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天这篇故事,出自《宋高僧传》,主人公是唐代高僧圆观法师。圆观法师之事在历史上影响极为久远,后世所谓“三生石”即源出于此。只是在流传过程中,法师名字也已改变(参见苏东坡撰《僧圆泽传》)。《宋高僧传》原文只提到圆观法师转世后唱竹枝词,后世流传版本则连歌词都有,其中第一首是:“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 三生石上旧精魂:最感人前世今生故事(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圆观法师交代完毕,结跏趺坐安然圆寂。(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十二年后灵隐寺边,两世之交再度相见。(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三生石(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三生石之传说(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唐朝洛阳慧林寺有一位圆观法师,不知是哪里人,住于洛阳城中。圆观法师生性疏阔简朴,勤于学佛,却又喜好从事世间生产,获得无数田产园林利益,当时人称他为佛门富豪。除此之外,圆观法师举止行为也很特异,并且通达音律。 代宗大历末年,圆观法师结识李源,两人成为忘形好友,交情深厚。李源父亲李澄曾任太守,天宝末年身陷贼人之手,李源于是将家中产业施舍给洛阳城北的慧林寺,将父亲李澄的别墅,作为慧林寺的公用财产。李源自己每日使用一个饮食器具,随慧林寺僧众一起饮食,如此这般过了三年。 李源喜好服食仙方,一日忽然约圆观法师一起游历四川青城山、峨嵋山等仙家洞府,访求仙药。圆观法师想走斜谷从长安入蜀中,李源则想要从荆州进入三峡,两个人争执这两条路线,经过半年都没说服对方。李源感叹:“我已不再侍奉天子王侯,因此游行之时,着实不想再走洛阳、长安两京间的官道!”圆观法师沉吟许久,叹道:“出游在外,确实不必坚持走哪条路,那就依你意思走吧。” 于是两人就从洛阳启程,南下荆州,再沿长江上行,进入三峡。这日行经南浦,在停泊舟船时,看见几位妇女穿着丝质衣带、锦绣衣服,戴着耳环,背负小水瓶在溪边汲水。园观法师看到之后,当下低头流泪不已:“我之所以不想走这条路,就是恐怕遇到这位妇人。”李源诧异地问:“自从进了三峡,我们见到如此穿着的妇人也不少,为何偏偏见到她就流泪?” 圆观法师无奈说出实情:“这位妇女乃是王氏,是我来世托身之处。她怀孕已三年,至今尚未生产,正是因为我未前来。如今既然已经见到,我的性命也就有所归属,这正是佛家所谓的生死轮回。请先生用符咒令其尽快生产,并且稍微停留几日,把我遗体葬在山谷之间。等到王家生下儿子,沐浴婴儿之时,也希望先生能前来拜访。如果那时婴儿能冲先生一笑,就是依然认得先生。再往后十二年,时当中秋月圆之夜,专门约定在杭州钱塘天竺寺之外,乃是与先生的相见之期。” 李源听完法师这一番话,后悔自己当日坚持走这条路,导致圆观法师丧命于此,悲伤哀痛,难以言表。李源根据圆观法师所说,召那妇人前来,并告诉她可以令其顺利生产,妇人闻言,欢喜踊跃地跑回家。不久,她的亲戚族人前来聚集,以干鱼浊酒在河滨馈赠李源。李源于是前往女子家中,授以符咒之水。圆观法师这边,已经沐浴完毕,更换新的衣装,随后结跏趺坐,安然圆寂。圆观法师刚刚断气,那王氏就顺利产下一子。三日之后,李源前去看新生儿,从襁褓中抱起婴儿,走到方中明亮之处,果然看见婴儿冲着李源笑了一笑。李源再次感伤流泪,就把此事原委详细告诉王氏妇人,王氏获悉此事,隆重厚葬圆观法师。第二日李源就调转船头,回到慧林寺后,询问圆观法师弟子,才知圆观法师事先早已有过吩咐。 李源时常忆念十二年后杭州再会之约,十二年后中秋之期,前往天竺山寺。那天夜里,月亮皎洁光明,李源忽然听到葛洪井边,有牧童在歌唱《竹枝词》,乘一头牛,一边敲击牛角,一边清歌词曲,头上绑着两个发髻,身上穿着一袭短衣,徐徐来到天竺寺前。李源仔细打量,发现牧童正是圆观法师转世,面相表情几乎一致。李源趋前作礼:“不知观公是否康健?”牧童答道:“李公真乃守信之士,如今你我圣凡殊途,小心不要再靠近我。你世俗之缘尚未尽,只要精勤修行而不堕落,将来还能再见。”李源不知道说什么,只能无言以对,望着牧童,潸然泪下。牧童说完又唱起《竹枝词》,缓缓离去,歌词殷切,曲调高昂,可惜李源心乱如麻,无法知道所唱歌词之意,只能感叹:“真是得道高僧,虽然近在咫尺,却又悬远相隔,圣凡之路有别,确有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