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实证佛教修行方法连载47大乘见道永不退转(四)

实证的佛教

入流亡所

为什么我们能够从世俗谛的观察(知道五蕴是第八识所出生)转入胜义谛(入不二法门)呢?重点是「入流亡所」。这是《楞严经》的话,能取跟所取都汇入了法性之流,全体都是法性,这个时候就没有能取和所取的差别相可说。这个时候并没有把世俗谛的相消灭掉,也不需要。我们看电视的时候,你只要发现屏幕上所显示的图像都是假相,在那一瞬间你就知道其实这些相从来没有动过,并不需要把电视机关掉。这是大乘法跟二乘法最大的差别所在。二乘法非得要把电视机关掉,把蕴、处、界法全部消灭掉,才是无余涅槃。但是大乘法不需要这样,既然全部都是假相,那就跟从来不曾出生过是一样的。这是「本来无生」。你能够接受这一点,叫做「无生法忍」。「无生法忍」其实就是「般若波罗蜜」,因为「般若波罗蜜」是「得第一义,度一切法到彼岸」。般若波罗蜜是成佛唯一的法门,没有别的,除非是另外安个别的名称,比如真如三昧。真如三昧其实就是缘着般若波罗蜜而发起的定境。「诸法空相」也是般若波罗蜜。以上就是从世俗谛转入胜义谛所需要的知见。

有一位老师说「二乘法是世俗谛,大乘法是胜义谛」。这种说法与经教不合。经教说,只要不离相、名、分别就是世俗谛,不分大乘、小乘;只要离开相、名、分别就是胜义谛,这也不分大乘、小乘。世俗谛和胜义谛搞错了以后,就不知道怎么安住胜义谛,所以他的学生破参之后大部分都不知道怎么转依,我也没听过谁发起了真如三昧。

巩固大乘见道功德

我要告诉大家,在现阶段不要花太多时间和精力深入百法明门。为什么呢?因为大乘见道的功德是往后修习的基础。破参而没有见道功德的人要想办法发起见道功德,已经有见道功德的人要想办法巩固见道功德。大乘见道功德的关键在于哪里?绝对是真如三昧。已经破参的人最重要的事情是赶快发起真如三昧,今后的修行才会稳固。有些人破参之后急着学《百法明门论》或《八识规矩颂》等唯识典籍,但是基础不稳固,对于经教的理解发生错误,因此而退转、谤法,变成一阐提。我认识这样的人,不希望这种事情发生在大家身上。

深入百法明门的修证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巩固大乘见道的功德更加重要。那位老师印证的弟子发生过三次退转,最后一次有一、两百个人退转,甚至有些重要的执事,也一起退转而离开道场。现在还没走的人功德受用也不好,根本没办法荷担如来末法事业。所以,打好基础是最重要的,基础如果不稳固,却急着往上去做观行,退转的风险就会加大。

退与不退的差别非常大。很多人破参以后就想要进入初地,急着去学《百法明门论》《成唯识论》《八识规矩颂》等等。但问题就出在他没有「般若正观」。他没有搞清楚「般若正观」是什么,这就是最可怕的地方。我先前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直到写《实证佛教导论》的时候,才查到《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得第一义,度一切法到彼岸,以是义故,名般若波罗蜜。」这个定义实在是太重要了!它的重点在哪里?就是要从世俗谛转入胜义谛。知道胜义谛的人,知道有这一个诸法实相的存在,便能不随蕴处界万法而起心动念,安住于寂灭、无有戏论、无有差异与分别的境界,这就是依止实相而修行的方法。但是那位老师在世俗谛跟胜义谛的定义上讲错了,结果被印证为明心的人有转依功德的没有几个。《心经》告诉我们三世诸佛必须要修般若波罗蜜才能成佛,但是多数人只知道名称而不知道它的意义。有人把它解释为「大智慧到彼岸」,却没有把「得第一义」和「度一切法」这关键法义解释出来。「得第一义」,要离开相、名、分别。「度一切法」,要超越一切法的分别对待相。

如果你没有「得第一义,度一切法到彼岸」,虽然朝着百法明门去深入,实际上还是在六住位原地踏步!比不上能够转依真如的七住菩萨。所以大家不要去做跳级的学习,这样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你必须要能够缘在真如上面,这样才有大乘见道的功德。

世俗谛不离相、名、分别。得第一义就是离开相、名、分别,它能够度一切法到彼岸。当你能够确定这件事情以后,你就知道为什么我劝你修真如三昧而不是百法明门。你不懂百法明门不会怎样,没有真如三昧却很可能退转,退转才是最应该避免的。

已经破参的人要精读《实证佛教导论》第六章和第七章,直到你基本上都看得懂,而且你的真如三昧也不会退失的情况下,再去做百法明门的观行。把大乘见道前后的法,彻底搞清楚,你的解脱功德和般若智慧自然就会越来越深入。就像武术高手,一定是熟悉基本套路以后,才去学高级的招式。如果基本套路不熟悉,就急着学高级的招式,人家只要用基本套路就把他打垮了。

百法明门的观行,一定要区分到底是哪一法,这些法又有什么体性,以及先后顺序、因果关系等等,这些一定是在世俗谛里面,而没有办法在胜义谛里面观行。如果你一直都没有办法转依真如,又去修百法明门,那我担心的事情就有可能发生。你可能一直都不知道转依胜义谛,不知道什么叫度一切法到彼岸,时间久了就会退转。

