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养,又作供、供施、供给、打供,也称伺养、奉养、抚养,意指供食物、衣服等予佛法僧三宝、师长、父母等人,使他们衣食无忧,生活安然自在。
供养对上含有亲近、奉事、辉敬的意思,对下含有同情、恰惜、爱护的意思。佛教所说的供养最初以身体行为为主。后亦包含纯粹的精神供养,因此有身分供养,心分供养之分。据有关佛经记载、饮食、衣服、汤药等,属身分供养;不共心供养、无厌足心供养、等分心供养等,属心分供养。佛教通常所说的供养,主要指供养佛宝和出家僧众,以培植福德资粮的物质供养,以及法师为信徒讲经说法,以法为供养两种方式。
根据供养物品的种类、供养方法和供养对象的不同,佛经中对供养有不同的划分。据《十住毗婆沙论》卷一中说有两种供养:一、法供养、指善于
听闻大乘正法,或广或略;二、财供养,指饮食等四事供养据《善贤行愿品疏》中说,有三种供养:财供养,指供以世间之财宝、香花等之供养;二、法供养,指起善提心,而行自利、利他之二利;三、观行供养,指行周遍含融观、事事无碍观等华严观行供养。据《法华文句》卷三中说有三业供养:一、身业供养,身至诚礼敬诸佛善萨;二、口业供养、口发言称美诸佛善萨功德三、意业供养,端心正意,想念诸佛善萨相好庄严。据《大日经义释》卷十一中说,供养有四种:即香花、合掌、慈悲、运心等
四种供养。据《苏悉地揭吻经》卷下说,供养有五种:涂香(持戒)、花餐(布施)、烧香(精进)、饮食(神定)、燃灯(智慧)等五种供养;另加阚伽(净水、忍辱),即为六种供养。据《法华经·法师品》中说,有花、香、耍珞、末香、涂香、烧香、增盖、幢恬、衣服、伎乐等十种供养 从以上划分可知, 不论如何划分, 供养基本可分为物质供养和精神供养两种佛陀住世时, 施主通常以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等物质供养诸佛菩萨,称为“四事供养”。这“四事供养”属于物质供养,除物质供养以外,还有法供养,诸如恭敬赞叹、礼拜供养等皮诚崇敬的态度,也称为供养。 《普贤行愿品》中普贤菩萨所发的广修供养愿,是对供养的最具体的解说。经中有对物质供养的阐释:“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所谓华云、髮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 一量如须弥山王。然种种灯,酥灯油,诸香油灯。一—灯柱,如須弥山。一—灯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
在论述了物质供养之外,《普贤行愿品》中还特别阐述了法供养的功德,经云: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经文指出,法供养是诸种供养中最为无上的供养。经中分别解说了七种法供养的方式。第一种为“如说修行供养”。所谓如说修行,就是依照佛陀言教如法修持,才能使自己善根增长,业障消除,从而成就道果,渡化众生。“如说”,即依照经教所说;“修行”,即如法修持。《大智渡论》云: “能行说为正,不行何所说,若说不修行,不名为智者。”作为一个修学佛法的人,不仅要相信经教所说,还应当依照教法真正实行。
只有颁行并重,才能调伏自心,生起佛法的证德;如果只是口若悬河,讲给别人听,自己却不如教修行,就像一个病人只谈药方,而自己不服药一样,不能净治自心,成熟相续。真正的“如说修行供养”,就是依法修行,清净身口意三业,严守净戒,读诵经典,广行六渡四摄,广为弘扬佛法,拔济众生之苦第二种,“利益众生供养”,是指作为学佛之人,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行动,都要考虑到众生的利益。要有一种“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奉献精神,将众生痛苦视为自己的痛苦,将众生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在平常生活中,凡是对众生有益的事情,我们都会去做;对众生没有利益的事情,我们都不能去做。我们要随顺众生的心愿,使众生生起欢喜心。一个学佛者还要将佛法的利益介绍给大众,带给众生法喜之乐,让众生从佛法中得到人生的启迪,掌握修行的方法,使众生从迷情人生转变为觉悟人生。
