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禅宗教义的根本宗旨和意义
从某种含义上,释教教义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关于因果与修行的理论方面的,这是释教教义的实践方面、宗教方面、品德说教方面。释教的善恶因果观与修行法门,既与其它全部宗教、品德说教有共通之处,又自有其殊胜之处。二是关于生命和国际的本相方面的,这是释教教义的理论方面、哲学方面、辩证思想方面。释教关于生命和国际的本相的理论,是建立在释教修行(主要是禅悟)基础上的成果。当然,从具体内容上看,这两大方面是不行能截然分割开来的。
释教的底子教义,主要是:缘起、法印、四谛、八正路、十二缘由、因果业报、三界六道、三十七道品、涅盘,以及自成一体的密宗法义等。现将释教的底子教义简介如下。
缘起
缘起,即诸法由缘由而起。在《杂阿含经》中,释迦牟尼从前给缘起下了一个这样的界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在《中阿含经》中,释迦牟尼又说:“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在《别离缘起先胜法门经》中,说缘起有11个含义:(1)无作者义。(2)有因生义。(3)离有情义。(4)依他起义。(5)无动作义。(6)性无常义。(7)刹那灭义。(8)因果相续无间断义。(9)种种因果品类别义。(10)因果更相互符顺义。(11)因果决定无凌乱义。在《造塔积德行善经》中,有法身偈(又作诸法缘起颂)云:“诸法缘由生,我说此缘由,缘由尽故灭,我作如是说”。在《初分说经》卷下中,有缘起偈(又作缘起法颂)云:“若法缘由生,法亦缘由灭;是生灭缘由,佛大沙门说”。此缘起之理为释迦牟尼悟道成佛之所证悟,为释教之底子原理。释教以缘起解说国际、生命及各种现象发生之本源,由此建立起释教特殊的人生观和国际观。
所谓缘起论,即阐释国际万法皆由缘由所生起之相状及其原由等教理之论说。缘起论是佛法的代表,是释教与国际上其它宗教或古今任何哲学流派相区别的底子特征。缘起论系以“法印”为基础,以“十二缘由”、“四谛”、“八正路”为中心思想。所有释教之教法均以缘起论为依准。不管是原始释教、部派释教仍是大乘释教,任何时代或任何地域之释教宗派,必定以缘起论为其底子教理,反之,则不能称为释教。跟着释教的开展,以缘起论为底子教理,逐步开展出业感缘起、赖耶缘起、真如缘起、法界缘起、六大缘起等一系列缘起论体系教说。
法印
所谓法印,即作为印证是否合乎佛法的标准。小乘释教有三法印、四法印、五法印之说。
所谓三法印,即《杂阿含经》卷10所说:“全部行无常,全部法无我,涅盘寂灭”。通常作: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幽静。
所谓四法印,即《增一阿含经》卷18所说:“全部诸行无常,全部诸行苦,全部诸行无我,涅盘永寂”。通常作: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皆苦,涅盘幽静。
所谓五法印,即《菩萨地持经》卷8在四法印外,再加上“全部法空”,则成五法印。通常作: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是苦,全部法空,涅盘幽静。
大乘释教则以诸法实相作为法印,称一实相印。所谓诸法实相,指全部万法实在不虚之体相,或实在之理法、不变之理,此系佛陀醒悟之内容,本然之实在。释教以为,世俗知道的全部现象均为假相,唯有脱节世俗知道才干显示诸法常住不变之实在相状,故称实相。
四谛
四谛,又作四圣谛。谛,意为真理或实在。四谛即:(1)苦谛:指三界六道存亡轮回,充满了苦楚烦恼。(2)集谛:集是集合、积累、感招之意。集谛,指众生苦楚的本源。谓全部众生,因为贪、瞋、痴等构成种种业因,然后感招未来的存亡烦恼之苦果。从底子上来说,众生苦楚的本源在于无明,即关于佛法真理、国际人生本相的无知;正因为无明,众生才处于贪、瞋、痴、慢、疑、恶见等等烦恼之中,由此造下种种恶业;正因为造下种种恶业,又使得众生未来要遭受种种业报。这样反复作茧自缚,轮回不休。(3)灭谛:指苦楚的寂灭。灭尽三界烦恼业因以及存亡轮回果报,抵达涅盘寂灭的境地,称为灭。(4)道谛:指通向寂灭的道路,主要指八正路。释教以为,依照佛法去修行,就能脱离存亡轮回的苦海,抵达涅盘寂灭的境地。
