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学佛进步的标志

佛教基础

无论做任何事情,进步有进步的标志,退步有退步的现象,成功有成功的结果,失败有失败的损失。学佛修行也是一样,进步和退步行者的心里应该一清二楚,有人说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其实这种说法,只是不愿意面对自己的真心而已。在这里我简单地讲一下,学佛进步的标志。

第一,孝顺,孝顺父母,是学佛进步的标志之一。如果你学佛之后,愿意听父母的话也尊重父母的想法,父母喜欢什么你尽量争取满足,这就是孝顺。当你对父母越来越孝顺,这表示你学佛有了进步,而且你已经做到了《因果七决经》中所讲的“知母、念母和报母”的行为准则,也已经生起了感恩之心。孝顺父母是学佛修法的基本之一,《学佛规》云:“一切行善,孝顺为先。”一个人能够做到孝顺父母,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就可以利益许多人。另外,孝顺的心态和行为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且能够生起大乘佛法所讲的菩提心。

如果学佛之后,你看不起父母,每天责骂父母,常做一些父母不高兴的事,连孝顺父母的想法也没有,不报答父母之恩,那就是不孝,就是忘恩负义之人,这样的人不配学佛。《学佛规》云:“缺少孝敬,学佛是迷。”一个学佛的人,若是缺少了孝心,就缺少了一颗善良仁慈的心,学佛也是迷信和糊涂,因为学佛最基本的是慈悲,缺少仁慈的心难以发慈悲、发菩提、利益众生的心。

第二,尊敬。尊敬师长,是学佛进步的标志之二。如果你学佛之后,发自内心恭敬前辈、尊敬师长,耐心闻听他们的教诲,虚心接受他们的长处,尊重他的善意和学问,行为和证见,并愿意满足他们的心愿,这就是敬。对前辈与师父越来越尊敬,这表示你学佛有进步,而且你已经做到了《上师相应经》所讲的“恭敬上师,功德圆满”的道理,你已经有了礼敬和恭敬之心,这是学佛法的基础之二。《学佛规》云:“学佛修心,孝敬为先。”一个尊敬前辈的人,自然能够学到前辈的经验,你也会成为一名知识渊博之人;一个学佛修心的人,能够恭敬上师,自然会接受到上师的加持,同时也能学到上师的知识,获得深奥的诀窍,你一定能够佛学渊博,智慧圆满,明心见性,成就佛果。

另外,尊敬的心态能够改变人的心胸,能够接受无限的力量,增添你的知识和智慧。如果你学佛之后,背叛污蔑上师,看不起前辈,当面夸奖背后诽谤,前辈,换你时假装听不见;前辈需要帮忙时,你躲的很远;在前辈面前表现自己很有才能,藐视长辈;做一些违反圣贤道德的事情,连尊重和恭敬的想法都没有,不感恩师父教诲之恩,那就是不敬,这样的人不配学佛。《学佛规》云:“失去尊敬,不得知识。”一个学佛的人,若失去尊敬心,将无法获得上师的加持和知识,也无法开启智慧,学佛也是迷惑。因为学佛的根本是智慧,学佛修心不能缺少智慧,没有尊敬之心无法学到别人的知识,更无法认识万法的规律。自己迷惑不解,怎能利益众生呢?而且,你也永远不会成为知识渊博的人,你学佛人已经走歪了,千万不要说自己学佛,否则别人不但耻笑你而且还会误解佛法。

