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师父讲故事 | 傲娇是进步路上的绊脚石

念念不捨彌陀佛名

师父讲故事 | 傲娇是进步路上的绊脚石

 释佛理 净宗书院 2019-04-09

关于龙树菩萨的故事,上次讲到龙树菩萨天聪奇悟,后来因悟到“欲为苦本”而出家修道。

 

咱们今天接着讲龙树菩萨出家后的故事。

 

龙树菩萨受戒后,便开始阅藏了。小乘的经、律、论三藏,90天就全部诵完了。不仅诵完了,还通达其意。

但龙树菩萨并不满足,继续寻求更多经典,遍求不得。雪山深处(指喜马拉雅山)有一位老比丘,知道龙树菩萨到处寻求经典,于是,就出来见龙树菩萨,并将“摩诃衍”授给龙树菩萨。

“摩诃衍”是指大乘经典。佛法分为小乘和大乘。小乘灰身灭智、自我解脱。大乘发大菩提心,不仅自己解脱,还要让一切众生解脱。当时的印度,小乘佛法盛行。虽然在龙树菩萨之前已经有马鸣菩萨弘扬大乘,但是还没形成气候,很多大乘经典隐没于世。

印度这个民族讲究修行,但是他们的根机是小乘的根机,不像中国人是大乘的根机。中国的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由此可知,中国人自利利他的思想是非常深厚的。正是有这样深厚的大乘土壤,所以,大乘佛法来到中国深受欢迎。

小乘就只有一尊佛,释迦牟尼佛,不承认其他佛,也不认为众生能成佛。大乘不仅有释迦牟尼佛,还有十方诸佛,一切众生也都可以成佛。中国的八大宗派:禅、密、律、净、天台、华严、三论、唯识,都属于大乘,说明大乘佛法盛行于中国。

而龙树菩萨所在的时代,小乘佛法占主流,大乘佛法还没有受到普遍的重视。龙树菩萨想求大乘的经典没有求到,雪山的老比丘就传给他大乘的经典。龙树菩萨得到大乘经典非常的喜欢,因为大乘佛法的境界完全不一样,小乘佛法的境界远远没法跟大乘比,大乘佛法更契合众生的心性。龙树菩萨虽有智慧,但他诵完这些经典后,对经中的大乘义理不甚了了,又求他经,游南阎浮提求诸经不得。

当时的印度大乘经典很少是有原因的。佛讲大乘经典的时候,小乘根机的弟子不在场,或在场也听不懂,如佛讲《华严经》时,声闻弟子如聋如哑,讲《法华经》时,五千比丘离席。多数弟子没有听到大乘经典,就以为没有大乘佛法,只有小乘佛法。佛陀灭度以后,也是小乘佛法盛行,大乘经典就隐没了。隐没到哪里呢?隐没到雪山或深山,或天上或龙宫,人间很难见到大乘经典。

龙树菩萨将南阎浮提洲的很多国家都走遍了,寻找经典的同时还与他人辩论。印度除了佛教以外,还有很多其它的宗教。佛经记载就有九十五种外道,外道和外道之间有辩论,每一派都认为“我最好”“我的理论最完美,其他的都不如我”,互相之间就会争胜。不仅是外道之间,外道和佛教之间也会辩论,佛教内部不同的派别之间也会辩论。

龙树菩萨一边寻经,一边与外道辩论。印度的辩论非常多,而且场面非常庞大,不像现在的辩论赛,台上几个人,台下几十人。在当时的印度,辩论赛受到国家关注与重视,国王、大臣作证,参与的人有十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而且有严格的规矩的,比如像马鸣菩萨和他师父辩论的时候,他师父就定下规矩:如果你输了,你就要做我的弟子。还有的辩论就更残酷,输了要砍头。