八正路
八正路,即合乎正法的八种悟道成佛的途径,又称八圣道。即:(1)正见:正确的见地,脱离全部断常邪见。(2)正思想:正确的思想,脱离全部片面别离、倒置妄想。(3)正语:正确的言语,也便是不妄语、不慢语、不恶语、不谤语、不绮语、不暴语,远离全部戏论。(4)正业:正确的行为活动,也便是不杀生、不盗窃、不邪淫等,诸恶莫做,众善奉行。(5)正命:正确的生活方法,即远离全部不正当的职业和谋生方法,如赌博、卖淫、看相、占卜等。(6)正精进:正确的努力,去恶从善,勤勉修行,不懒散度日。(7)正念:正确的念法,即忆持正法,不忘释教真理,时时以惕励自己。(8)正定:正确的禅定,即专心一境,身心幽静,远离散乱之心,以释教才智去观想事物的道理,取得人生的醒悟。
十二缘由
所谓十二缘由,便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十二个环节一环套一环,顺逆都相互缘生缘灭,故称十二缘由。具体而言:(1)无明缘行:无明,指众生对佛法真理、对国际人生本相的无知状况。正因为无知,由此发生行,即盲意图冲动,亦即毅力活动。(2)行缘识:正因为有毅力活动,因而发生心识,识即精力活动,指依照毅力活动投生后发生最初的认识。(3)识缘名色:因为心识活动而构成精力和物质的胎质。名,指概念,精力方面;色,指色质,物质方面的形体。(4)名色缘六处:六处,又称六入,在此指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和知道器官。这时,胎质逐步老练,行将诞生。(5)六处缘触:触指触摸,指胎儿出世后,六种感觉和知道器官与外界触摸。(6)触缘受:受即感触、承受,因为身心逐步发育,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六境触摸频繁,而发生相应的或苦或乐、或不苦不乐的感触。(7)受缘爱:爱指爱欲、贪爱,跟着年纪的增大,在不断感触的基础上发生别离心,有了爱恶之情。(8)爱缘取:取即执着、追求,正因为有了贪爱,到了成年今后,爱欲强盛,开端对外界执着追求。(9)取缘有:这里的有,指思想、行为所发生的难以抹掉的后果,即业,分为善、恶、无记三种性质的业。因为执着,造下了种种业。(10)有缘生:正因为有了业,这种业必定发生未来的果报,使人在死后重新投胎受生,然后导致来世的再生。(11)生缘老死:有了生则必定引起老、死。这样,十二个环节辗转不断地存亡轮回,互为缘由,即是十二缘由。由此可见,众生之所以有存亡轮回种种苦楚烦恼,本源在于无明,即对生活实在的无知。反之,只需破除无明,就能够灭除存亡轮回的苦楚而取得摆脱。佛说:“无明的起源不行见,不行假定在某一点之前没有无明”;但同时,佛又说:“但凡真实见到苦的,必也见到苦的生起,必也见到苦的止息,必也见到导致苦的止息之道”。
十二缘由包含曩昔、现在、未来三世,有两重因果联系,称为三世两重因果。(见下表略)
因果业报
因果,或称因果律,为释教教义体系中,用来说明国际全部联系的底子理论。谓全部事物皆由因果法则分配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已作不失,未作不得”。若否定这种因果之理的存在,则称“拔无因果”。《地藏轮经》云:“拔无因果,断灭善根”。《中阿含经》卷14云:“不畏后世,恶贯满盈”。
释教在因果问题上反对四种邪执:(1)邪因邪果,行将万物生起的原因归结为大安闲天等超品格的力气。(2)无因有果,即供认现存的现象国际为果,但此果的原因是难以探究的,故否定此果的起因。(3)有因无果,即供认现存的现象国际为因,但此因的结果是难以探究的,故否定此因的结果。(4)无因无果,即否定因果二者,不供认全部因果。