第三,和睦。家庭和睦,是学佛进步的标志之三。如果你学佛之后对老人恭敬、对孩子关爱、对家人体贴、对伴侣包容、对朋友尊重、对外人像家人一般;说话爱说好话,做人讲究信用,做事实实在在;不爱讲花言巧语,不挑拨离间和奸邪巧辩,不阳奉阴违;与所有人相处都很融洽,团结一致,常以满足他人心愿为乐,与家人、邻里、朋友、同事越来越和蔼可亲,这就是和睦。表示你的学佛有了进步,而且你已经明白了佛经《吉祥和好经》所讲“和睦相处一切法”的道理。你已经有了和好之心,这也是学佛的基础。《学佛规》云:“和睦相处,做人为先。”一个人能够好和,他就有一颗和善的心,才能跟别人和睦相处,就可以利益许多的人,和睦相处是做人的基础,也是做人具备的条件。另外,和好的心态能够改变寿命,增加福报,而且能生起佛法所讲的诸法平等心。

如果你学佛之后,看不起老人,经常责怪孩子,亲友之间挑拨,侮辱伴侣,得罪朋友,对外人轻视,不讲信用,开口就骂人,说话就挑剔,做事马马虎虎,视兄弟姐妹为仇人,偷奸取巧,恶口伤人,那就是不和,你不配学佛。《学佛规》云:“做人不和,学佛心乱。”一个学佛的人,若是缺少和好之心,就缺少和善的心,你的心将无法安静下来,心情不舒畅,这样学佛没有大的用处,学佛最重要的是一心不乱,若是你的心不和善、不平等、不平衡、不和睦怎能安静、安详、放松、清静呢?怎能救度他人呢?做人的根本是和善,家庭的根基是和睦,世界的根本是和平,成就佛位的基础也是和善,你若不和善证明你学佛已经走歪了,你千万不要告诉别人你学佛,否则人家看到你这样凶暴、野蛮、煽动、急躁的行为与心态,会影响他人发心进入佛门。

第四,爱心。博爱众生,是学佛进步的标志之四。这里讲的爱不是男女之间的爱情,不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爱,那些都是自私的爱。这里讲的爱是博爱、无自私、无条件、无偏向地慈爱一切众生。如果你学佛之后心胸开阔了,对敌人的仇恨淡化了,对亲友的情爱逐渐放下了,对一切众生没有亲疏爱憎的分别,最后对所有的众生平等对待,对受苦者生起可怜、同情、关怀及脱离痛苦的慈悲心。希望一切众生远离痛苦,获得快乐,众生得到快乐自己欢喜,为一切众生做有益之事,这就是博爱。表示你学佛不但有了进步,而且也明白了佛在《菩提经》中所讲:为众生发菩提心”的道理。《学佛规》云:“博爱众生,慈悲为先。”一个人能够博爱,就有一颗仁爱慈悲的心,就可以利益许多人。另外,博爱的心态能够改变你的心情,增添福徳,而且生起佛法所讲的菩提心。

如果你学佛之后,对仇人嗔恨越来越强烈,对亲友的情爱越来越执着,对灾难者没有同情心,对动物没有怜悯心,总爱打架斗殴,打击报复,伤害他人,欺压弱者,常常做些他人不高兴的事,对父母都没有感恩之心,那就是不博爱也不配学佛。《学佛规》云:“自私溺爱,学佛走偏。”一个学佛之人,若是缺少博爱,就缺少无私的慈悲心,没有慈悲心学佛也难以入门。因为大乘佛法的基本是博爱慈悲心,缺少博爱慈悲心怎能发菩提心,怎么利益众生?而且你太自私心胸狭窄,不会关爱他人,所以父母和他人看到你学佛,认为你走邪道开始阻碍你。实际上是你自己学佛已经走歪了,千万不要说你学佛,否则,人家看你没有慈悲、不懂博爱,而且自私自利、虚伪又嗔恨,会影响他人学佛。

