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如何面对死亡,消除对死亡的恐惧?

佛教文库

学佛者除了希望在人际关系方面能得自在之外,当面对死亡?不管是自己或亲人的死亡时,是否也能自在?这就需要更深一层的智慧了。你要在人际关系方面很自在,就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不要有你我的分别心;一样的,要克服死亡的问题,对死亡也要有正确的了解。很多没有学佛的人,面对死亡时,可能无法应付得很好,以致产生很大的障碍。

所以这时佛教会更进一步的帮忙去了解,并克服死亡的问题。要消除对死亡的恐惧,首先一定要认清这个事实:它一定会来。

平常你对于生与死到底抱著什么看法,是否能看得很透彻?能否把它看得像今天上来净苑,又下山去一样的自然?通常我们对于这种来去不会感到痛苦,可是对于身体的来去,可能就无法如此轻松、自在了。

为何我们今天来去于净苑会觉得很自在?因为我们会觉得,其实「来」也不一定是真的来,因为等一下就要回去了。或许你是抱著一个过客的心,觉得只是暂时来而已;可是对于生命的来去,却无法以这种心情去面对它。

为何会我们会对死亡如此的恐惧?因为我们把它看得很实在。来去于净苑,我们不会觉得恐惧,因为我们知道,不是真的来,也不是真的回去;下山去了,以后还可能再来,所以跟师父说再见时,不会感到痛苦。如果今天跟师父告别后,永远就不会再回来了,可能就不会那么高兴,因为是最后一次见面了。

所以,所谓「生死」,并非如你所想像的那么的真实。事实上,它是来来去去的。假如你能把生死想像成只是来去于某个地方,就会觉得比较舒服了。换言之,把整个人生观看得还有过去、未来,而不是只有现在这一段而已。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二步。

所以,解决生死问题的第一步是:面对它,不要逃避它。很多人很忌讳谈死亡,不愿面对它,这是无法解决问题的。第二步:晓得人生只是来来去去而已。

第三步,更透彻的一步。既然是来来去去?有没有「来」?有没有「去」?来的是谁?去的是谁?结果发现,根本没有人来、也没有人去。这是第三步,能够看透死亡。

比如我手上的这把扇子,它是怎么来的?它是由工人砍竹子、作纸张,再黏起来作成的。扇子真的来了吗?扇子它「自己的东西」在什么地方?哪一个是扇子它自己的东西?是纸、竹、还是墨?有没有一个东西叫做扇子?既然没有的话,扇子在什么地方?它真的有吗?

一样的,人是五阴身心,精神和物质和合而成的。真的有「你」来吗?你在什么地方?这块肉是你吗?这块肉昨天在什么地方?可能有些跑到厕所去了。明天、后天的你在什么地方?可能有一部分在市场。所以所谓的「你」,还是来来去去。它本来就是来来去去的东西,真的有一个那么实在的你?

在你的身体里面,还有一部分是空气。你所呼的出二氧化碳被植物吸收,植物再放出一部分的氧,你又把它吸收。所以有一部分的「你」跑到植物里去,有一部分的植物跑到你的身体里。哪一个真的是你?跑到植物里去的是你吗?

若能看破那些你我的分别,生死的问题都可以解决,乃至于人生这场戏都能看破。你会发觉人生如戏,你现在在演某某人,我现在在演惠敏师。大家都在演戏,演完以后就说再见。演完之后,进入后台,不会痛哭流涕,因为等一下还要从后台跑出来。

所以学佛除了可在人际关系相处得到自在之外,更进一步,能得到整个人生轮迴的大自在。这大概是从佛教中可以学到、用得到的道理。如果生死这个最大的困难都可以解决的话,大概一切其它的问题都比较好解决了。

文章点评

最近更新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