释教以为,众生的行为能引生异时之因果,善之业因必有善之果报,恶之业因必有恶之果报,此称善因善果、恶因恶果,或称善因乐果、恶因苦果。这种因果之理,俨然不乱,称为因果业报,又作因果报应、善恶业报。若从实践修行上论因果联系,则由修行之因能招感成佛之果,这称为修因得果、修因感果。又一般所谓三世因果,多系指异熟因和异熟果之因果联系而言。亦即以为现世之罪福苦乐,乃宿世所造善恶诸业的果报;而此生之善恶行为,亦必将影响来生的罪福报应。《因果经》云:“欲知曩昔因者,见其现在果;欲知未来果者,见其现在因”。与三世因果密切相关的是三时报业,所谓三时报业,即依据善恶业因所招感异熟果的时刻,分为:(1)顺现业,即现在世造业,现在世受报。(2)顺生业,即此世所造业,下一世受报。(3)顺后业,指此生所造业,在多世今后受报。《大宝积经》云:“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缘由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对因、缘、果的具体分析,释教有六因、四缘、五果之说。六因即: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行因、异熟因;四缘即:缘由、等无间缘(又称“次序缘”)、所缘缘、增上缘;五果即:异熟果(又称“报果”)、等流果、士用果(又称“士夫果”)、增上果、离系果(又称“摆脱果”)。以上概念的具体含义在此不具体介绍。
与缘由果报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是业。业,音译作羯磨,做作之义。意谓行为、效果、毅力等身心活动。若与因果联系结合,则指由曩昔行为延续下来所构成的力气。善恶之业有生起苦乐之果的力用,称为业力。业的果报,则称业报,又称业果,即善恶业因引起的苦乐果报。业,本为印度自古盛行的一个重要思想,释教承继并开展了这一思想,作为佛法的重要内容。
要指出的是,释教尽管强调因果法则是遍及的国际规则,但并不供认宿命论。释教在强调业力的同时,也充分肯定心力的效果。以为心能造业,心也能转业,业力与心力是相互效果的。《优婆塞戒经·业品》云:“遇善常识,修道修善,是人能转后世重罪现世轻受”。《宗喀巴显密次序科颂》云:“业果若不定,便成无因果;业果若决定,众生不成佛。当知业可转,如二水相投:热多冷从热,冷多热从冷”。彻悟禅师云:“业由心造,业随心转”。
三界六道
三界六道是释教业报轮回说的主要内容。释教以为,众生由惑业之因(贪、瞋、痴等)而招感三界六道之存亡轮回的果报,如车轮之反转,永无尽止,故称轮回,或存亡轮回、轮反转生。
三界,指众生所寓居的三种国际,或者说三类生计形状,即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指具有淫欲、情欲、色欲、胃口、睡眠欲等多种欲望的众生所居之国际,其间男女参杂而居、多诸染欲,故称欲界。欲界众生的苦乐相差很大,包含:阴间、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六欲天(即欲界六天)。因欲界为六道众生杂居之地,故又称杂居地。
色界,指远离欲界淫、食之欲而仍具有清净色质的众生所居之国际。这里的色,指色质,亦即物质。此界在欲界之上,没有欲染,无男女之别,其众生皆由化生,以光明为食物及言语。其身体及物质环境皆清净美妙。此界依禅定之深浅粗妙而分为四级,即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其间,初禅、二禅、三禅各有三天,第四禅有九霄,共十八天,称色界十八天。
无色界,指逾越物质(色)之国际。此界唯有受、想、行、识四种精力现象而没有物质现象(色)。此界众生无身体,亦无物质环境,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中,故称无色界。此界在色界之上,分为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称为无色界四天。
欲界、色界、无色界之果报虽有优劣、苦乐等不同,但都归于存亡轮回之迷界,故为圣者所厌弃。
六道,又称六趣,指众生以自己所作的行为(业)而趣向来生的六种生计形状或生计国际,亦即众生计亡轮回的六种去向,别离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阴间道。其间,天道、人道、阿修罗道被称作三善道,畜生道、饿鬼道、阴间道被称作三恶道。除了天道分为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以外,其他五道皆归于欲界。六道与三界的概念是相互重合的,通常称三界六道。