第五,行善。积德行善,是学佛进步的标志之五。行善不仅佛教提倡,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都提倡行善。世间之善就是做好事不做坏事,善良的心态与行为;佛教讲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等十善。总之,停止一切恶的心念和恶的行为,培养善良的心态、做好事、说好话、不伤害他人,心地善良才是真善。如果你学佛之后心地善良了,爱帮助他人,给他人温暖,为人正直,自心清净,经常保持善心,愿意与他人分享喜悦,心甘情愿为他人服务,希望他人快乐幸福,对众生越来越慈爱,做人诚实,这也是行善,也证明你学佛有了进步,而且已经明白了《因果经》所讲“止恶行善”的道理。这也是做人学佛最基本的。《学佛规》云:“善心做事,学佛为基。”一个人能够做好事,他就有一颗好心,就可以利益许多的人,另外,好心能够改变你的一切行为和心情,能改变你的人生方向,身心健康,而且生起佛法所讲的菩提善行。

如果你学佛之后,为人不正,作恶多端,伤害他人,欺压弱者,吃喝玩乐,杀生偷盗,满口谎言,嗔恨心越来越强大,贪心越来越重,斤斤计较,借口修佛,口蜜腹剑,欺骗善人,对灾难受苦者没有同情心,常做一些恶劣之事,引起他人对你的厌恶。心胸恶毒,做事卑鄙,自私自利,恶性膨胀,恶心伤害他人,那就是不善也不配学佛。《学佛规》云:“恶心害人,远离佛道。”一个学佛的人,若心地不善就缺少一颗好心,所作所为都是坏事,这样的人学佛也没有用,因为,你走的不是佛道。做人学佛都不能缺少好心,否则你如何做好事、如何朝好的方向改变?而且家人看你如此自私,心胸恶毒,认为你走上了邪道,开始阻碍你学佛。实际上是你学佛已经走歪了,千万不要说你是学佛之人,否则会把别人吓跑的,再也不敢接近佛法,因为怕变成和你一样的人。

第六,平静。心情平静,是学佛进步的标志之六。心情平静就是不发脾气、好心肠、心地善良。如果你学佛之后心情舒畅了,心平气和了,说话和颜悦色,做事踏踏实实,遇到任何境况都不骄不躁,性情温和,处处为他人着想,事事找自己原因;对众生越来越关爱,对他人越来越尊重,对家人越来越宽容,心越来越安静,这就是平静,表示你学佛有了进步,而且已经领悟了《意义续》所讲“自心清净,自由安详”的道理。这是做人学佛最基本的。《学佛规》云:“自心清净,静心成就。”一个人能够安静、清静、平静他就有一颗静心,就可以接触佛法所讲的禅定静修,也可以利益许多的人。另外,静心能够改变你的心胸、做人、生活和精神,而且能生起禅定界和般若智慧。

如果你学佛之后,一点小事都计较,不是发脾气就是大声斥责,乱语骂人且有暴力倾向。稍微不开心,就勃然大怒、暴跳如雷,计较心越来越强大,总之,冲动、易怒、恶性膨胀,那就是不静也不配学佛。《学佛规》云:“心情暴躁,毁灭善根。”脾气有多大,业力就有多大,所以,发脾气能毁灭我们的善根和慧根。一个学佛的人,若是心地不净,就缺少清净心,你的所作所为都是冲动和暴力,都是坏事,这样的人学佛也没有用,因为暴躁毁灭了自己过去积累的所有功德。佛法讲静你偏要躁,所以离佛道很远。若缺少静心怎能做好事业?而且暴躁易怒的情绪,已经影响了家人与朋友,他们看到你学佛,会认为你走了一条邪路,开始对你、对佛法有偏见和误解。实际上是你学佛已经走歪了,千万不要说你学佛,否则,会被人耻笑。

第七,才智。才智灵活,是学佛进步的标志之七。才智灵活有四个含义:才华、智慧、灵通、活泼。才华表现于外在的才能,指的是超越常人的功能,坚强的体力和精神、压制污秽的力量等;智慧指的是真正的聪明,独到的见解,正理的认知,不拘小节,,目光长远等;灵通指的是接受的能力强大,反应快捷;活泼一般指的是人物性格特点,是天真、不发呆、开朗等。