经教已经讲了,破参没有办法保证不下三恶道,甚至还会下无间地狱。当然,将来还是会再度破参,毕竟破参是一个很重大的善因缘,一定会在第八识里面下种,所以下地狱的时间不会超过一千个大劫,这与成佛的三大阿僧祇劫比起来算不了什么。但你没有必要去受那个苦,所以离相的法门比百法明门更加重要。大家注意《心经》是讲「无智亦无得」,因为无所得的缘故,才能够得到无上正等正觉。如果你一直不知道第一义而去修习百法明门,你就是用有所得的心在做观行。你再怎么观都还是在第六住,没有办法到第七住常住不退。所以,转依真如最重要。

《大乘起信论》讲,刚开始的时候修止和修观是要分开进行的,渐次深入之后,才能止观双运。还没有发起真如三昧的人不可能止观双运,一定要等真如三昧如影随形永不退失的时候,那个时候再去观百法明门,也不用担心退失三昧。

刚才讲的一切的有为法都是第八识,整个打成一片,平等永无变异不可破坏。它有常乐我净的体性,所以用「真如」来描述它。如果你是用第八识的生灭性去观察,就不是「真如」了。因为观察的角度不一样,就会得出不同的观点,有时候说它生灭,有时候说它常乐我净。并不是说离开第八识另有真如,这是一个很大的误会。

你不要以为哪个法一定有什么特征,其实根本什么都不是。一切的法本来就没有办法用语言文字去讲,没有办法去分别它。比如量子就具备这种体性,它本来是一种波动,一旦人家去观测它,它就不再是波动,而变成粒子了。

请大家要仔细地把刚才讲的这些道理思维整理清楚。第八识出生五蕴、出生内六尘相是世俗谛,能生与所生打成一片即是胜义谛。整个确定下来,以后就简单了。真观现在就不用去想那么多,只要感觉诸法如梦如幻就好了。我不管碰到什么烦恼,都不急着把烦恼灭掉,有烦恼就有烦恼,没有什么关系。我只是去体会这个烦恼如梦如幻,去体会它的不真实,去体会整个一真法界从来没有动摇过,去体会:如果不把相、名、分别加上去,它什么都不是。

真如就是无相,因为这些种子真的什么都不是。我们现在是用语言文字来讲这个道理,也就是用语言文字来遣除语言文字。其实一真法界要遣除什么?「一切障碍即究竟觉」,没有什么好遣除的。要立什么?不管立什么,都是头上安头。没有办法遣除什么,也没有办法安立什么。你知道并随顺这个道理,把你的妄想全部都歇息掉,这样就称之为「悟入」。

真如三昧是破参之后最重要的法,只有转依真如才能够让你永不退转,而不是百法明门。《大乘起信论》说:如果不修真如三昧,没有人能够成佛,因为其它的三昧都是有相的,跟外道共通,没有办法碰到佛菩萨,所以大乘修行人应当勤于修习真如三昧,直到究竟成佛。

Gerd AltmannPixabay

相关链接:

3
文章点评
2020-11-11
法华探微(音频版)连载79一切众生喜见菩萨
释觉舟法师 读诵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尔时,宿王华菩萨白佛言:「世尊!药王菩萨云何游于娑婆世界?世尊!是药王菩萨有若干百千万亿那由他难行苦行?善哉,世尊!愿少解说。」诸天、龙、神、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 <详情>
2020-11-11
衣中宝珠(076)断、证差别;究竟位五种相
120;120( )又复差别者:「比丘知有身,断有身集,证有身灭,修断有身道,是名比丘断爱欲缚,诸结等法,修无间等,究竟苦边。」121;121( )又复差别者:「是名比丘究竟边际,究竟离垢,究竟梵行纯净上士。」122;122( )又.. <详情>
2020-11-11
法华探微(音频版)连载80现一切色身三昧
释觉舟法师 读诵「一切众生憙见菩萨作如是法供养已,命终之后,复生日月净明德佛国中,于净德王家结加趺坐,忽然化生。即为其父而说偈言:「『 大王今当知,我经行彼处,实时得一切,现诸身三昧。 勤行大精进,舍所爱之身,供养于世尊,为求无上慧.. <详情>
2020-11-09
正解龙树菩萨《中论》“八不中道”
正解龙树菩萨《中论》“八不中道”般若经常常使用大量的像“无有亦有”、“无有去来,而亦去来”、“不破不坏,不断不绝,不出不灭”这样的词句。你要知道,为.. <详情>
2020-11-04
法华探微(音频版)连载77此经功德无尽;诸佛神力
此经功德无尽第二个重点,「若我以是神力,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只劫,为嘱累故,说此经功德,犹不能尽。」这是因为,随便拿一个法出来,佛都可以告诉你这个法为什么是由第八识所生,为什么要平等地依止在第八识上才能继续运转下去,等等。法有.. <详情>
2020-11-02
法华探微(音频版)连载76如来一切所有之法
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尔时,千世界微尘等菩萨摩诃萨,从地涌出者,皆于佛前一心合掌,瞻仰尊颜,而白佛言:「世尊!我等于佛灭后,世尊分身所在国土灭度之处,当广说此经。所以者何?我等亦自欲得是真净大法,受持、读诵、解说、书写,而供养之。」.. <详情>
2020-10-31
世间中道与出世间中道
世间中道与出世间中道有人在佛法论坛讨论区中贴文如下:岳师兄道鉴:您大作中提及“生涯规划”,刚好目前公司在做绩效考核的动作。其中有自评项目,必须写下自.. <详情>
2020-10-30
法华探微(音频版)连载75威音王佛往事--最初威音王如来
「是比丘临欲终时,于虚空中,具闻威音王佛先所说《法华经》二十千万亿偈,悉能受持,即得如上眼根清净、耳鼻舌身意根清净。得是六根清净已,更增寿命二百万亿那由他岁,广为人说是《法华经》。于时增上慢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