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又作三十七菩提分,指为追求才智、取得醒悟而进入涅盘境地的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和途径。三十七道品分为七科,即: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路等七个方面。
四念住,又作四念处,指四种以智观境的方法,即:(1)身念处,观身不净,观此色身皆是不净,破除净想的倒置。(2)受念处,观受是苦,观全部感触(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悉皆是苦,破除乐想的倒置。苦受是苦苦,乐受是坏苦,不苦不乐受是行苦。(3)心念处,观心无常,观此识心念念生灭,更无常住,破除常想的倒置。(4)法念处,观法无我,观诸法皆缘由所生,空无自性,破除我想的倒置。
四正勤,又作四正断,指四种正确的修行努力,即:(1)已生恶令其断灭。(2)未生恶令其不生。(3)未生善令其生起。(4)已生善令其增加。
四神足,又作四满意足,指四种能够得到神通满意的定,即:(1)欲神足,由希慕、意欲建议的定力,可得神通改变满意安闲。(2)勤神足,又作精进神足,由精进修行建议的定力,可得神通改变满意安闲。(3)心神足,又作念神足,由心念建议的定力,可得神通改变满意安闲。(4)观神足,又作思想神足,由观想、思想建议的定力,可得神通改变满意安闲。
五根,又作五无漏根,指五种能生起、增上全部善法的底子,即:(1)信根,笃信正路及助道善法。(2)精进根,于正法修行,精勤不断。(3)念根,于正法忆持不忘。(4)定根,修习禅定,心不散乱。(5)慧根,关于诸法观照明晰。
五力,指由五根增加所发生的力用,即:(1)信力,信根增加,能破除疑惑。(2)精进力,精进根增加,能破除懈怠。(3)念力,念根增加,能破除邪念。(4)定力,定根增加,能破除昏沉散乱。(5)慧力,慧根增加,能破除烦恼及三界见思之惑。
七觉支,又作七觉分,指到达醒悟的七种次序或七种才智,即:(1)择法觉支,以才智区分、选择所修之法的真伪、正邪。(2)精进觉支,勇猛精勤地修习正法,无有间杂。(3)喜觉支,契悟正法,心得欢喜。(4)轻安觉支,又作除觉支,断除诸见烦恼,得身心轻安愉快。(5)念觉支,思想、忆持所修之正法。(6)定觉支,摄心不散而入定境。(7)舍觉支,能舍离所见念着之境,心无挂碍。
八正路,又作八圣道,指通向涅盘摆脱的八种正确途径。具体内容见前面所介绍。
涅盘
涅盘,意译作灭、寂灭、灭度等,是释教修行的最终意图和最高境地,一般指破除烦恼、无明后所证得的精力境地,这是一种不生不灭、逾越存亡、永久安泰的境地。此外,出现于此世为人的佛(特指释迦牟尼),其肉体之死,称涅盘(寂灭)、般涅盘(圆寂)。后来,也将释教高僧大德的逝世,称作涅盘、般涅盘。
小乘释教将涅盘分为有余依涅盘和无余依涅盘,或略称有余涅盘和无余涅盘。前者虽断烦恼,但肉体(残余之依身)依然存在;后者是灰身灭智之状况,肉体(残余之依身)已灭,存亡之因已尽,众苦永寂。
大乘唯识学派则将涅盘分为原本自性清净涅盘、有余依涅盘、无余依涅盘、无住处涅盘四种。原本自性清净涅盘,指全部事物的原本相即是真如寂灭之理体,亦即真如、实相;无住处涅盘,或略称无住涅盘,指依于才智,破除无明,远离烦恼、所知二障,不滞存亡之迷界,又因大悲救度众生而不滞于涅盘之境地,即所谓不住存亡,亦不住涅盘。
北本《涅盘经》卷22称,涅盘具足常、乐、我、净,谓之涅盘四德。涅盘境地为永久不变之醒悟,谓之常;涅盘境地无苦而安泰,谓之乐;涅盘境地自由安闲、毫无捆绑,谓之我;涅盘境地无烦恼之染污,谓之净。南本《涅盘经》卷3称,涅盘具足常、恒、安、清净、不老、不死、无垢、高兴,谓之涅盘八味。以涅盘八味配涅盘四德,则常、恒为常,安、高兴为乐,不老、不死为我,清净、无垢为净。
总之,涅盘是一种逾越存亡轮回之迷界而取得醒悟、摆脱的肯定境地,它尽管是修因感果而得,但不是由缘由和合而成,因而是唯一不变的、永久的。这种境地是释教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一种不行言说、不行思议的逾越人天福报的终极存在状况。并且,涅盘境地并不是只有死后才干到达。只需证得这种境地,生与死的别离对证道者而言已经失去了含义,不管是在生仍是死后,他都将永久处于没有烦恼、没有利诱的大自由、大安闲中。