如果你学佛后心胸宽大,精神越来越旺盛,做事有礼有节,反应灵敏,不计小节,凡事为他人着想,有超乎常人的想象力,聪明过智,才思敏捷,总而言之,不糊涂有分寸,有独特的见解,这就是才智。这样的人才不会迷惑,而且能利益他人,这表示你学佛已经有了进步,也明白《光荣经》所讲“智慧光照他人,普度一切众生”的道理。自己才华出众,聪明能干,智力开发,又不傲慢,而且乐于帮助引导迷惑不解的人,这也是做人和学佛的基本。《学佛规》云:“智慧度自,慈悲度他。”一个人能够自己不糊涂,不迷惑,善恶分明,明白是非,知道自己走的路是对是错,他就有了智慧,就能够度自己解脱烦恼,而且接近佛法所讲的“觉悟与证悟”。有了智慧才有慈悲心,才能够救度他人,因为,慈悲是利益众生的思想。智慧能够改变自己和他人的命运、生命、生活和精神,而且生起大慈大悲、大德和大智。

如果你学佛之后,是非颠倒,黑白不分,善恶不明,愚昧无知,学佛一塌糊涂,该放的放不下,该提的提不起,拖拖拉拉,做事笨手笨脚,说话神经叨叨,对别人疑神疑鬼,顾虑重重,最后对佛法也产生怀疑;自己没有主见,总被别人利用;从来感受不到别人的痛苦,经常说讽刺话;自己精神不正常,还自吹有特异功能;世法和出世法也分不清楚,一点小问题都不会处理,总是引起矛盾和争论。而且执着心非常强烈,别人说话听不进去。你的父母和他人看到你的状况,会认为佛教是迷信,就开始阻碍你学佛。实际上是你学佛修心都走歪了,千万不要说你学佛,否则人家看你疑神疑鬼,糊里糊涂,都会吓跑的,他们再也不敢接近佛法,因为怕自己会变成像你一样的人——神经不正常。

佛法是正理也是正法,一个真心修法的人,应该越学越聪明,越有能力,越有智慧。《学佛规》云:“修学佛法,正见出凡,智慧发光,消除迷惑,”意思是说,如果你真正学佛,用心修行,你的见解是正见,智慧自然就显露出来,做事做人都有分寸,好坏善恶都能分得清看得明,你的智慧如太阳的光明,能消除一切迷惑不解及无明黑暗。但你却恰恰相反,这足以证明你已经走进了邪门歪道。有些学佛者外表看起来很温柔慈祥,张口弘扬佛法,闭口救度众生,但内心对世间法却产生贪欲,表里不一,这种人不但没有能力净化众生的心灵,反而会引导众生误入邪道。这样的人,犹如文盲唱戏,把佛法当成台词倒背如流,对佛法的教义却一窍不通。他只会用高超的演技拉拢弟子,迷惑众生,让弟子们毫不犹豫地跟随他、供养他。贪图物质和饮食,喜欢钱财,心中的烦恼比凡人还多。这种人不配学佛更不配讲法,我们必须要离开他们,不然影响我们学佛和行善,阻碍解脱及觉悟,更浪费了我们暇满的人身。

第八,包容。包容忍让,宽宏大度,是学佛进步的标志之八。包容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智慧;忍让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风度,更是一种美德;宽容是千百次的忍耐后提升的人格魅力,是健康人格的特征,它基于理解而又高于理解,它能使人性情和蔼,使心灵有转折退让的余地。如果你学佛之后心胸宽大了,善于理解别人,不追究过失、不斤斤计较,尊重忍让他人,做事有耐心,不冲动、不矛盾、不傲慢而且谦卑礼让,这就是包容。你有了包容,才有修养和高贵的品质、才有无上的福分,不但会善待自己,而且也愿意善待他人。这表示你学佛已经有了进步,而且明白了《光荣经》所讲“忍让他人侮辱,功德不可思议”的道理。这也是做人和学佛的基本。

