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9(2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罗睺罗往诣佛所,头面礼足,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见,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能令无有我、我所见、我慢、使、系着?」
佛告罗睺罗:「善哉!善哉!能问如来云何知、云何见,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令无有我、我所见、我慢、使、系着耶?」罗睺罗白佛言:「如是,世尊!」
佛告罗睺罗:
善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罗睺罗!当观所有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悉皆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正观。
如是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如实观。
如是罗睺罗!比丘如是知、如是见者,于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使、系着。
罗睺罗!比丘若如是于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使、系着者,比丘是名断爱欲,转去诸结,正无间等,究竟苦边。
时,罗睺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陀的独生子罗睺罗,有一天问佛:「云何知、云何见,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能令无有我、我所见、我慢、使、系着?」
「云何知、云何见」,我们常常讲要建立正确的「知见」,「知见」两个字就是从这里来的。这里是问,要如何观察事实,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我此识身」包括两个部分:「识」和「身」。「识」就是七转识,「身」就是五色根。「我此识身」是能取相,「外境界一切相」是六尘相,也就是所取相。
罗睺罗问的是:「要怎样看待能取和所取,才能没有我、我所见、我慢、使、系着等等烦恼呢?」这里的「我」指「我见」,「使」指结使(烦恼)。
佛陀教他:「你要观色、受、想、行、识,统统都是非我、不异我、不相在。这么观,就是平等慧正观。」
因为观察五阴「不异我」,所以整个打成一片,统统都是我。既然统统都是我,也就统统都平等。这就叫做「平等慧」。「正观」就是正确的观察。正确的观察就是不落于两边的观察,所以也可以称作中观。「平等慧正观」就是指五阴非我、不异我、不相在的观察是符合事实的观察。
佛陀接着说:「如果你能够这么观的话,你就可以去掉我见、我所见、我慢、使、系着,这五种烦恼统统都可以去除掉,这样就称之为断爱欲、转去诸结、正无间等,也可以称为究竟苦边。」
「断爱欲」中的「爱欲」,指三界爱。「转去诸结」中的「结」也是烦恼的别名。「正无间等」意思是任何时候都没有间断。如果你大部分时候都没有烦恼,但就在某一个时候、某一个瞬间又有烦恼,这样就不叫「正无间等」了。
好比有一个人现在坐在这里,什么烦恼都没有,但待会儿一个人来骂他,他一气之下就把这个人杀了。他辩解说:「我有烦恼的时间不超过一分钟嘛,我就只有那一分钟管不住我自己,把对方给杀了。但其他时候我统统都没有烦恼。」他事后讲这样的话没有什么意义,只要还有烦恼,就不叫解脱,解脱就是要「正无间等」。修行人要断就要断干净。
如果你认为自己已经把三缚结断掉,请你拿这个标准来检查自己。你如果还有任何时候会拿凡夫我见来替自己的贪嗔作辩护,你就不叫「正无间等」,也不能说已经把我见给断掉了。为什么呢?因为一旦断掉我见,就永不复起,任何时候都不会再起来,这样才叫正无间等。虽然断掉三缚结的初果人,他还有欲界贪、欲界嗔,还有五上分结,但他只要有了断三缚结的功德,任何时候都不会冒出凡夫我见。因为很多人都有防卫机转(defense mechanisms ),会自我欺骗,认为自己已经把三缚结断干净,但其实不一定,有时候凡夫我见在一些很细微的地方冒出来,当时不一定能检查出来。建议大家写修行笔记,事后再来反省,检查自己是否已经断干净了。
「究竟苦边」就是证得阿罗汉,能够入无余涅槃。
30;30(2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世尊告罗睺罗:「比丘云何知、云何见,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使、系着?」
罗睺罗白佛言:「世尊为法主,为导,为覆,善哉世尊!当为诸比丘演说此义。诸比丘从佛闻已,当受持奉行。」
佛告罗睺罗:「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罗睺罗白佛:「唯然,受教。」
佛告罗睺罗:
当观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如实观。
如是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如实观。
比丘如是知、如是见,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使、系着。
罗睺罗!比丘如是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使、系着者,超越疑心,远离诸相,寂静,解脱。是名比丘断除爱欲,转去诸结,正无间等,究竟苦边。
时罗睺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这一部经和上一部差不多,不同的就是倒数第三句—— 「超越疑心,远离诸相,寂静,解脱」,其他都基本一样。
「超越疑心」有不同的层面。第一个层面,就是指三缚结中的疑见。比较高的层面,是已经断三缚结,但还没有证阿罗汉的时候,你多多少少会有一点怀疑:这些果位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真的可以证阿罗汉吗?一个人真的可以把三界爱统统断除掉吗?因为对于这些境界没有实证,所以哪怕有一点点怀疑,都算是疑心。
等到你通过实证,证得了阿罗汉果之后,当然就不会再有疑心了,所以就「超越疑心,远离诸相」了。「远离诸相」就是能够安住在「如所有性」上,安住在胜义谛里,远离一切的虚妄分别相。
「寂静」,只有涅槃才能够寂静。阿罗汉住在有余涅槃里,远离诸相,所以他的心很明净,不会再起戏论分别。这里的戏论包括哪些呢?当他看到一个人、一只猫,他如果心里还会觉得这是一个人、那是一只猫,这都算戏论。因为这些都是在无常的五阴上面安立的假名,并没有实体。把相、名、分别灭掉,才是真正的寂静。
只有这样,才能够解脱三界的系缚。到达了这个地步,就说他已经「断除爱欲,转去诸结,正无间等,究竟苦边」。这一句和上一部经是一模一样的。
使、增诸数,非我、非彼,
结系、染动摇,劫波所问,
亦罗睺罗所问二经。
这是《经》的目录。「使」指21 经,「增诸数」指22 经,「非我」指23 经,「非彼」指24 经,「结系」指25 经,「染」指26 经,「动摇」指27 经,「劫波所问」指28 经,「罗睺罗所问二经」指29 – 30 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