龙树菩萨所到之处,凡有辩论,皆获全胜。所有外道都被龙树菩萨摧伏,同时他又没找到义理更深的佛教典籍,以为佛法不过如此,于是骄慢心生。他就想,佛法的义理还未究竟,我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推演,让真理更加圆满的彰显。这时,龙树菩萨就想另外创立一个宗教。

龙树菩萨独自一人在静室水精地房开始新宗教的筹划,准备另立门庭,另树法幢,令弟子受新戒着新衣。龙树菩萨是佛弟子,在佛法中出家,但是竟然想要自己独立门户,自创宗教,自己收弟子,自己传戒,其慢心可见一斑。

 

这时候,有一个比他更厉害的人——大龙菩萨,出现了。大龙菩萨知道龙树菩萨非常有智慧、非常有悟性,如果这样的人将来弘扬佛法的话,肯定会对佛法有很大的贡献。可惜他现在竟然诽谤佛法,大龙菩萨就特别怜悯他,也是看重他,就想要引导龙树菩萨走上正道。

大龙菩萨把龙树菩萨接到龙宫,把龙宫七宝函里面的经典打开给龙树菩萨看,龙树菩萨一看,惊叹不已,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大乘经典。在世间虽然读了很多经,大乘、小乘都读过,但是龙宫藏的这些经典却从来没读过,他读得滋滋有味,一直读了九十天,九十天所读的经典是人间所读经典的十倍。九十天以后,他深契佛法义理、证得欢喜地。

在《楞伽经》中,佛陀授记龙树菩萨证得欢喜地。“欢喜地”就是菩萨修行的十地里面的第一地——初地,也叫欢喜地。初地为什么是欢喜地呢?因为证到初地就达到不退转了。修行人要修行成佛,第一个目标就是要达到不退转,达到不退转就等于必然成佛了。虽然还没成佛,但不会再退转了。所以这时候就非常欢喜,就叫欢喜地。

龙树菩萨证得欢喜地,深入无生法忍,大龙菩萨将之送出,并赠送一箱经书。很多大乘经典是龙树菩萨从龙宫中带出来的,我们现在看到《华严经》,就是龙树菩萨从龙宫取回的略本。

这个故事给我们一点启示:人的我慢心很容易生起。龙树菩萨起了几次傲慢心?两次。第一次起傲慢心,觉得世间的学问都学遍了,可以驰骋欲乐,可以去享乐了,结果差点死于刀下,幸免于难而发心出家。出家以后学习佛法的经典,把小乘经典都诵遍了,大乘经典只诵了一部分,就觉得佛法不过如此,于是又起了憍慢心,就想要自己创立宗派。

像龙树菩萨这样大菩萨的根性都容易起我慢心,当然这是一种示现,也说明我们普通人,骄慢心易起。

 

对于我慢心,其实有很多方法可以降伏。第一就是学习,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学习更深的理论。看的书多了,知道的多了,会发现原来我知道的很少,我知道的,不过是大海一滴而已。

尤其是学习佛法后,你才知道,虽然自己在世间有点儿小聪明,但是一面对佛法,完全就是笨鸟一只,什么都不懂。佛法太高深了,佛法讲的很多境界,尤其像《华严经》里面那些菩萨的境界,我们无法理解;不仅是境界很难企及,佛法所说的量也远超凡夫的思维,佛很多时候用不可思不可议不可说形容,这些境界都完全超出我们的境界,我们完全没法理解。面对这样广大高深的佛法,我们的心自然就会低下来。就像井底之蛙一样,井底之蛙呆在这口井里就觉得世界就是井这么大。等到大海以后才发现,哇,原来世界这么大。

还有一个就是游历,到各个地方去了解不同的风土人情,去认识不同的人,去了解别人的长处,才会发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虽然自己在某一方面很厉害,但是厉害的人还有很多很多。这时候这种骄慢心自然就少了。

 

                           《净土祖师传》之龙树菩萨

                                 2019年3月,净宗书院

佛理法师讲于“周末佛文化沙龙”

7
文章点评

最近更新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