《学佛规》云:“宽宏他人,万人之上。”一个人能够不计较、不矛盾、忍让并体谅他人,就有了一颗包容之心,在包容和宽恕别人的同时,也救赎了自己。你原谅别人,实际上原谅自己;你尊重他人,实际上尊重自己。包容能够改变你的心态,心态能够改变你的命运、生活和精神,而且能够生起佛法所讲的大德和大力。如果学佛之后变得心胸狭窄,做事冲动,小肚鸡肠,嫉妒他人,经常和他人产生矛盾,没有平静之心,不理解他人,对别人的苦难无动于衷,嫉妒心越来越强大,大事小情都要发脾气,别人一句无心之话,你总在意纠结,常把小事搞得复杂。这样的人不配学佛,千万不要说你在学佛,否则,会把别人都吓跑的。

学佛的人,必须要知道忍让和软弱的差距,“忍让”是智慧的表现;“软弱”是无能的象征。我们忍让别人不是软弱,而是智慧和勇气、包容和宽容的象征。实际上,包容是对别人的理解,是一种放下的大度,是一种与人为善的观念。而包容自己是一种豁达、冷静与理智,包容自己并不是放纵自己。所以应该学会包容,多一些包容就少一些心灵的隔膜;多一份包容,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任,多一份友爱。真正的包容就是在心里接纳别人,理解别人,尊重别人的处世原则。虽然做到包容不是那么简单,但是我们做人与学佛,应该尽最大努力去做,从一点一滴做起,那样你会离包容越来越近,经过不断的积累,你一定能够达到宽广的胸怀,崇高的境界。

生根活佛

1
文章点评
2023-11-29
基本佛法10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基本佛法10法增比丘(BhikkhuDhammavaro)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诸恶莫作(VarittaSila)是戒行的修习,避免作坏的事。众善奉行(CarittaSila)是道德的修习,修习善的事.. <详情>
2023-11-29
基本佛法9三十种波罗蜜
基本佛法9三十种波罗蜜法增比丘(BhikkhuDhammavaro)第一:普通布施波罗蜜,中级布施波罗蜜,上级布施波罗蜜。第二:普通持戒波罗蜜,中级持戒波罗蜜,上级持戒波.. <详情>
2023-11-29
基本佛法8听闻佛法的八难
基本佛法8听闻佛法的八难法增比丘(BhikkhuDhammavaro)要能听闻佛法,我们必须克服八种障碍,八难或八非时(Akkhana),那就是不要:(1)生于地狱中;(2)生于饿鬼中.. <详情>
2023-11-29
基本佛法7二善趣
基本佛法7二善趣法增比丘(BhikkhuDhammavaro)二善趣也是在三十一界里。三十一界统摄于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十一界是:四恶趣,二善趣(人,六欲天),初.. <详情>
2023-11-28
基本佛法6四恶趣
基本佛法6四恶趣(Apāya)法增比丘(BhikkhuDhammavaro)四恶趣是在三十一界里。三十一界统摄于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十一界是:四恶趣,人,六欲天,初禅.. <详情>
2023-11-28
基本佛法4世间
基本佛法4世间法增比丘(BhikkhuDhammavaro)[杂阿含二三三经](世间)[大正大藏经]「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世间,.. <详情>
2023-11-28
基本佛法3布施供养
基本佛法3布施供养法增比丘(BhikkhuDhammavaro)布施是以自己所拥有的物品施与他人,这是舍与的思念(cetanā),在执行时能消除对布施物的执著,在业报上是能获得.. <详情>
2023-11-28
基本佛法2受持五戒
基本佛法2受持五戒法增比丘(BhikkhuDhammavaro)三皈五戒求受者念:尊者大德!我(们)向您求授三皈五戒。第二次尊者大德!我(们)向您求授三皈五戒。第三次,尊者大德!.. <详情>

最近更新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