第三种,“摄受众生供养”,是指以佛法教化劝导他人,以自己的德行感化他人,令众生对佛法生起信心。对于一个学佛者来说,向他人宣讲佛法,让众生专注修学某一法门是摄受众生。对于多欲之人,若能“先以欲勾牵,后令人佛智”也是摄受众生。净土高僧少康在严州(今浙江杭州)修道时,为渡化少年念佛,就与少年约定说:“阿弥陀佛是你本师,能念一声佛,给你一钱。”小儿为了得到钱,就随声而念。一个月之后,小孩念佛求钱的人日益增加。少康大师对小孩说:“念佛十声,才给你们钱。”小孩就依照少康的要求而念佛。经过一年,不论老少贵贱,凡是见到少康的,都称阿弥陀佛。在少康大师的劝化下而念佛的人,充满道路。少康大师这种给钱劝念佛渡化众生的方式,即为摄受众生的方式之一。在佛门中摄受众生的方式有多种,有“金刚怒目”式的教育,也有“菩萨低眉”式的教育,不论哪种教化方式都是因机设化,都能达到教化众生的目的。
第四种,“代众生苦供养”,即代替众生受苦的供养方式。诸佛菩萨和历代祖师为了渡化众生,不仅采取善巧的方式渡化众生,而且还常常为了众生能够脱离苦海,甘愿为众生受苦。据《细门崇行录》中记载,佛陀住世之时,有一位比丘到珠师家中么食。当时,珠师正在为国王穿珠宝,见到比丘乞食,就将珠子放下进屋为比丘取食。不料,珠子滚落地上,被桌下的一只鹅吞了下去。珠师将饮食交与比丘,却不见了珠宝,怀疑是比丘乘他取饮食时偷走了。珠师质问比丘,比丘说没有拿。比丘为了保护鹅,也不愿说出真相,只有任珠师锤击,以至于浑身流血。 这时,鹅见到比丘满身是血,就从比丘身上添血。珠师迁怒于鹅,就将鹅宰杀了。比丘见鹅被杀,不禁泪流满面,珠师感到很奇怪,比丘方才将真相告诉了珠师 珠师方才恍然大抵,赶紧顶礼求忏悔
第五种, “勤修善根供养”,是指勤修世间和出世间各种善根。世问善根主要有三善根,即不贪不頭、不痴。贪、頭、痴被称为三毒,是障碍一个修行人成就的逆缘。 修行者只有通过勤修戒、定、慧的方式,才可去除贪、哨、痴三毒之心,从而做到不贪、不順、不痴。众生若能勤终三善根,就可以渐次成就圣果。出世间的善根是精进,所谓精进就是一门深入地修学某一法门,天长日久就会有成就。民间诊语说“艺多不养家”,就是说一个人学的技艺太多,一样都不精,就难以依靠技艺谋生。修行也是这样。如果你每种法门都学,最后一种法门也学不好,导致一事无成。
第六种,“不舍善萨业供养”,是指修学觉悟的普萨行,广泛利益大众的事业。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论从事哪种行业,你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利,而是了服务众生,方便众生,利益众生,并在服务众生中,体现自身的价值。这样,你所从事的事业就是甚萨业。修行是行甚萨道,修六渡四摄同样是不舍善萨之业。因此,几是为成就善萨道的各种修行方式都要去做,凡是能自利利他的事业都去做、就是真正的不舍普萨业。不舍菩萨业、才能成就善萨道。
第七种, “不离善提心供养”,是指一个修学者在行住坐卧一切行中,自心都要不离善提心。善提心即真正觉悟的心、彻底觉悟的心。每个人本来都具足觉悟的心,只是众生迷面不觉,真性难以显现,只有处处以证悟菩提自性为目标,使自己的妙明真心不断生发出来,才是真正的修菩提心从上论述可知, 供养不仅有衣服 饮食等物质供养, 也有讲经说法 摄受众生的精神供养。 不论哪种供养 自 都是众生获得 福报, 成就圆满觉悟的途径。 因此, 作为佛子 要广修各种供养, 做到“众生界尽 众生业尽 众生烦恼尽 我供乃尽” 。
↓↓↓ 点击"阅读原文" 【与百万佛友共修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