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死前学了十二年佛教,仔细念经、吃素、放行、在寺院自告奋勇。后来我病得很重,很痛苦。他说他生病的原因是:第一,"代表众生受苦"的愿望太大了,他没有能力这样做;第二,他在寺院当义工,修持谦卑,他的怒火在心里。我想知道为什么这样先进的人最终会失去他的菩提心。
为什么会最终会退失菩提心?
许多僧侣:为什么进步的人最终会失去菩提的心?
在这个故事中,20亿耳人渴望解脱,但他们很长一段时间都没能勇敢而勤奋地学习37种道家的产品。当他准备失去信心时,因为世界的美好根的成就,也是他应得的时刻,所以他觉得佛陀要启发他。
佛陀是一切智智者,知道二十亿耳尊者在家时好乐弹琴,就用他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弹琴譬喻,为他开示修学之道:太紧,琴弦会断;太松,弹不出悦耳的琴声。只有将琴弦调得不松不紧,恰到好处,才可以弹奏出美妙的乐曲。修行也是这样,依着中道持续不断地精进,当因缘和合,必能摄入真谛,证入涅槃。
尊者二十亿耳听了佛陀的微妙开示后,依着中道学法,不著于乐、不取于苦,不过于精进也不放逸,就这样持续安详地修学三十七道品,很快就得到摄于真谛,证入涅槃。所以,我们修学要行于中道。
退失菩提心,是因为他对佛法还未建立稳固、透彻的正见。为什么这样说?比如,他发愿要代众生苦,但当身体违和时就怀疑是否自己力量不够,因发了这个愿才令自己得病?他对身体贪恋,放不下我执,对为什么要发愿“代众生苦”可能还没弄明白。
菩提心,就是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愿度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皆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如何能令一切众生皆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首先必须经历种种苦难的磨炼:要经受修行上的种种历练;要承担无始以来种种不善业的果报;要坦然面对一切境界,逢苦不忧。只有做到逢苦不忧,方能学习做到“代众生受苦”。
其实,代众生受苦是一种愿力,并不是说我们有这种愿力就真能代众生的业。业的本性是自作自受。若业能让别人代受,那佛菩萨就都帮我们代受了。
“我”不可得,我们所受的业,都是我们的虚幻执著而已。因为我们有虚幻执著,就有种种苦乐之业。若无虚幻执著,一切如梦如幻!
一个人若是未能建立缘起的正见,所发“代众生苦”的愿就不坚固。一旦境界来了,就会起怀疑。
因为他的知见还未能建立,而因缘又不能恰如其分地支持他,当身体不舒服时,他就会怀疑自己的发心,甚至怀疑自己的修行。当他怀疑了,就会有压力;当压力得不到开解,就会郁闷、抑郁,自然也就引生身体的各种不适。
压抑、郁闷不是忍辱。当我们有力量时,还可以表现得自己很有修养;若没有力量时,就会如火山爆发。
小结:为什么会最终会退失菩提心的介绍就到这里了,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