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什么是断舍离?

佛与人生

夏暮秋初,两个季节正在交接,许多人想趁着换季给家里来个断舍离,但往往刚开始清理,就犯了难,九成新但已是旧款的连衣裙,漂亮的包装袋每件东西,似乎都能找到留下的理由。

何为断舍离?

断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是舍弃多余的废物 ,离是脱离对物品的执着。就像生活的新陈代谢,我们需要不断地把适合我们的东西留下来,把不适合的东西推出去。

其实,我们生活当中,要断舍离的,不止是衣物和一份不满意的工作,紧紧缠绕在每个人身上的,令我们倍感压力和负担的东西还有很多。不当的人际关系、无意义的社会交往、不良的职业和业余爱好等,把我们拖入了时间、精力、价值感困扰的泥潭,很多人和事,我们都需要进行断舍离。

我们处于物质过剩的世界

在这个时代,事物很容易渗入到我们自身的生活空间里。当我们亲身感受到这种物欲横流的现状时,会下意识的责备自己。其实,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中,社会因素占了很大一部分。

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商品数量已今非昔比,然而我们依然会受到来自上个时代,因物质匮乏而格外惜物的观念的影响,面对无用的物品,我们下意识想着不能浪费!而忽略了我不需要。这些都是导致我们喜欢囤货、无法舍弃杂物的原因。

断舍离的核心归咎于我们那颗贪嗔痴的三毒心,如果不能让自己的贪心,降低再降低(极简主义),家中空出来的位置,又会变成报复性买买买的动力。所以扔也罢、结缘出去也罢,都只是治标;治本,还得治这一颗贪执之心。

断舍离注重的不是物品,而是空间,确保生活空间干净、整洁,也要确保心灵上的空间有余地。

生活,是一个长期的修行过程,面对纷繁复杂的红尘,能量力度非常微弱的人,特别是刚踏入社会之门的初学者,选择什么样的人在路途当中能够陪伴自己,就非常的重要。和负能量的人相处定会影响自己前行路上的定力和发挥,如果做不到根本不接触,也要记得不是同路人不深交。

语言的断舍离

要避免隐藏自己的错误,宣扬别人的过失。绝大多数人在人格、思想、说话方式、待人接物上都会存在着缺陷,对这些,有些人会选择深藏不露害怕被人知道。

但一听到别人,特别是自己的竞争对手有什么过错,就根本不思考、不观察,迫不及待地四处揭发、八方张扬,恨不得告知全世界。

正直坦荡的人,敢于披露自己的缺点,善于学习,保持谦虚。需要承担责任的时候,也能毛遂自荐、当仁不让。是否宣讲自己的缺陷,把握好时机与场合,但对别人,却永远不能说长道短。

为什么老人们常说知足常乐呢?因为幸福生活和拥有和享受的物质多少,并没有太直接的联系,滚滚的物欲红尘反而让人受到捆缚,从中迷失自己。我们需要重新去定位寻找内心的自由和幸福。

如今,做减法的时代已经到来,剔除纷繁复杂、无意义的人、事、物,让生活回归真正的简单、自在和纯粹,当下我们就可以做起。断舍离的核心并不是物品,不是外界,不是他人,而是自己!

文章点评
2022-09-05
面对困境时该怎么办?佛门对于摆脱困境有哪些妙法?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只有我们勇于面对自己人生中的困境,并且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困境,人生才能够有一个质的飞跃,才能离成功更进一步。道理其实谁.. <详情>
2022-09-05
努力后求佛菩萨加持,就可以愿望成真吗?
问题:顶礼师父!我很努力,希望能达成内心的愿望,若没达到自己的预期,就会想尽办法,比如,来寺庙求佛菩萨加持。请问师父,我们努力了,也求佛菩萨加持,是不.. <详情>
2022-09-04
学佛人可以放下工作,一心念佛求生极乐吗?
问题:南无阿弥陀佛!顶礼师父!我可以放下工作,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吗?明朗法师:以前遇到好几个年轻人,四十来岁什么工作也不要了,就准备一个人静静地.. <详情>
2022-09-04
为什么学佛多年,命运仍然没改变?
学佛几年了为什么命运还是没有变好?我们凡夫的心模糊、散乱、迷茫,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就是不知道人生真相;也不能正确认识外在,就是所谓的宇宙真相,所以导致.. <详情>
2022-09-04
寂定而不寂寞,明确的人生目标,合理安排时间
每当事情告一段落之后,接下去的几天不知道要干什么才好,就会产生孤独寂寞的感觉;时间长了极为煎熬恐怖,所以古人以此来惩罚罪犯,创造了囚牢。人之所以空虚、.. <详情>
2022-09-04
把心打开,不要自己囚住自己
四祖道信禅师还未悟道时,曾经向三组僧璨禅师请教。道信虔诚地请求道:我觉得人生太苦恼了,希望你给我指引一条解脱的道路。三组僧璨禅师笑道:既然没有人捆绑着.. <详情>
2022-09-04
当明白人生无常就不会张扬
当你感到忙、觉得累的时候,不是因为价值的迷失,就是因为欲望的过多。少计较,多宽容,知满足,心也就闲了。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懂得放下,生命才会更加完美。.. <详情>
2022-09-04
什么是我执?我执的表现是怎样的?
这个我执就是我们深层的认知。这个认知就会决定我们看到什么样的世界。打个比喻:就像两副眼镜。一副是具有穿透性的,可以从事物的表相能照见事物的本质;另一副.. <详情>

最近更新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