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无阿弥陀佛!《无量寿经》中设满世界火,必过要闻法。会当成佛道,广渡生死流。必过要闻法怎样理解?
这一段偈语的核心就是一个字法。
末法时期佛不在了,但还有法。法与佛是同等的,法就等于是佛的法身舍利。
佛在经中说法为诸佛之母,一切诸佛皆从法生,没有法也就没有佛。天亲菩萨在《往生论》里也告诉我们:示佛法如佛。我们敬佛法就如同敬佛一样。
如果能遇到佛法,我们就能得到大的利益、永恒的利益,因为法是住持三宝。
住持是什么意思呢?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里解释说,住者不变不易,持者不散不失,就是永恒的意思。
知道了住持的意思,那么反过来就是不住持。比如我们这个世间,凡夫认为的宝,如钱财等身外之物,它不住持。
只有佛法僧是住持三宝,能给我们带来真实的永恒的利益。而我们这个世界没有永恒不变的宝贝,你有再多的钱,最后一分也带不走。这世界上都是无常的、虚妄的、变易的,如梦幻泡影,没有住持的宝贝,得不到真实的利益。
这一段偈,凸显了佛法的价值远远地超过了自己的生命。如果可以得遇佛法,假设大火遍满三千世界,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冲过火海去听闻。
其实自古以来,很多大德包括佛、菩萨都是在这样做,为我们以身示范。
在经中,释迦佛介绍自己曾经为了得到半句偈而舍去身命。
那是佛在因地修行的时候,有一世处在一个无佛的时代,闻法很难,偶尔得到了两句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但后面两句始终不知道,于是佛到处去寻求,最后遇见一个罗刹鬼,说:我知道后两句,你想知道,我可以告诉你,不过你得让我吃了。
佛毫不犹豫地说:如果你能告诉我,我可以让你吃了,你先告诉我,我记在我的八识田中,你再吃我。于是罗刹鬼说出了后面两句: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佛得到了之后,就把自己送给罗刹鬼吃了。
其它大乘经中也有这样的故事,如《华严经》中说,有菩萨为了求法,甘愿把自身投于大火坑中。
佛菩萨为了求法,如此的舍身舍命,我们能有如此勇猛的求法心吗?
这些在佛经中记载的公案,就是让我们明白佛法的价值,知道佛法能真正带给我们永恒的成佛的利益。
此偈中必过要闻法的必字,显示出菩萨在生命与法两者的取舍之中,当机立断的大智慧地抉择,舍无常小利而取永恒大利。尊法、重法、敬法。
关于对佛法的恭敬,印光大师常说:一分诚敬,消一分罪业,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消十分罪业,得十分利益。告诫我们对法要拿出至诚恭敬的心,你有多少诚敬,就能得到多少的利益。
印光大师又说:将此一句佛名号当作本命元辰。
本命元辰就是将这句名号,当作我们的命根子。
人,什么东西最宝贵呢?
活着的时候,可能认为钱财、儿女、家庭等等都是你的宝贝,可是,当你生病或要死的时候,钱财、儿女都要丢了,这个时侯觉得这条命才是最宝贵的,而不愿失去它。
那印光大师就说,你要把这六字名号当成你的命根子一样对待。
可见这句名号的重要。它就是念佛人的命根子。
昙鸾大师也说,这句名号是至极清净无上的摩尼宝珠。大师用摩尼宝珠来比喻这句名号,摩尼宝珠又叫如意宝珠,能满我们世间的一切愿望,想要什么有什么。所以,祖师说这句名号是如意宝珠,能满众生一切志愿。我们想成佛,想得到无量的智慧、无量的生命等等,这句名号都能满足我们。
因此,师父也常说,有饭吃有佛念,就足够了,无饭吃有佛念,也知足了。
综上所述,我们要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佛法呢?就是要像佛菩萨那样抉择,哪怕是面对大火危及生命的时刻,我们也要当机立断,必过要闻法,毫不畏惧,毫不吝惜自己的生命。二选一的时候,我们选择佛法,选择这句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方可不辜负佛之重恩,不浪用难得的人身。
原标题:设满世界火 必过要闻法
转自微信公众号:朵朵白莲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