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大宝法王:将夹杂痛苦的"世间爱"清净转化!

藏传佛教论坛
藏传佛教论坛
大德法语 | 显密教言


世间的“关爱之情”,痛苦常会随之而来,因此我们要知道如何转变,也就是我们要学习如何将这种“带着苦痛的爱”,转化为善的、有力的、本质更好、更清净的慈爱之心。

世间、出世间同样会用到“关爱”这个词,但世间和出世间的爱是不同的:世间的“爱”伴随一种占有欲,带有“不肯放手”的感觉;但佛法、出世间的慈爱,是一种释放、给予,不被贪恋烦恼所束缚,不带占有的成分。

因此我觉得,这种“关爱、慈心”确实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值得我们长久学习,也是可以去实践、去修持的,若你想要去开展这种无执的慈心,是可以藉由逐步学习而有更深切的体会的。

一个情执重、占有欲强,而又不想有所改变的人,是无法真正懂得何谓关爱、何谓慈心的,因为关爱之情不仅你一人之事,而是与他人的互动,若你想要学习真正的爱,就需要透过慈心的学习、修持,才可能改变贪执,而让真正的慈爱之心开展出来的。

金刚乘修习中,会将菩提心观想成为一个满月。光是“满月”这个意象本身,就对我们有启发作用,因为平时我们的关爱之心,都是有所偏私、有所分别的,都如同初一、初二的新月一般,尚不圆满。

然而菩提心并非如此,如同十五日的满月一般,菩提心是无偏私、圆满的,也象征我们根本的慈爱之心是光芒显耀、有能力完全展现的。

我们平时世间的亲情、爱情、友情等,也是一种慈爱,但都是偏向某部分的、格局较小的、尚不圆满的;而当你能给予陌生人、甚至是敌人关爱之情的话,这就称为是“大爱”。

佛教中谈及的慈爱,和世间的爱有所不同。佛教认为给予众生“慈爱”的原因,是从一个非常根本,也就是生命共同的一个基础上来论——之所以要慈爱众生,是因为众生都想要离苦得乐,这就是慈心、悲心生起的主要原因。


我们先从自己思维起,体会到我们自己想要离开痛苦得到快乐之后,去放眼四周,所有生命亦复如此,和我没有任何差别,这就是我们应当关爱其他生命的原因。

有时想想我们为了要避免痛苦,常因此处于恐惧中,或有些人缺乏关爱或怕失去感情等等,而活在这种担忧之中。同理,其他生命也遭受同样的痛苦,因此这“众生都希望离苦得乐”的基础,就是佛教中教导我们生起悲心的原因。


从“所有生命都想要离苦得乐”的基础上来看,我们的关爱之心应当是无亲疏之分的,即使是敌人也想要离苦得乐,因此我们要以共同、普遍的大爱,去对待所有众生。


但同时你也会发现,有些人、有些生命就是和你较为亲密,例如父母、师长等,因此如何恰当拿捏对众生的大爱与对各自亲友的关爱,如何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这就是修行的关键。


否则一般人会觉得这彼此矛盾:同时要修持平等无私的大爱,又要对某些人给予特别的关注,两者难以平衡。但对于一个有修持的人而言,这两者不仅没有矛盾,甚至会发现,对于特定众生的关爱之情,其实会帮助你更加深对众生的大爱,因此重点在于是否抓到修持的要点。

举例而言,我们谈到世尊释迦牟尼佛时,印象上会觉得他一生心如止水,没有任何爱情故事,但其实并非如此,在佛陀的本生传当中,记载到他过去生中,有着许多爱情故事。

在佛陀的最后有际,也就是轮回的最后,即将成佛的那一生时,一些经典提到,佛陀有两个妻子,也有说佛陀只有一个妻子,似乎只有一个妻子的说法比较正确。总之,本生传中提到,佛陀的妻子耶输陀罗和他因缘深刻,她过去生中曾经发愿,要生生世世甚至几百、几千万年之久,都能伴随世尊左右,同为夫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佛陀一生中,也有和他因缘特别深的人。不仅如此,金刚总持祈请文中也告诉我们,弟子要发愿“世世不离清净上师尊”,或例如观音菩萨发愿过要与上师阿弥陀佛永不分离,也因此弥陀成为了观音菩萨的顶严。这都在说明,生命当中都会有一些和自己特别有缘的众生。

因此,话说回来,我们应当练习对于众生平等广大的关爱之心,但一生中仍会有许多和自己业缘较为深厚的众生,这就是修持关键之处,你要能够在其间取得平衡,不相违背的做到两者的圆融。

“圆融”说来简单,但行之不易,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心思去闻思学习,并且练习实践做到。我们知道生存于世,容易存有强烈的亲殊之分,当你投入“关爱亲人”的当下,自然会生起“仇视敌人、贪爱亲友”的二边分别,这也是我们面临的修行难题。但无论如何,我们应该试着透过佛法的闻思学习,开启真实的慈爱之心,不然继续照旧下去的话,世间情爱只会造成自己更多的痛苦。





藏传佛教 | 汉传佛教 | 大德教言 | 修福增慧

- I get the Dharma nectar -

微信:zangchuanfojiao

点击“阅读原文浏览更多善知识文章

8
文章点评

最近更新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