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面对人生,珍惜所有

禅宗文化

四福的观念要从知福开始,虽然许多人都在求福,有的向神求,有的向佛求,还有人向人求。但对于自己是否有福,却并不清楚。  佛陀教我们要知足常乐,但很多人却人在福中不知福,即使已经富甲天下了,如果不知足,仍然是贫穷的;有的人则虽然穷的上无片瓦覆顶,下无立锥之地,但只要他感觉活得很有意义,这人就算是有福的。

能知足就是有福

因此能知足的人,就是有福的人。我们也常说平安就是福,不过先要知道平安是怎么来的。平安不是向外求的,因此心中平安就是最大的福。如果心中不满足,心不安,也就没有福。

其次是惜福。许多人知道有福,认为有福不享是傻瓜,应该有多少福享多少福。有的享儿女的福,有的享父母、丈夫、妻子的福,有的是享老福。可是光会享福是不够的,因为福享过了就没有;有福应该要惜福,惜福的人最快乐,并且进一步把自己的福分享给他人,这也是一种惜福。

第三是培福。知道有福,但福报有限,就应该要培福。例如做好事让其他人得到幸福,就是培福。培福不一定要用钱,举手之劳或一句话、一个笑容都可以培福;培福的机会随时都有,过马路时搀一个小孩或老太太,坐车时让位子给残障的人都是培福。培福的人不但自己福更多,也会快乐。

第四是种福。知道自己没有福,就要种福。培和种不一样,已经有了而不够,因此要培;原来没有福,所以要开始种。佛教说的福田有很多,只要别人需要帮助,能适当的提供帮助就是种福。此外,种福要在人间种,要在与人相处互动之间种。

文章点评

最近更新

© 2015-2025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

声明 本站主题以弘扬素食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 包括/图片/视频/个人隐私等信息 )请来信告知,本站收到信息会立即屏蔽或删除关于您的主题内容,联系方式:点击联系我们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