,以法调伏。
灌顶王法,有八万四千龙象,皆以众宝庄严而挍餝之,宝网覆上,建立宝幢,布萨象王最为导首,朝、晡二时自会殿前。我时念言:『是大群象,日日再反往来,蹈杀众生无数。愿令四万二千象,百年一来。』即如所愿,八万四千象中,四万二千象百年一至。
灌顶王法,复有八万四千匹马,亦以纯金为诸乘具,金网覆上,婆罗马王为其导首。
灌顶王法,有八万四千四种宝车,所谓金车、银车、琉璃车、颇梨车,师子、虎、豹皮、杂色钦婆罗以为覆衬,跋求毗阇耶难提音声之车为其导首。
灌顶王法,领八万四千城,安隐丰乐,人民炽盛,拘舍婆提王而为上首。
灌顶王法,有八万四千四种宫殿,所谓金、银、琉璃、颇梨,摩尼琉璃由诃而为上首。
比丘!灌顶王法,有八万四千四种宝床,所谓金、银、琉璃、颇梨,种种缯褥、氍氀、?㲪、迦陵伽卧具以敷其上,安置丹枕。
复次,比丘!灌顶王法,复有八万四千四种衣服,所谓迦尸细衣,刍摩衣,头鸠罗衣,拘沾婆衣。
复次,比丘!灌顶王法,有八万四千玉女,所谓剎利女,似剎利女,况复余女。
复次,比丘!灌顶王法,有八万四千釜食,众味具足。
比丘!八万四千玉女中,唯以一人以为给侍。八万四千宝衣,唯着一衣。八万四千宝床,唯卧一床。八万四千宫殿,唯处一殿。八万四千城,唯居一城,名拘舍婆提。八万四千宝车,唯乘一车,名毗阇耶难提瞿沙,出城游观。八万四千宝马,唯乘一马,名婆罗诃,毛尾绀色。八万四千龙象,唯乘一象,名布萨陀,出城游观。
比丘!此是何等业报,得如是威德自在耶?此是三种业报。云何为三?一者、布施,二者、调伏,三者、修道。比丘!当知凡夫染习五欲,无有厌足,圣人智慧成满而常知足。
比丘!一切诸行,过去尽灭,过去变易,彼自然众具及以名称,皆悉磨灭。是故比丘!永息诸行,厌离,断欲,解脱。
佛陀告诉比丘,自己曾经做过转轮圣王,享受人间最大的福报,但已全部磨灭。劝比丘要息灭诸行,厌离诸行,断掉对有为法的爱欲,才能得到解脱。
「比丘!色为常、无常?」比丘白佛言:「无常,世尊!」
「若无常者是苦耶?」比丘白佛言:「是苦,世尊!」
「比丘!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圣弟子宁复于中计我,异我,相在不?」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如是受、想、行、识,为常、为无常?」比丘白佛言:「无常,世尊!」
「若无常者是苦耶?」比丘白佛言:「是苦,世尊!」
「比丘!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圣弟子宁复于中计我,异我,相在不?」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类似的问答,已在36 经解说,这是证初果的关键,如果还不会,请往前翻阅。)
佛告比丘:
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
如是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
比丘!于色当生厌,离欲,解脱。如是于受、想、行、识,当生厌,离欲,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踊跃欢喜,作礼而去。常念土抟譬教授,独一静处,精勤思惟,不放逸住。不放逸住已,所以善男子剃除须发,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为究竟无上梵行,见法,自知身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时彼尊者亦自知法,心得解脱,成阿罗汉。
(以上段落的关键文字的意义先前都解释过了,这里不再重复。)
「自体」──自体诸行无常
复次,由五因缘,当知一切自体诸行皆悉无常,谓一切自体寿量有限。
假使有人欲自祈验:「我今以手执持泥团或牛粪团,能经几时?」作是愿已,随取彼团。是人尔时任情所欲,能执不舍;乃至于后,欲弃即弃,欲持即持。非如所受必死之身,至寿尽际,尚不能遂己之所欲延一剎那,况乎久住?
由五种因缘,可知一切自体诸行都是无常:
一、一切自体的寿量都是有限的。
二、你可以做一个实验:「我手握泥团,能够持续到何时?」看你想要拿到几时,乃至最后想丢掉。(实际上没有人能够将泥团永远握在手上。)而你的寿命还不如手中的泥团,当寿命将尽时,你想要延长一剎那都没办法,何况是想让它永远存在?
又、一切自体因所生故,彼因作故,是无常故。
三、一切自体都是「因」所生的,「因」所作,所以是无常。
按,此处的「因」指第八识的所藏义,也就是说五蕴是第八识流注种子所生。五蕴必须依于第八识才能够出生及继续存在,既然这样,五蕴就是无常法。
又、有自体广大兴盛,终归磨灭而可得故,谓在色界、欲界天人,大梵、帝释、转轮王等。
四、即使自体如色界、欲界天人,大梵、帝释、转轮王之广大兴盛,最终仍然归于磨灭。
又、由无倒阿笈摩故,谓佛世尊,于诸自体无常法性,现见现证而宣说故。
五、由不颠倒的经教,也就是佛世尊现见现证而宣说各种自体的无常性。
复有三种诸受欲者圆满差别,由是因缘,诸受欲者恒常戏论。何等为三?一、资产圆满,二、自体圆满,三、广大殊胜有情供养圆满。
有三种受欲圆满的差别,由此产生受欲者永恒的戏论。哪三种差别呢?一、资产圆满,二、自体圆满,三、广大殊胜有情供养圆满。
资产圆满,如转轮圣王的七宝(轮宝、象宝、马宝、摩尼宝、玉女宝、主藏臣宝、主兵臣宝)等。
自体圆满,包括身体健康、智慧超群。
广大殊胜有情供养圆满,有很多有情供养,包括人民纳税或捐款。
这些会让人产生错觉,以为受欲者能够恒常存在,例如古代帝王追求长生不死,或者想要修筑金字塔之类的大型陵墓于死后永远享用。
当知复有三种因缘,能得如是圆满差别:谓施;戒调伏诸根俱行;及欲界慈修所得果,慈为先导,慈为因处,于诸有情损害寂静行相转故。
有三种因缘能得到这样的圆满差别:一、布施;二、持戒调伏六根;三、欲界修慈的结果,这是以慈为先导,慈为因处,因此息灭对于有情的加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