密宗法义
在释教教义中,密宗的教义体系具有其明显的独特性。密宗以为,释教其它诸宗的教义,是作为应化佛的释迦牟尼对娑婆国际的众生所作的教化,是显教;惟有密宗的教义,是作为法身佛的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在法界心殿对金刚萨埵等从心流出自内证之内眷属,宣说佛自内证之境地,深妙奥秘之隐秘法门,是大日如来的真言教法。密法于释迦牟尼入灭后之八百年,由龙树菩萨开南天铁塔,亲从金刚萨埵受之而撒播于世。
密宗的两部底子经典是《大日经》和《金刚顶经》。以《金刚顶经》为底子经典,依此书所画之曼荼罗,称金刚界曼荼罗;以《大日经》为底子经典,依此书所画之曼荼罗,称胎藏界曼荼罗。金刚界和胎藏界,为密宗的底子二部。密宗以为,国际中的全部皆为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所闪现。金刚,喻如来之隐秘才智;如来内证之智德,诸佛所成果的妙调查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成所作智等才智,其体巩固,能摧破全部烦恼而不为全部烦恼所破,犹如金刚之巩固,故称金刚界。胎藏,有隐覆、含藏二义;如来之清净理性(即始终不变之本具理体,原本存在之永久领悟),存在于全部之内,由大悲抚育,犹如胎儿在母胎之内,或谓如来的理法身具足全部积德行善,然隐藏在烦恼中而不闪现,故称胎藏界,又称大悲胎藏界。
密宗的底子思想是《大日经》中所说:“菩提心为因,大悲为底子,便利为究竟”。其大意是指,首先要建议立志成佛的菩提心,这是成佛的种因;其次要有救度众生的大悲心,这是增加各种菩提积德行善的底子之所在;再者,为证得菩提,救度众生,能够运用全部便利法门,在必定情况下,能够不拘泥于某些戒律。
密宗法义的主要内容,能够归纳成“六大体大”、“四曼相大”、“三密用大”等。
所谓“六大体大”,指地、水、火、风、空、识六大乃诸法之体性,为构成有情无情全部人间万法之要素。其间,前五大为色法,后一大为心法。地大,指全部坚性的东西;水大,指全部湿性的东西;火大,指全部暖性的东西;风大,指全部动性的东西;空大,指全部无碍之物;识大,指全部诸法的了别特性。密宗以为,有情识的生物有心,叫有情有心;无情识的草木金石也有心,只不过草木金石之心犹如静水无波,或好像动物冬眠冰冻了而已,叫非情有心,例如花木向阳盛开,即是花木有心而向阳。地、水、火、风、空、识六大遍满全部法界,虽一尘一毛亦必具有六大,无一不为六大所造。换言之,地、水、火、风、空、识六大互具其它,互遍无碍,即六大无碍之义。
所谓“四曼相大”,即四种曼荼罗周遍于万法,摄尽万法之相状。曼荼罗,意译坛、坛场、轮圆具足、集合,有轮圆具足、极味无比、哺育佛种、集合圣众之义。密宗用来形容菩提境地万德圆满之佛果。密宗行者在修法时,将曼荼罗作为观想的目标,然后将自己置身其间,将“我”与“佛”变为一体,以到达即身成佛的境地。在此,曼荼罗也是密宗修行的坛场、道场。所谓四种曼荼罗,即:(1)大曼荼罗,指诸尊相好具足之身;是表明国际全体的形相,是万事万物的遍及之相,相当于大日如来的相好具足身。(2)三昧耶曼荼罗,指诸尊所持刀剑、轮宝、金刚、莲花等表明本誓的标帜;相当于大日如来的意密。(3)法曼荼罗,指诸尊之种子及真言;相当于大日如来的语密。(4)羯磨曼荼罗,指诸尊之威仪工作;相当于大日如来的身密。
所谓“三密用大”,指身、语、意三密之效果周遍于法界,赅遍国际万有。密宗以为,佛之三密不行思议,全部形色为佛之身密,全部音声为佛之语密,全部观想意念为佛之意密。众生身结印契(身密)、口诵真言(语密)、意观本尊(意密),则称众生之三密。佛之三密加护、摄持于众生之三密,称为三密加持。佛之三密与众生之三密相应融合,称为三密相应(三密瑜伽)。若修行者能与本尊三密相应(三密瑜伽),到达与本尊一体化,则能够即身成佛。
因为密宗的修法较为神秘而复杂,有结印、持咒、观想、结坛、供养本尊,修气、脉、明点,以致乐空双运等,密宗的本尊也多为忿怒诸尊,形象狰狞凶暴,有的双身赤裸拥抱,且多以骷髅、毒蛇、人首、尸体等为装修,世人对此颇多误解。因而,密宗非常重视师徒亲传,强调密宗不行滥学。藏密在归依三宝之上,更置归依上师(喇嘛)一项,共为四归依。