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七六>楞严咒中佛

入门首页

七六楞严咒中佛

楞严咒。是《楞严经》的一个主要的神咒。这部经的来因:佛弟子阿难尊者托钵路过摩登伽女门前,被淫女的邪咒迷惑了。正在危险的时候,佛知道了,从顶上放出百珠宝无畏光明来,光里有佛化身,坐在千叶宝莲上,说了这几个咒,并派文殊师利菩萨用这个咒去解救阿难。阿难感到自己很惭愧,没有道力,因此哀求佛重说一遍给大众听。

咒前十八句偈是阿难尊者赞叹佛法,发大愿心。

妙湛。妙湛。妙,不可思议;湛,清净光明的意思。

希有。少有之意。

亿劫。就是一个亿个劫。

不历。没有经过的意思。

僧祗。是阿僧祗劫的简称,译为无数劫。

恒沙。恒河内的沙,恒河是印度国内一条大河,有四十里宽,河沙很细,这里阿难用恒河沙譬喻愿度众生之多。

尘刹.是说佛土像细微的灰尘一样多。

伏请。俯伏在地请求的意思。

审除。审是审察之意,除是除掉的意思。

无上觉。无上觉即是佛。

舜若多。就是空的意思,是梵文音译。

销亡。销到没有的意思。

烁迦罗。坚定、坚固的意思。烁迦罗心是心坚定、坚固不动摇。

髻。肉髻。头顶顶骨高起的肉髻相,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

涌百宝光。佛顶放出的宝光如同泉水般涌现出来。

千叶宝莲。有一千个叶瓣的宝莲花。

金刚密迹。护法金刚力士内秘菩萨之德。处现金刚迹,秘密保护、化导修行人,叫金刚密迹。

擎山持杵。护法神一手举金刚大山,一手执持金刚宝杵,表现了护法神的雄猛威力。

持杵。就是手拿金刚宝杵。

咒。梵文为陀罗尼,是佛说的秘密语。根据多含不翻的原则,故本咒及大悲咒和十小咒的生字不作解释。

2
文章点评
2022-11-24
第二十一课圆满菩萨道
第二十一课圆满菩萨道《法华经.譬喻品》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法句经.世俗品》亦云:「世皆有死,三界无安,诸天虽乐,福尽亦丧。」众生流转于此生死炽然,苦恼无量的世间里,如何安住身心?金钱为五家共有,无法.. <详情>
2022-11-24
第二十课 佛教的第一
第二十课 佛教的第一有了第一次,才有第二次、第三次,乃至无数次;无量无限,就有无尽的希望。例如,佛教有了佛陀第一次转*轮,于是有今日无量的法宝,有正法住世。对于根源,不能忘本,因此,佛教徒对于佛教的许多「第一」,不能不知。兹分印度、.. <详情>
2022-11-24
第十九课 佛教的法数
第十九课 佛教的法数数字代表次第,并有计数的功能。在佛教经典中,有以法数为核心,再加以解说法数的意义者,例如《增一阿含经》、《本事经》、《法集名数经》等皆是。另外,明代一如、圆静等高僧先后将经典中有关法数的名相收录,归纳成书,而有.. <详情>
2022-11-24
第十八课 修持常识
第十八课 修持常识「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佛教的修持应不离生活,生活亦不离修持,所谓:「即生活即修持。」修持的类别除了行、立、坐、卧之外,并有止、观等,内容则不胜枚举,例如早晚课诵、禅七净七、般舟三昧、.. <详情>
2022-11-24
第十七课 生活法相
第十七课 生活法相人世间的生活有人事、感情、金钱等各方面的生活规范与法则,做一个佛教徒,也有一些在生活上应知应行的生活法相,今以数事略述如下:一、三业:身口意所造作的行为,称为三业。业是主宰轮回的主体,也是决定一个人智愚、美丑、贫.. <详情>
2022-11-24
第十六课 佛语典故
第十六课 佛语典故俗云:「世间好语佛说尽。」佛教不仅义理幽微深奥,佛经中的词语典故更是优美动人。根据统计,佛教传入中国后,共为中国增添了三万五千多个新词汇,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学内涵,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许多用语也都是从佛教名相演变而来.. <详情>
2022-11-24
第十五课 民俗神只
第十五课 民俗神只佛教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有许多节日与当地的民情风俗融和在一起,例如泰国的泼水节、卫塞节,西藏的晒佛节,乃至在中国也有浴佛节、腊八节、春秋二祭等,都是深植人心的民间节庆。除了民俗节日以外,各种神只的礼拜也几乎包容在佛.. <详情>
2022-11-24
第十四课 佛教节日
第十四课 佛教节日每一个宗教为纪念其教主或信仰的对象,都订有特殊的节日。如耶稣教、天主教有圣诞节、万圣节、复活节等;伊斯兰教有圣纪节、古尔邦节、开斋节等;道教有三元、三清、三会等节日;佛教也有许多特别的节日,其中以农历四月初八佛诞..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